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户村民一致同意:免费让地30亩!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08 12:15:00
55岁的马志学
家旁边有10多亩地
一年有两万多元收入
如今,这10多亩地全部“充公”了
变成了村里新修的道路、
停车场和亲水景观的一部分
在宜昌市伍家岗区伍家乡灵宝村三组
23户农户在没有征迁款的情况下
为了村里的后河河段治理项目
免费腾地30亩
“老百姓的想法不一样了,眼光变了!”
6月5日,灵宝村党委书记匡静静
面对前来采访的记者,感叹地说

河道整治中(通讯员 李春燕 摄)
去年7月,匡静静在三组村民大会宣讲该项目,项目总投资593万余元,全部为建设资金,如果涉及占地,没有征迁款,“但怎么修、怎么建,听大家的。”顿时,现场炸开了锅,“哪有占地不给钱的道理?”
“项目除了河道、环境整治和道路提升外,还会结合大家意愿种果树,果树的管理收益都交给大家。”匡静静解释。
此前,村里有过4次征地,参照过去,一亩地补偿一万元左右。“谁不想拿到一笔钱,再去潇洒一把。”村民范成武说,曾经有老百姓为了一棵树苗,争得面红耳赤。
这些年,伍家乡发展很快。“周围的共同村、共谊村、共联村都是‘千万村’。”匡静静掰着指头说,年收入260万元的灵宝村,在紧邻城区的伍家乡已是“后进村”。

道路改造前(李春燕 摄)
村民也想发展。4年前,马志学种了橘树、李树和雷笋,因村里配套差,采摘无人问津,最后不了了之。这一次,马志学面临让地10多亩,是让地最多的一户。妻子和女儿想不通,坚决反对。马志学说服家人:“环境不整治好,车都进不来,啥致富门路都难得整起来。”
“地还是村民的,建什么、怎么建,充分吸收村民意见。虽然没有征迁款,村民却可以换取发展机会。”伍家岗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宋正昂说。

道路改造后(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陈义超 摄)
2024年12月10日,距离项目开工日10天,23户村民一致同意免费让地。此后,项目方为村里栽种2500株果树。“修条步行道通到果园,方便以后采摘。”“门前可以修两个停车位。”项目实施中,村民的一些意见都被采纳。
49岁的村民屈庆萍拉着记者走进果树林:“明年桃树、李树开花结果,一定能来不少人。大伙儿找到新的发展路子了。”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马德富表示,经过市场经济的洗礼,农民的眼光已今非昔比,大家不要“输血”要“造血”,不要眼前利益要长远利益,是从“争补偿”的小农思想向“谋发展”的市场思维的转变,是摒弃小富即安向追求产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转变。
来源:湖北日报
相关文章
-
内蒙古提级调查6名学生溺亡事件
来源:央视新闻 记者今日从内蒙古自治区应急管理部门相关人士处获悉,针对6名大学生参观企业时遇难事件,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将成立调查组,提级调查。23日,东北大学6名学生在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乌努格吐山铜钼矿选矿厂参观学习时,因格栅板脱落坠入浮选槽。经全力施救,6人被救出后,医护人员确认已溺亡。
-
在公益助学大行动中受到资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传递温暖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21日讯(全媒体记者 李广军 周小华 实习生 向思强)去年夏天,长沙晚报社发起“晚报帮帮团·公益助学大行动”,成功助力一批励志学子圆梦大学。这些学子的大学如今生活怎么样?感受了社会的爱心,他们又是如何让爱心接力的?在新学子即将走进校园之际,晚报帮帮团记者回访了几位“晚报帮帮团·公
-
庆城县:深耕基层治理 绽放民生新颜
近年来,庆城县聚焦基层治理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精准发力、靶向施策,在规范村级事务、深化民主管理、汇聚治理合力等方面打出系列“组合拳”,让基层阵地回归服务本质,让治理效能直达群众身边。清单化“减负”:让村级组织轻装上阵“以前墙上挂满牌子,桌上堆着报表,整天忙着应付各种检查,哪有时间帮群众办实事?
-
乡野焕新 城乡共融
俯瞰木等村,稻田、村居与道路交织,绘就一幅和美的乡村画卷。周梁 摄木等村荷花池一角,民居清新雅致。邓建青 摄村民创办的桑葚酒厂在当地小有名气。邓建青 摄木等村主干道完成黑底化,使进村的道路更加平整美观。邓建青 摄干净整洁的便民公厕。周梁 摄驱车从茂名市区出发,30分钟便可抵达电白区七迳镇木等村。在市
-
周末外卖大战再升级,长沙一喜茶门店:“几分钟几百杯订单”
刚刚过去的周末,美团、淘宝闪购以及京东外卖等平台,掀起新一轮即时零售补贴狂潮。0元奶茶券、满18.8减18.8等大额优惠轮番上阵,多个奶茶品牌再次爆单,美团即时零售日订单量7月12日突破1.5亿单。不过,订单狂欢的背后,高盛研报“敲响警钟”,伴随外卖平台竞争强度提升,平台利润或将被侵蚀。“几分钟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