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置账号7.6万个!严厉打击网上体育“饭圈”问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6:16:00
近期,网信部门会同体育主管部门持续加大对网上体育饭圈问题治理力度,依法严惩拉踩引战和攻击谩骂等行为,清理违法违规信息160万余条,处置账号7.6万个,其中关闭账号3767个,切实维护清朗网络空间,为运动员积极备战和体育赛事顺利举办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严打挑动互撕、引战的“大粉”“粉头”账号。工作中发现,“时**安”“李**干”“乌**冰”等“粉头”账号频繁侮辱谩骂运动员、教练员,设置所谓“唯粉”标准鼓动“捧一踩一”,有些还打着“维权”等旗号恶意批量举报投诉,甚至组织扰乱公共秩序的线下聚集活动等。网信部门要求网站平台依法依约对存在上述问题的1376个违法违规账号予以关闭处置,同步解散相关违规群组5803个。
惩处编造谣言、恶意炒作的“自媒体”账号。“贺*龙”“杜*言”“舜**Sean”“春**影”“星**梦”等“自媒体”账号多次炮制有关人员选拔、赛事保障等谣言信息,通过恶意解读赛场行为挑动评论区“骂战”,虚构拼接低俗图文信息炒作“运动员CP”,煽动网民情绪,无底线博取流量。网信部门指导网站平台依法依约对1500余个相关“自媒体”账号采取关闭、禁言和暂停营利权限等措施。
清理冒用运动员名义的账号群组。据反映,一些人员打着国家队运动员、教练员等旗号开设或者组建专门账号、群组、贴吧和超话,诱导非理性应援,挑动群体对立,甚至借此敛财牟利,对广大网民特别是未成年人造成负面影响。国家队运动员、教练员纷纷发声,明确表示解散粉丝群组,呼吁聚焦赛场、支持体育活动本身。在此基础上,网信部门会同体育主管部门加大管理力度,督促网站平台关闭假冒运动员、教练员开设的账号531个,解散违规建立的粉丝群组3226个、超话1264个、贴吧336个。
查处一批违规售卖涉运动员商品的商家店铺。在电商和社交平台发现,一些不法分子违法售卖运动员联系方式、证件号码、行程安排等个人信息,一些账号违规提供运动员有偿代拍、私拍活动等商品服务,一些店铺假冒仿冒运动员签名制作所谓“限量版”球拍、运动鞋借机牟取暴利。网信部门督促网站平台进行跨平台联动处置,累计下架违规售卖商品123件,关闭店铺6家。
及时处置存在不良导向的产品功能。网信部门督促网站平台密切跟踪研究网上体育饭圈问题新情况、新表现,动态调整优化产品功能和社区规则。工作发现,个别平台违规上线对运动员容貌、人气进行恶意评比的榜单,推出诱导网民刷量控评、应援集资的“签到”“打卡”等功能。网信部门督促相关平台深入开展整改,及时下线违规产品功能,有力遏制相关问题反弹风险。
强化线上线下联动处置工作。为防范化解网上体育饭圈问题风险,网信部门与体育主管部门召开会议,就体育饭圈问题整治工作进行专门部署,并建立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围绕体育领域重要赛事活动举办,加强线索移交、问题研判和会商处置,切实形成工作合力。将发现的涉违法犯罪问题线索,及时移交有关部门查处。
下一步,网信部门将会同体育主管部门持续深化网上体育饭圈乱象治理,督促网站平台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严惩违法违规账号,对问题突出、治理不力的平台,将依法从严采取处置处罚措施。同时,也鼓励广大网民更多关注和支持体育赛事活动本身,自觉抵制体育饭圈不良行为,积极参与监督举报,共同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来源:网信中国微信公号)
相关文章
-
云南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调剂平台接入全国系统
来源:【春城晚报-开屏新闻】如何让“沉睡”的国有资产流动起来?云南以一张覆盖全省、联通全国的调剂共享网络交出答卷。记者近日从省财政厅获悉,今年起,我省资产调剂平台全面接入全国系统,打通跨省调剂通道,推动闲置资产“物尽其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调剂共享使用是加强财政资源统筹、降低行政事业单位运行成本
-
促进农产品消费,十部门发布实施方案!
7月27日,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发布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方案提出,要有力有效扩大农产品消费,优化供给端、创新流通端、激活市场端,释放多样化、品质化、差异化消费潜力,引领供需结构升级。要点如下↓↓↓优化绿色优质产品供给■ 提高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三品一标”)生产及原料基地建设水平
-
从探索跨境办赛 到无感通关骑行 “极速湾区”触手可及
十五运会香港赛区志愿者合影。 受访者供图 十五运会香港赛区官方特许商品已开始发售。 新华社发 1979年,广东队队长何佳在香港捧起首届省港杯冠军奖杯。 1936年柏林奥运会,中国足球队上场阵容。 “粤港澳三地相邻,文化相通,在体育领域有着深厚的共同根基。”再过不久,这片热土将迎来十五运会,澳门武术运
-
今日辟谣(2025年7月23日)
2025年7月23日 辟 谣 “北京燃油车彻底禁入网约平台”不实,中国网约车分会撤稿致歉详情:日前,多家媒体援引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网约车分会消息称“北京燃油车彻底禁入网约平台”。7月23日,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网约车分会发布道歉声明称,7月22日,由《中国网约车分会》公众号发布的每日简讯中关于“
-
“如需空调扫码3元”,别把这事当冷笑话看
乘坐网约车要求开空调,需额外付费?据报道,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称,乘坐某平台“特惠快车”时,遭遇司机“有偿开空调”的情况。涉事车辆贴有告示:“如需空调扫码3元,自动开启”,并注明“特惠订单不含空调,自愿消费”。 消息传出,迅速引发热议。有支持乘客的,“乘客不应该享有舒适的乘车环境吗”“给了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