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高新区:人才赋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双向奔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1 16:15:00
近年来,肇庆高新区在人才与产业融合发展的道路上积极探索创新,取得显著成效。前不久,肇庆高新区32个人才项目集中签约的热度尚未消散,近日又迎来“国家高层次人才服务行——走进广东肇庆活动”,进一步明确了肇庆高新区以产聚才的决心。
活动中,来自新材料、新型储能、人工智能等领域的12名国家高层次人才齐聚肇庆高新区,为园区产业企业发展“把脉”献策,共谋高质量发展,共推产才对接合作,共助新质生产力发展。当天,活动促成专家团队与企业、科研机构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12项,探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推动实现人才成果“落地生根”。
人才是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肇庆高新区依托高鼎端科教创新走廊,围绕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坚持“引育留用”全链条优化人才生态,不断释放人才活力,助力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为园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

产教融合协同发展
肇庆高新区抢抓高鼎端科教创新走廊建设契机,与高鼎端科教走廊高校开展了“聚智强链·产才融合”系列对接活动,推动区内产业资源、创新优势和科教创新走廊的教育资源、人才优势相结合。目前,共开展对接活动5场,实施人才引育和项目精准对接23次,达成柔性合作项目20余项,解决技术难题30多个。
此外,肇庆高新区联合高鼎端科教创新走廊10所高校在肇庆市率先成立产教联盟和高校联盟,通过整合产教资源,促进校企在产教融合项目、技术服务供给与需求等方面精准对接,签订了首批研究生校外实践基地、精密智能设备制造高技能人才联合培养等校地企合作项目12个、企业技术合作项目35项、人才需求项目43项。
作为科教创新走廊建设的核心起点,肇庆高新区在肇庆市率先出台《加快推进高鼎端科教走廊与肇庆高新区协同创新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通过多元平台共建、校企联招共用、产业人才同育等举措,促进肇庆高新区与高鼎端科教创新走廊的深度合作,争创国家级“双新”产业市域产教联合体,构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比如,与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共建肇庆市首个未来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首批已落地2个项目;与肇庆医学院在推动中医药实践基地建设、开展博士“双师制”合作、医教协同成果转化、园区医疗公共服务优化提升等方面开展多维度合作,为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提供有力支撑。

加速高端人才集聚
肇庆高新区结合园区产业和人才发展实际需要,在人才引育、管理服务等方面制定了覆盖全面、指向精准、竞争有力的政策措施,在已有“1+N”人才政策的基础上,优化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快新时代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创新出台《肇庆高新区博士博士后创新十条》,持续加大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引育力度。
在此基础上,肇庆高新区联合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共建新能源汽车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通过全职引进、柔性合作、共享共用三张工程师名单,广泛汇聚各领域专业人才,提升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同时聚焦园区企业工程师人才引育发展需求,推动卓越工程师人才培育,开设职称评审认定申报点,指导企业人才开展职称评审认定工作,截至3月底,已辅导、审核完成企业初、中级专业技术人才职称材料200份。
在参与推进肇庆高鼎端科教走廊建设过程中,肇庆高新区加大西江实验室建设力度和深化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合作,推动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与华师大研究院、肇庆学院与镭宝光电校企共建联合实验室;推动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分别与未来产业研究院、智邦人力公司共建低空经济产业学院和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学院;推动肇庆医学院与粤微、华活之光、客都文旅等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和研学实践基地等,不断强化园区人才引育承载力,加速高端人才集聚。
为进一步提升人才引进和培养的效率,肇庆高新区创新推出数字“博创平台”,将园区企业博士博士后“三站一基地”人才、技术、项目需求模型进行重构,推动外部资源和需求同高鼎端科教走廊高校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成果转移转化联动协同,实现“政校企产学研”数字化匹配。
目前,数字“博创平台”已导入肇庆高新区34个博士(后)创新平台及高鼎端科教创新走廊4所高校310多名博士信息,已累计发布企业技术需求35项,已开展合作项目20个。

定制服务引才聚才
人才不仅要引进来,还要留得住。为此,肇庆高新区出台多项人才扶持政策,创新开展定制服务,用心留人,以服务保障加法换得人才聚集乘法,既增人数,更得人心。
目前,肇庆高新区共建设博士博士后平台34家,其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3家,博士工作站26家,累计引进博士博士后人才110名。
肇庆高新区对入选国家人才引进计划的人才给予200%的资金扶持,配置“一对一”服务专员,实现服务保障内容全覆盖,包括人才落户、住房保障、医疗保障、子女就学、配偶就业、证照办理等海外人才保障政策和服务事项的落实,全方位一站式做好跟踪服务。

自肇庆高新区在广东省率先开展人才资金“免申即享”试点以来,创新人才工作与大数据实现“直连”,让人才资金“秒到账”的同时,促进“免申即享”系统申报事项对接省、市数据资源“一网共享”平台,并兼容政务大数据中心及省、市一体化共享服务体系,推动实现三级数据互通互联,打通人才学历、学位、技能职称信息等资质信息和婚姻、不动产等个人信息,实现智能校验人才层次,减免人才提供的佐证材料。目前,“免申即享”已累计发放生活、购房补贴超5787万元,惠及园区328家用人单位的3813名人才。
肇庆高新区人才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肇庆高新区将进一步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继续秉持“集聚人才、凝聚智力、服务发展”宗旨,持续推进人才、技术、项目对接交流,推动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多链融合共赢,为园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更加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南方+记者 刘亮
通讯员 沈文利
【作者】 刘亮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文章
-
全省首批,四企入选!
近日,四川省科学技术厅正式公布全省首批“人工智能及机器人应用产业明星企业”名单,成都高新区企业成都考拉悠然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成都索贝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阿加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技术创新硬实力纷纷入选,成为四川省人工智能领域的标杆企业。考拉悠然引领空间智能新风尚作为多
-
360个项目“加速跑”!我市工业重点项目建设稳中有进
工业引擎全速轰鸣,重点项目攻坚正酣。1—7月,我市重点工业项目建设交出“亮眼答卷”。全市411个工业重点项目总投资达4394亿元,360个开复工项目以971亿元的投资实效掀起攻坚热潮。当下的包头,正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挂图作战”的执行力,让工业发展的脉搏在项目建设的热潮中强劲跳动。在旗县区“赛
-
“风光氢储”数链并进 “绿都包头”动能澎湃
风起阴山,绿电奔腾。一座座百米高的白色风机在苍穹下悠然旋转,一片片晶蓝光伏板于黄河之畔静卧生辉——动与静之间,一幅能源革命的宏大画卷,正在草原钢城包头的大地上磅礴展开。劲风与骄阳,曾经是这片土地苍茫的注脚,如今,却成了它焕新的脉动。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包头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把
-
商务部:对原产于加拿大进口豌豆淀粉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
商务部决定自2025年8月12日起对原产于加拿大的进口豌豆淀粉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本次调查确定的倾销调查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产业损害调查期为2021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对原产于加拿大的进口豌豆淀粉发起反倾销调查答记者问。问:我们关注到商务
-
“云启空界 智绘乳山”低空经济产业论坛会顺利召开
7月22日,“云启空界 智绘乳山”2025山东外事职业大学低空经济产业论坛会在学校图书馆顺利召开。学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恒强主持论坛会。乳山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滨海新区(银滩旅游度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赵磊,中科院空天院低空实验室特聘研究员、前空军大校、航空管理领域专家梅水发,中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