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主研发,首套重载铁路智能调车系统在沧投运!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6 06:00:43
3月22日,在国家能源集团朔黄铁路黄骅港站远程操控台,车站调度人员通过智能调车系统,成功将一列装载5394吨煤炭的列车精准停靠到对位点,开始翻车作业。这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套重载铁路智能调车系统正式投入运营。

朔黄铁路黄骅港站与我国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重要枢纽港口黄骅港相连,是我国最大的煤炭运输下海口车站,年煤炭运量高达2.17亿吨。这里每天约有超1万辆煤炭车辆通过调车作业实现精准重组,调车作业复杂,安全管理压力大。
为实现效率与安全的“双跃升”,国家能源集团朔黄铁路公司联合铁科院等科研单位,历经3年科技攻关,把智能识别、5G通信、人工智能等最新技术与港口运输深度融合,打造出会思考的“超级调度员”,构建了“云脑决策、云控执行、云防保障”三位一体的智能调车技术体系。
此次投运的重载铁路智能调车系统具有三大全球首创技术:首个基于“云脑”的路港一体化智能调度平台,打通车、港、船数据壁垒,实现从列车调运到装船作业的全链条自动化衔接,现场互联互控次数减少2300次,每天可减少人工操作1.8万多次,有效降低了各岗位员工劳动强度。首套基于5G+北斗的调车自动驾驶“云控”技术,厘米级定位与毫秒级传输构建精准导航网,机车可感知200米内路况,自主完成加减速控制、停车对位等关键操作,列车作业时间压缩20%。首创基于5G+AI的路港协同作业的“云防”安全技术,将人工巡检升级为智能联锁,调车作业人员可远程操作,彻底摆脱“攀爬车辆、臂挂领车”的传统室外作业模式,转变为“室内立体监控”作业,降低了安全风险。
国能朔黄铁路公司项目负责人介绍,系统投运后,传统调车作业中“计划反复调整、人工频繁联控、安全依赖经验”的痛点迎刃而解。运营数据显示,黄骅港站调车计划自动编制率达85%,进路智能排列率超95%,车调联控自动化水平达99%;与之前相比,车站年运能提升约1056万吨。
据介绍,此系统目前已具备大规模推广应用条件,可有效提升我国重载铁路智能管控水平。
来源:沧州日报 通讯员 孙振乾 记者 刘杰
相关文章
-
我们是冠军㊱ | 曹科: “建的不仅是桥 更是人心纽带”
珠江潮涌,东江逐浪,从南沙港铁路龙穴南特大桥的深水桩基,到广州新地标海心桥的曲梁斜拱,从惠州鹅城大桥的异形钢拱,到正在建设的广州跨黄埔涌景观桥,图纸上跃动的数字,既是他熟悉的毫米级精度,也是城市对空间美学的极致追求。18年来,他始终以“敢为人先”的姿态,在繁华都市的核心区,将冷硬的钢筋水泥化为城市诗
-
苏晚意顾景辞小说叫什么名字 苏晚意顾景辞全文免费阅读
苏晚意的脚步猛地一顿。整颗心都好似被攥紧了,紧接着便听见顾景辞轻笑一声。“你在想什么呢。”“苏晚意不是我的菜,我和她永远不可能。”随着顾景辞一字一句地说出口,苏晚意的心也一点点地坠下。即便,这事她早就知道了。苏晚意眨了眨眼,将泪意压下,装作无事走了进去
-
小小纸箱承重可达8吨以上,外资加码苏州建设“绿色包装”产线
日前,在苏州相城区望亭镇的达成包装制品(苏州)有限公司生产工厂内,记者看到各类用途的纸箱整齐陈列。“这只小小的纸箱,承重量可以达8吨以上,是我们近年自己创新研发的‘重型纸箱’。虽然它看起来结实厚重,却凭借模块化的设计成为一款可回收再利用的‘绿色纸箱’。”企业纸箱业务课经理兼研发课主管刘杨介绍:“目前
-
池州贵池区杏花村社区:“三学两练”淬本领 茶话议事解民忧
【来源:中安在线】为深化社区治理效能,满足居民多元需求,池州市贵池区杏花村街道杏花村社区创新推出“三学两练”人才培育机制,以“邻事茶话会”为载体搭建居民议事平台,推动社区治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服务”转变,有效激活社区治理内生动力,实现社区治理效能与居民幸福感“互促共赢”。靶向赋能“三学”体系“杏
-
麦浪飘香~增城万亩丝苗米基地早稻丰收啦
【来源:广州增城发布】7月8日,在朱村万亩丝苗米种植基地(以下简称种植基地)的稻田里,联合收割机正开足马力来回穿梭,饱满的稻穗被整齐地卷入机器,脱粒后的稻谷通过传送带直接装入等候在一旁的运粮车。这是一幅丰收画面。收割机开足马力抢收水稻科学种植保障早稻大丰收据增城农投集团朱村农投公司种植技术主管吴俊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