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清明茶、吃青团、踏青……清明节习俗藏着哪些中医养生智慧?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4 11:29:00
4月4日迎来清明节,这一天也是今年清明节气的开始。在二十四节气中,唯有“清明”演变成传统节日——清明节,兼具自然与人文内涵。专家介绍,清明节饮清明茶、吃青团、踏青等习俗,都与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
饮清明茶
“清明节前后,人们有饮用清明茶的习俗。”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二科主任医师杜健鹏介绍,清明前后采摘的茶叶称为清明茶,此时的茶叶鲜嫩,营养成分丰富。
中医认为,春季人体阳气上升,易出现肝火旺等情况。杜健鹏说,清明茶性寒,主要归心、肺、肝、胃经,有清热利湿、平肝熄风等作用,使人体达到阴阳平衡。

吃青团
在我国江南地区,清明节还有吃青团的习俗。青团一般用艾叶的汁拌进糯米粉里,再包裹进豆沙等馅料制成。
杜健鹏说,艾叶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性温,归肝、脾、肾经,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祛湿止痒等功效,而糯米性温,归脾、胃、肺经,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的作用,“二者搭配,能起到一定的健脾祛湿、温养身体的作用,有助于在清明时节抵御寒湿之气。”
踏青
清明节自然界阳气升发,万物复苏,景色宜人,自古以来,人们就有此时外出踏青的习俗。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二科主治医师刘蜜说,中医强调 “人与天地相参”,春季适当外出踏青,能让人体顺应自然,阳气升发,促进气血流通,使心胸开阔,情志舒畅;同时,呼吸新鲜空气,能增强肺的呼吸功能,有助于身体吐故纳新。

放风筝
放风筝是清明节的一项传统游戏。晴好天气里,人们仰望辽阔蓝天中高飞的风筝,愁情烦事也仿佛随风飘散。
“《燕京岁时记》中提到风筝‘儿童放之空中,最能清目’,就是对放风筝能够消除眼疲劳作用的总结。”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顾问温长路介绍,除了清目,放风筝还能够泄内热,畅达肝气,怡情养性,放风筝时仰头追逐也有利于缓解颈椎不适。(记者田晓航)
来源:新华社
相关文章
-
中医医师化身“摩友”,跨国骑行开展公益活动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谷超2025年4月25日,一场融合传统医学与当代探险精神的全球公益行动“针灸世界行”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正式启动。活动由法国华人进出口商会主办,浙江省侨务办公室支持,中医文化传播者李灵成领衔发起,浙江钱江摩托提供全程交通支持。据悉,“针灸世界行”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于2024
-
夏玉清同志逝世
更多详细报道请点击 ➤时刻新闻来源: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编辑:唐唐
-
山海同行:越南中医学生甘肃研学记
转自:CGTN【#山海同行#:越南中医学生甘肃研学记】越南留学生黄玄庄在广西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赴甘肃研学。在“千年药乡”陇西县的中药材培育基地,黄玄庄学习了各类药材的生长环境与药效差异。她希望通过中越药材对比研究,让两国药材在临床应用中发挥更大的价值。 #越南# While pursuing her
-
中医总结“睡眠五不宜”,管好睡眠,安睡一整夜
【来源:广东省中医药局_养生保健】我国古人对睡眠是相当重视的,根据长期的经验积累提出睡眠过程中的一些禁忌,如:一忌仰卧;二忌忧虑;三忌睡前恼怒;四忌睡前进食;五忌睡卧言语;六忌睡卧对灯光;七忌睡时张口;八忌夜卧覆首;九忌卧处当风;十忌睡卧对火。古人的经验总结对我们现在的生活还是很有指导意义的,现结合
-
祭祖习俗展演在山西大槐树景区举行
【来源:中国旅游新闻网】4月4日,2025年洪洞大槐树寻根问祖旅游季系列活动之“第三十五届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大典暨国家非遗祭祖习俗展演”在大槐树寻根祭祖园举行。来自全国18个省市的大槐树移民后裔代表及社会各界人士相聚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共祭移民先祖,赓续根祖情怀。恭迎汾河水、舜王土,鸣炮、启门,恭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