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举办国际研讨会 推动可持续发展与开放合作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03 15:34:00
人民网北京6月3日电 (记者赵竹青)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70周年。5月31日,由中国科学院学部举办的“可持续发展与开放合作:科学共同体的责任”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院和国际科学组织负责人,中国科学院相关负责人、学部主席团成员,以及中国科学院院士和外籍院士代表共60余人出席会议。
中国科学院院长、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侯建国在报告中指出,当前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粮食安全等全球性挑战交织叠加,新科技革命机遇与挑战并存,正深刻影响全球可持续发展格局。中国科学院作为中国的国家科研机构,多年来持续加强在生态环境、生命健康、能源科技等领域的研究布局,为推动新兴技术支撑可持续发展探索新路径、提供新方案。面向未来,中国科学院将始终坚持开放办院理念,与各合作伙伴和全球优秀科学家一道,进一步深化重点领域国际合作研究,加强人才交流与联合培养,合作开展可持续发展咨询评议,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数据开放共享和人工智能赋能,携手为科技支撑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澳大利亚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切纳帕蒂·贾格迪什,巴西科学院院长海伦娜·纳德,欧洲科学院代理院长、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唐纳德·布鲁斯·丁威尔,德国国家科学院代表、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凯瑟琳娜·科瑟-赫英郝斯,马来西亚科学院院长滕古·穆罕默德·阿兹玛·沙里法丁,巴基斯坦科学院院长考塞尔·阿卜杜拉·马利克,俄罗斯科学院副院长谢尔盖·切尔内舍夫,南非科学院院长托科扎尼·马约齐,以及“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主席苏吉特·林皮具侬、国际科学理事会主席彼得·格卢克曼分别作主题报告,分享了所在机构在促进可持续发展与开放合作方面的成功实践。
有关院士代表围绕大数据、气候变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开放科学、生命健康等主题作了专题报告。与会人员围绕会议主题和相关报告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大家一致认为,实现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既伴随着挑战与困难,也蕴含着突破和希望。科学共同体应团结凝聚全球科学家,通过不断探索科技前沿、推动科技进步,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承担更大责任、作出更大贡献。
相关文章
-
在东钱湖,听见生态与发展“和鸣”
8月27日,“湖韵焕新生·今天我发布”东钱湖保护与发展专场在钱湖畔启幕。本次发布会由宁波市政府新闻办主办,鄞州区政府新闻办承办。这片水域面积是杭州西湖的三倍多、承载千年文脉的海迹湖,正从“城市后花园”迈向“世界名湖”。三位扎根一线的实践者,用亲身故事揭开了东钱湖“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的蜕变密码。
-
吉林公安出台服务东北亚博览会五项出入境便利措施
第十五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27日到31日在长春东北亚国际博览中心举办。为做好第十五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参展外籍人员的服务保障工作,吉林省公安厅出入境管理总队、长春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出台了“服务东北亚博览会五项出入境便利措施”,为本次会事参展中外客商提供政策“红利”。据了解,政策
-
“中国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曾走访中国多地,见证绿色发展理念转化为可推广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中国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为全球树立了成功范例。”埃及原子能研究院副教授穆罕默德·阿里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在河北承德,当地不断完善集体林权制度,发展林业产业;在贵州龙里,当地发展刺梨种植与加工等特色产业,实现年产
-
事关“地下生命”,有新发现!
研究显示:地震可为“地下生命”提供“燃料”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地震等地壳内部构造活动瞬间释放的化学能,可为地下微生物提供阳光的“替代燃料”。这一发现揭示了地球深部生态系统的重要能量来源,也有助于寻找火星、木卫二等星球上可能存在的“地下生命”。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人员领衔完成,于7月
-
“院士预测广东将发生8级以上大地震”系谣言,4人被罚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全媒体记者杜宇蔚、实习生叶玮报道:7月11日,据公安部网安局消息,近日在网络上引发大量网民关注讨论的“院士预测广东将发生8级以上大地震”截图,系谣言信息,属地公安机关已依法对造谣者作出行政处罚。网传谣言截图 经查,罗某良(男,32岁)于6月30日在互联网平台发布了所谓的“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