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金九银十”传统销售旺季的到来,汽车市场迎来一波消费热潮。众多车企摩拳擦掌,推出新款车型,覆盖各细分市场和价格区间,试图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购车需求。同时,政策补贴与车企频推的优惠措施也为销售旺季添了一把火,部分车企给出“5年0息0首付0手续费”的金融政策。

业内人士表示,各方补贴的协同发力,能够有效降低消费者的购车门槛,尤其对价格敏感型用户的吸引力显著。就当下态势来看,新能源车企之间的竞争将在未来半年加剧,而安全和稳定性将是车企未来的必争之地。

新车密集上市

进入9月,车市的新品发布令人目不暇接。据不完全统计,仅今年9月,至少有16款新车上市或新版升级,其中新能源车占比超70%。此外,在2025成都车展上,极氪9X、岚图追光L等热门车型纷纷亮相,吸引不少消费者驻足。

从近期即将发布的产品来看,不少车型搭载新技术,科技力成为重要卖点。例如,领克10 EM-P基于CMA Evo新能源架构打造,全系标配激光雷达和英伟达Thor芯片,预售价19.2万元起,开启预售后24小时内订单达1.29万辆;比亚迪方程豹钛7将于9月9日正式上市,将推出4个不同版本,搭载比亚迪新一代智慧生态,预计售价23万元起;新一代智己LS6,搭载基于四轮转向的灵蜥爆胎稳定控制系统和主动防侧翻2.0系统,“云台制动”与“云台舒适”功能则可以有效缓解晕车。

合资品牌们也在旺季推出新车,并以全新面貌和更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产品抢占市场份额。以奥迪为例,在主动告别“四个圈”的经典标识后,首款以“AUDI”字母标亮相的纯电动汽车AUDI E5 Sportback,将于9月16日正式上市。起售价为23.59万元,低于市场对该款车型的普遍预期,这也不免透露出奥迪“以价换量”,吸引年轻新增用户的意图。

宝马集团则宣布,新世代首款量产车型BMW iX3将于9月5日全球首发,专为中国消费者需求打造的BMW iX3中国版也将于年内正式亮相,并于明年在国内投产。智能化方面,全新宝马iX3国产版本将搭载宝马专为中国研发的操作系统X,内置与阿里巴巴合作的AI大语言模型,第六代eDrive电驱技术则使其续航里程达到900公里(CLTC)。

北京商报记者梳理9月上市的新车后发现,近期发布的车型覆盖多个细分市场和价格区间,以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其中,鸿蒙智行推出的首款旅行车享界S9T,预售价为32.8万元起。与享界S9轿车相比,该车型的储物空间进一步增加;零跑即将发布全新车型——个性战略新品零跑Lafa5,业内普遍预测,该车型将主打年轻运动市场;在10万元以内市场,预售价区间为6.88万—9.38万元的极狐T1,则凭借小型车和大容量的特点,圈粉城市年轻家庭。

政策与车企补贴齐发力

除新车的吸引力外,政策补贴与车企优惠也成为消费者购车的重要推动力。在国家政策层面,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印发的《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已于9月1日正式实施。其中明确,在今年9月1日—明年8月31日期间,个人消费贷款可享受财政贴息,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消费在此次贴息范围之内。一家新势力车企相关负责人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目前品牌门店采用贷款购车的消费者比例已达70%,“贷款购车的普遍利率在3%左右,政策补贴后降低了消费者的经济成本”。

此外,全国不同地区也推出特色补贴政策。其中,今年“北京市顺义区第三波新能源汽车消费补贴”已正式上线,8月14日19时—9月30日24时,消费者在顺义区参与活动的企业购买新能源汽车,每台车可获得最高6000元现金优惠;杭州市上城区也推出新一轮汽车消费补贴,9月1日—12月31日,按照购车价格给予个人用户分档补贴,最高可达6000元。

除政策补贴外,各车企也在加大优惠力度。9月3日晚,小鹏汽车宣布,推出“5年0息0首付0手续费”的金融政策,限时回归一个月;上汽通用旗下别克品牌近日宣布,即日起至9月30日,别克昂科威Plus在现有“一口价”16.99万元起的基础上,本品/他品置换均可享受1万元品牌置换补贴,并叠加享受至高1.5万元国补。

经济学者、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表示,今年车市的“金九银十”值得期待。一方面,以旧换新、贴息等政策支持以及股市的向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居民消费意愿。同时,车企开始追求差异化,创造更多卖点吸引消费者。“就当下态势来看,新能源车企之间的竞争将在未来半年加剧,“从长远看,汽车作为耐用消费品,其安全和稳定性将是车企的必争之地。”

“各方补贴的协同发力,能够有效降低消费者的购车门槛,尤其对价格敏感型用户的吸引力显著”,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高政扬认为,除价格方面的优惠外,车企想在销售旺季持续拉动消费,还应针对不同车型定位,推出差异化服务,在生态端积极探索“车联万物”场景,拓展汽车与家居、办公等场景的联动,丰富汽车使用价值,持续提升用户黏性。

北京商报记者 蔺雨葳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