一村一地一风格 万般乡愁寄田园丨解码安阳“农旅+文旅”融合发展路径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7 17:54:00

一村一地一风格 万般乡愁寄田园
——解码安阳“农旅+文旅”融合发展路径
安阳融媒记者 申昕
步入农家小院,柴火灶升起缕缕炊烟,锅里翻滚着河鱼、土鸡,乡野土菜惹人垂涎;走过青石板路,流连于山青水美,一路繁花开得正盛,引来游客纷纷打卡拍照;天色渐晚,实景演艺、歌舞快闪、非遗演出精彩纷呈,游客沉浸其中,尽享田园乐趣……近年来,我市乡村游热度高涨,各有特色的村庄纷纷迎来客流高峰,成为假期消费的一大亮点。乡村旅游业已成为全市旅游产业的重要增长极。
乡村的魅力从何而来?
或许是“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的如画风光;或许是“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的悠然心境;又或许是“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的淳朴情谊。个中韵味难以尽述,但数据已印证人们的向往——
今年“五一”期间,我市乡村旅游人数达110万人次,乡村旅游综合收入达4.8亿元。乡村游成为全市旅游产业的重要增长极,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注入了强劲动力。

5月4日,林州太行大峡谷内车水马龙,再现客流高峰。(安阳融媒记者 曲海庆 摄)
于山水田园间寻惬意闲适
碧波汤汤,鱼跃鸟鸣。
“汤阴河畔景色,美如水墨画卷,关键是交通便利,真好。我和爱人在北京工作,趁着假期返安探亲,陪老人孩子一起来游玩、休闲,放松身心。”5月5日,在汤河国家湿地公园内,家住北关区的胡曼曼对记者说,在她身侧,清风拂绿水,沿岸春花竞放,樱粉桃红菜花黄,野趣十足。

汤阴县韩庄镇汤河拦水坝的七彩水泥台上,国风旗袍秀婀娜多姿,美妙意境油然而生。(刘跃民 摄)

孩子们在汤河国家湿地公园内玩耍。(市文广体旅局供图)
汤河水潺潺流向远方,深翠浅绿早已遍布。龙安区善应镇昆玉山景区内,美人梅、连翘同山桃竞艳;翠竹、石楠、雪松,处处绿意盈盈。不少身穿汉服的游客扮成“桃花仙子”,在桃花林中边玩边拍,好一幅怡人景色。
在绿水青山间歇一歇,寻一份宁静与诗意;在田间小路上走一走,放松疲惫已久的身心,“到乡村去”已成为旅游的新潮流。
如今,越来越多游客选择近郊游。每逢天气晴好,安阳县白璧镇西裴村、林州市黄华镇止方村、汤阴县韩庄镇部落村等网红村庄人头攒动,游客多来自本市或周边县市。
“我喜欢在网上搜攻略,近郊的几个网红村我都去过。交通便利,服务优质,各具特色,很适合周末和家人一起出游。”文峰区市民李永铭说,“有时候心情烦闷,也会一个人开车到周边转转,去河边放空,调适心情。”
近年来,我市坚持“一村一特色”“一地一风格”,进一步优化乡村游功能布局,完善配套设施,提升服务品质,近郊游已然成为越来越多都市人周末出游的首选。

5月3日,滑县道口古镇的节目表演正在进行,台上身影翩跹,台下人群熙攘,为“五一”假期增添了节日气氛。(郑波 摄)
在交互体验中享欢乐时光
“不亲身体验不知道,磨面粉可真不容易,以后一定要珍惜粮食!”在殷都区伦掌镇焦家坟村的一个研学基地里,一群小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费力转动石磨,体验传统磨面的艰辛。
不远处的村史馆内,村党支部书记焦庆林正指着犁耙、镰刀、斧头等老农具给围着他的孩子们讲着村史民俗,让这些来研学体验的青少年能够深入了解乡村文化。
除了焦家坟村,北关区柏庄镇北花村、龙安区龙泉镇的西洪沟村等地的乡村研学线路同样火爆,这些村庄积极进行改造,深度挖掘自身资源,为研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孩子们参与其中,能够亲近自然、学习农业知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乡村采摘游热度同样持续攀升。
在内黄县学伟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大棚内,游客李欣然正弓腰采摘红透了的圣女果。在她身旁,6岁的女儿正举着手机为妈妈拍下照片。“我家住在文峰区,经常趁着节假日带着孩子一起到周边县区的采摘园采摘,交通便利也很惬意。”李欣然手拿着刚刚摘下的一串果子高兴地说。
据了解,我市探索“农业+旅游+研学”的农文旅产业链模式,众多乡村依托自身资源禀赋,探索出“休闲度假”“四季采摘”“主题研学”“农耕文化体验”等创新模式,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研学体验、近郊采摘、赏花露营等有互动感、参与感的乡村游项目满足了游客多样化消费需求,丰富了乡村旅游的内涵外延,颇受游客青睐。

5月2日,游客在万泉湖景区淇淅里广场观看表演。(刘金龙 摄)
自精彩演绎处看奇幻万象
汤阴县韩庄镇的小河村和部落村,春夏之交另有一番意趣。
在小河村,欢快的锣鼓声与悠扬的歌声交织,舞蹈演员们舞步轻盈,将民间故事生动地展现出来;在部落村,特色民俗表演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看,掌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
“我最喜欢的是两个情景剧,《芳华》以供销社为背景,讲了‘全国12年绿化运动’时期的故事,特别有年代感;《小河村的时空艾恋》用情感线索串联起小河村的发展,让人感动。”来自鹤壁的游客陈女士意犹未尽,“还有个身背花篓的‘卖花郎’会同游客即兴对答,真有趣!”
在安阳,精彩纷呈的实景演绎遍地开花,为乡村增添了更多魅力,这是我市深入挖掘传统农耕文化、民俗风情等文化元素,切实提升旅游接待服务水平、创新旅游产品的重要举措。
通过持续抓好环境整治提升,不断丰富场景业态,强化服务供给,数不清的村庄让游客在沉浸式的体验中感受奇趣,也因此成为让游客“有向往、有记忆、有回味、有收获”的旅游目的地。
安阳乡村游缘何如此受青睐?
我市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强化顶层设计,坚持“一村一特色”“一地一风格”,深入挖掘传统农耕文化、民俗风情等文化元素,结合特色错位发展、联动发展,做好“农旅”“文旅”两篇文章。
一村一幅画,村村各不同。今天的安阳乡村游,正在绿水青山间蓬勃生长、大放异彩!

林州市姚村镇下里街村风景如画。(安阳融媒记者 冀坤 摄)

(来源:安阳融媒客户端)
相关文章
-
东湖评论:免票变门票,“强制消费”不可取
近日,景德镇陶阳里历史文化旅游区中山北路步行街实行收费政策,引发了游客和市民的不满。原本免费开放的步行街突然开始收取门票,游客们纷纷表示,这一做法不仅让人感到被“强制消费”,更让人质疑景区的收费政策是否真正考虑到了游客的体验和需求。特别是一些游客发现,自己提前预约了免费的博物馆参观,但一到现场却被告
-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守护与新生:牛角弓走出去,传统古村活起来
在青海尖扎县尖巴昂村,一棵300余年的老榆树身上挂满哈达。村民说,这不是祈求树灵庇佑,而是以圣洁的哈达寄托祝福,守护古树长青——如同他们默默守护这座国家级传统村落的信念。7月24日,“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走进了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昂拉乡尖巴昂村,午后阳光倾泻在夯土砌成的老墙上,斑驳的光影掠过300
-
遇见养马岛的夏天 暑期交通优化启动打造通畅慢旅行体验
海风轻拂,云雾缭绕,养马岛如一颗遗落在黄海的明珠,在盛夏的晨光中静静苏醒。7月23日,小岛迎来了一场“蜕变”——暑期交通优化提升行动正式启动。自7月23日至8月31日、10月1日至10月8日,养马岛景区按照“大桥南端分时管控、后海景区24小时交通管制、集约规范有序接驳”的原则,实施分时交通管控;自7
-
新蔡县宋岗乡:桃熟满枝头 果农采摘忙
全媒体记者 魏敏 修东莉 通讯员 冯留洋 王晶 杜俊豪7月22日,在新蔡县宋岗乡沈寨村的蟠桃园里,近30亩桃树郁郁葱葱,果香四溢,一颗颗硕大的蟠桃缀满枝头,农户们正热火朝天地采摘,呈现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绝佳的口感源于绿色生态的种植方式。李守金种植桃子已有6年,他告诉记者,采用套袋技术种植能有效减少
-
榕图乡遇名师宣讲:兰花绽放乡村振兴新图景
7月20日下午,2025年 “乡村振兴名师宣讲”(榕图乡遇)系列活动第三讲在福州市图书馆(德旺图书馆)一楼多功能厅精彩开讲。本次活动由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福州市图书馆(福州德旺图书馆)承办,特邀福建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翟俊文,以 “兰风过阡陌,吹绿新乡野” 为主题,为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