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黄河源区确认发现秦代刻石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15 10:35:00

记者9月15日从国家文物局获悉,针对此前引发广泛关注与讨论的位于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卓让村扎陵湖北岸的石刻,国家文物局安排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组建工作专班,调集石质文物保护、秦汉考古、古文字学和书法篆刻等领域专业人员集中科研攻关。经审慎研究,认定为秦代石刻,定名为“尕日塘秦刻石”。
“尕日塘秦刻石”是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成果,刻石与扎陵湖关联形成文化景观,整体保存基本完好,文字多数清晰可辨,因刻石中年月日俱全,不见于文献记载,是我国目前已知唯一存于原址且海拔最高的秦代刻石,矗立河源,补史之缺,意义重大,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新华社记者:徐壮、史卫燕
相关文章
-
青海黄河源区确认发现秦代刻石
记者9月15日从国家文物局获悉,针对此前引发广泛关注与讨论的位于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卓让村扎陵湖北岸的石刻,国家文物局安排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组建工作专班,调集石质文物保护、秦汉考古、古文字学和书法篆刻等领域专业人员集中科研攻关。经审慎研究,认定为秦代石刻,定名为“尕日塘秦刻石”。“
-
【牢记嘱托·看见美好中国】用心用情保护传承,让文化遗产焕发新生
来源:央广网“蓬莱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起点。这艘元末明初来自朝鲜半岛的高丽古船正是这段历史的实物例证,讲述着海上丝绸之路的传奇故事。”8月2日,山东烟台蓬莱阁景区管理服务中心文物部副部长刘莉指着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内的古船残体介绍道。刘莉正在给游客讲解古船的来历(央广网记者 唐磊 摄)2018年6月
-
中央送行组及中央单位第六批援青干部抵达青海
7月27日,中央送行组及中央单位第六批援青干部抵达青海。中央送行组组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吴秀章等同机抵达。省委常委、副省长张锦刚,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赵月霞在机场迎接。 据悉,第六批援青干部人才共480人。其中,从中央单位选派101人,从6个支援省市选派379人;选派到省直单位61人,8个
-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4万吨/年基础锂盐一体化项目迎来重大进展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4万吨/年基础锂盐一体化项目今年6月转入试生产阶段,该项目打破了传统提锂技术瓶颈,通过创新工艺与全流程优化,进一步巩固盐湖产业链,推动锂产业向系列化、高质化、多样化发展,实现锂资源提取效率与品质的跨越式提升。4万吨/年基础锂盐一体化项目自启动便备受瞩目。面对复杂高原地形与沙尘
-
纵览热点|网友称自驾青甘大环线遭大量三角钉扎胎 警方:事发地位于甘肃,青甘两地联合展开调查,三角钉已清理
7月9日,一旅行博主发布视频称,他和同伴在青甘大环线自驾旅行时遭遇大量三角钉扎胎,三车12条轮胎全部被扎报废。7月10日,青海警方表示,博主自驾的路线并非甘青大环线主路,而是一条牧民放牧的牧道,被扎胎的位置在甘肃省阿克塞县境内,目前两地警方已经联合开展调查。7月11日,甘肃警方表示,事发位置的确在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