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喝冰饮更解暑?普陀这家社卫的中医教授温凉之道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22 10:46:00

入梅后的申城,在高温与雨水的夹击下,湿热难耐。一时间,冰镇饮料、冷饮成为了街头巷尾的解暑“标配”。
曹杨新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医师胡欣翌提醒:小心冰饮伤身!中医认为,当前的“梅雨+高温”模式,为暑湿夹击,最易损伤人体阳气、阻滞经络。此时,防暑的关键在于“避暑有节”与“适度排汗”。
胡医生建议,市民要避开11时至15时的高温时段外出,室内空调温度不宜低于26℃,且避免风口直吹身体。同时,要遵循《黄帝内经》“暑当与汗皆出,勿止”的原则,允许身体适当出汗以排出暑湿邪气。切忌为图一时之快,猛灌冰镇饮料强行止汗,这会导致“闭门留寇”,反将暑湿郁闭体内,损伤脾胃阳气,埋下健康隐患。
闷热天气下,如若出现轻度中暑症状(头晕、乏力、恶心等),应迅速转移至阴凉处,饮用淡盐水补充电解质。可按压合谷穴、内关穴、曲池穴等穴位,每穴1-3分钟,帮助缓解不适。此外,刮痧也是传统通络散热之法,如头晕可刮印堂至发际线,胸闷可刮内关穴至潮红。
暑热亦易扰动心神,滋生烦躁。胡医生提醒,此时更需静心养神,保持情绪平稳,午间小憩片刻尤为养心。在湿热弥漫的居室中,还可悬挂几枚内含薄荷、金银花的清香草药香囊,可助宁神清心,平衡阴阳。
当高温与梅雨联手,如何才能得到一份健康的温凉?一杯遵循古方配伍智慧的草本饮品,或许是疏解身心的良方。融合了《本草纲目》《饮膳正要》等古籍智慧的“香饮子”,就是一款特别适合当下饮用的草本饮品。其以玫瑰花疏肝、茉莉花理气、洛神花降火,佐以桂花散寒、陈皮健脾、茯苓祛湿,诸味相合,意在芳香化浊,调和脾胃气血。“此类花草茶饮性质相对平和,适合情绪不畅、脾胃不和者在夏季调理饮用,详细可向医生咨询。”胡医生介绍。
除了“香饮子”,绿豆百合汤清热解暑,酸梅汤生津止渴,金银花或薄荷茶提神醒脑——这些也都是源自传统的夏季佳饮。高温当头时需避免冰镇饮品直灌入喉,以免骤然损伤脾胃阳气。
相关文章
-
龙王即将上岗,武汉狂降10℃!大雨、暴雨,来了!
今天,湖北省气象台高温黄色省级预警生效中今天我省大部地区最高气温34~38℃其中武汉南部、鄂州、黄石、咸宁可达37℃不过,龙王即将上岗而且,雨还不小!据湖北省气象局8日消息,9日至12日,我省将迎来一次较明显降雨过程,鄂西、江汉平原北部、鄂东北有大雨到暴雨、局地大暴雨,部分地区伴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
-
“短三伏”对三伏灸疗效有无影响?专家解答来了
全媒体记者 侯娟娟 韩堃 实习 孔佳欣 刘益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旺、湿气最重的时节,也是调理体质的“黄金窗口”。不少人准备贴敷“三伏贴”,以求达到“冬病夏治”的目的。按照传统的干支纪日法推算,今年三伏天只有30天,比往年少了10天,成为近十年来最短的三伏天。这让不少市民心里犯起了嘀咕:伏期变短,原本
-
增速超300%!看“一杯冰”如何撬动百亿新战场
夏日炎炎,当“喝什么”的需求得到满足后,“怎么喝得更爽”正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2025年的夏天,农夫山泉、伊利、蒙牛等食品饮料巨头纷纷入局“冰杯”市场,曾经的饮品“配角”,已悄然成为市场的新焦点。《即时零售冰品冰饮消费趋势白皮书》预测,2026年冰品冰饮即时零售规模有望突破630亿元,冰杯作为核心品
-
“如需空调扫码3元”,别把这事当冷笑话看
乘坐网约车要求开空调,需额外付费?据报道,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称,乘坐某平台“特惠快车”时,遭遇司机“有偿开空调”的情况。涉事车辆贴有告示:“如需空调扫码3元,自动开启”,并注明“特惠订单不含空调,自愿消费”。 消息传出,迅速引发热议。有支持乘客的,“乘客不应该享有舒适的乘车环境吗”“给了空调
-
多地持续“桑拿天” 这份防中暑秘籍请收好
近期,我国中东部地区持续高温天气。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一周,华北南部、黄淮、江汉及陕西关中等地将持续35℃以上高温,局地超过40℃,部分地区可能接近或突破历史同期极值。此外,下周起,四川盆地、江淮、江南北部等地也将出现阶段性高温天气。根据气象数据监测,今年以来,安徽、河南等地的高温强度同期罕见。堪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