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开课授“声”技,深圳职工K歌大赛首场声乐大课堂成功举办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2 10:03:00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赵玉
近日,由深圳市总工会主办、深圳市工人文化宫总承办、福田区总工会承办的第五届深圳职工音乐节•2025年深圳职工K歌大赛首场声乐大讲堂在福田文体中心·音乐主题馆举办,著名女高音刘燕平为听众带来了精彩的声乐课。作为2025年深圳职工K歌大赛“音乐成长计划”的重要一环,近300名热爱歌唱的职工朋友们齐聚一堂,在专业指导中解锁发声技巧,共赴一场与音乐的深度对话。

名师亲授干货满 “手把手”教学发声技巧
课堂上,刘燕平以亲切生动的讲述开启教学。作为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深圳全民艺术推广人,她深耕演唱与教学领域多年,将专业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音乐密码”,为职工们系统拆解发声核心技巧。从“歌唱的呼吸”切入,示范腹式呼吸的发力要领,纠正学员的呼吸习惯;在讲解“歌唱的发声”时,刘燕平用“打哈欠找位置”“哼鸣练共鸣”等趣味方法,让抽象的声乐概念变得可触可感;针对“歌唱的共鸣”“念字”与“艺术处理”,结合实例强调“字正腔圆”“情感融入”的重要性,鼓励学员们“让每一个音符都带着温度”。台下,学员们专注记录、认真模仿,不时举手提问,互动声、练习声交织成热烈的课堂旋律。

成长计划暖人心 工会搭台圆职工音乐梦
此次声乐大课堂是2025年深圳职工K歌大赛“音乐成长计划”的首场重磅活动,作为市总工会、市工人文化宫、福田区总工会精心打造的文化福利,旨在为热爱歌唱的职工提供零门槛的专业成长路径。
课堂结束后,职工们仍意犹未尽,纷纷围着刘燕平请教问题。“平时唱歌总跑调,今天学会了呼吸技巧,感觉打开了新世界!”“工会太懂我们了,这样的课堂比KTV练歌实用多了!”大家的点赞与好评,正是职工文化活动温暖人心的生动注脚。
多种福利实力宠粉 赛事报名通道持续开放
大赛推出“多重参赛权”机制,线下参赛可获疗休养院代金券与沙滩门票,观众参与互动问答即赠KTV免唱券;线上分享赛事内容至社交平台,每月点赞转发前25名可享价值988元专业录音福利,旨在为全市职工提供更灵活、更包容、更便捷的一展歌喉的舞台。大赛线上线下5种报名方式同步开放,参赛方式灵活多样:一是直接扫码现场参赛;二是录制演唱歌曲提交组委会参赛;三是前往全市各KTV自行参赛;四是参与企业/园区选拔赛;五是由各区(新区、深汕特别合作区)总工会、市各产业工会系统推荐。报名截止时间为9月5日,热爱歌唱的职工朋友抓紧时间报名!

据悉,2025年深圳职工K歌大赛下一站海选将于7月26日、27日在南山塘朗城购物中心、龙岗坂田星河WORLD·COCO Park举办,“音乐成长计划”后续还将持续开展多期免费声乐大课堂,热爱歌唱的职工可持续关注“深圳工会”“深圳市工人文化宫”等官方公众号,获取最新赛事动态。歌声不设门槛,梦想总有舞台,让音乐成为职场生活中最动听的调味剂!
(图片由活动主办方提供)
相关文章
-
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宝龙街道开展全要素应急演练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刘宇峰 通讯员 梁艺 陈文艳为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协同作战和应急处置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近日,深圳市龙岗区宝龙街道组织开展了一场全要素、全链条的综合应急救援演练。当天,宝龙街道三防办联合街道应急分队、宝龙社区、深圳市龙岗排水有限公司宝龙分公司及深业城市运
-
深圳退休夫妇欠债1.2亿元的背后:个人破产制度有何积极意义?
提示信息此前,一则“深圳退休夫妻月入1.2万负债1.2亿”的个人破产案件消息引发公众热议。不少网友质疑“巨额债务是否来源不明”,更有网友担心“是否利用个人破产制度逃避还债”。8月28日,粤港澳大湾区法治论坛(2025)在广州市举办,来自粤港澳三地法治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广东省破产管理人协会副会长卢林
-
深圳用科技手段建设“宁静城市” 超500台定向音响帮居民降噪
今年7月底,深圳晚报一篇题为《深圳黑科技让声音有了方向感》的报道引发社会关注。近日,记者获悉,深圳正用这种科技手段帮城市“降噪”,目前,已在全市公共空间部署超过500台定向音响设备。近日,景蜜公园里,几支广场舞队伍正随着音乐节奏律动着,而几步之外,却几乎听不到音乐声。▲市民用定向音响播放广场舞音乐。
-
光影见证历史 镜头记录蝶变——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国际影像展上线
方寸乾坤内,四十五载春风浩荡;光影交错间,深圳湾畔沧海桑田。为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国社之镜·世纪光影”之“蝶变: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国际影像展”,于24日在新华社旗下《摄影世界》官方网站上线推出。该展还将以英语、西班牙语、法语、俄语、日语、韩语、德语等多种语言向全球展示。此次影像展设
-
要约收购市场升温 年内近20家公司发生要约收购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陈燕青今年以来,A股要约收购市场不断升温。根据WIND统计,今年至今已有17家公司涉及要约收购,远超去年全年的11家。在上述要约收购中,既有主动要约,也有被动要约;既有全面要约,也有部分要约。从要约收购方来看,除了大股东,还有上市公司。在宣布被要约收购后,大部分公司如申科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