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春雨润沃土 花生花开促振兴——银河期货创新花生收入险点亮乡村振兴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3 16:22:00
在黄海之滨的山东青岛,广袤的田野上,花生正迎着阳光蓬勃生长,那一抹抹翠绿,宛如大地的希望。青岛的花生产业,如同一位深沉的老友,伴随着这片土地走过悠悠岁月,承载着无数农民的生活梦想,也在青岛市人民政府精心绘制的农业发展蓝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近年来,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郑商所)与青岛市财政局、农业农村局和青岛证监局等多部门的携手推动下,银河期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河期货)与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以下简称:太保产险青岛)的辛勤耕耘,青岛花生收入险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在短短两年间闪耀出令人瞩目的光芒,为青岛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奏响了一曲激昂的奋进之歌。
项目实施两年以来累计服务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平度市和莱西市60个镇街2212村的53790户花生种植户,累计承保花生20.17万亩、数量3.63万吨,项目总保费2332.75万元,实现赔付2966.23万元,赔付率达到127.16%,成为国内赔付金额和赔付率最高的花生收入险项目。
黄海之畔,花生飘香:青岛花生产业的独特魅力
青岛,这片神奇的土地,凭借其独特的地理风貌与宜人气候,成为花生生长的理想家园。这里的土壤富含矿物质,透气性良好,为花生提供了丰富的养分;温润的海风与充足的光照,赋予了青岛花生独一无二的品质——颗粒饱满、出油率高,口感醇厚,香而不腻。
青岛的花生种植历史源远流长,经过代代传承与发展,已形成了规模化、专业化的产业格局。近年来,青岛花生种植面积近百万亩,花生不仅是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更是青岛农产品走向世界的一张亮丽名片,目前国内花生产品出口量的30%,源自青岛。从田间地头到加工车间,再到国内外各大市场,青岛花生构建起了一条完整而成熟的产业链,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
青岛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花生产业的巨大潜力,将其视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推动乡村振兴的突破口之一。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从良种推广、技术培训到品牌建设、市场拓展,全方位支持花生产业的发展,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花生产业集群,让青岛花生在全球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彩。
携手共进,创新驱动:金融赋能的壮丽篇章
然而,花生产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市场价格的波动、自然灾害的威胁,时刻如阴霾般笼罩着花生种植户,让他们的辛勤付出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为了给花生产业撑起一把坚实的“保护伞”,在青岛市人民政府和郑商所指导下,银河期货和太保产险青岛共同开启探索创新之路,2023年青岛花生收入险项目顺利落地,成为国家计划单列市的首例。目前2024年项目已顺利结项,赔付率和赔付金额均居于国内首位。
郑商所,作为金融市场的引领者,凭借其在期货领域的深厚积淀与专业优势,为花生收入险提供了坚实的品种支持、模式支持、资金支持。自2017年花生期货上市以来,运行平稳、功能发挥良好,已成为国内花生产业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这也为花生收入险的精准定价和保险产品的风险管控奠定了坚实基础。
青岛市财政局和农业农村局则充分发挥政策引导、行业管理和资源整合的作用,积极协调各方力量,为花生收入险的推广与实施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通过财政资金补贴和引入郑商所支持,降低农户参保成本,提高农户参保积极性,让这一创新金融产品真正惠及广大农民。两年间,青岛市人民政府累计补贴保费1200万元,比例为51.43%,引入郑商所支持资金900万元,比例为38.57%,农户自缴比例仅为10%。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银河期货与太保产险青岛肩负国企使命,践行社会责任。银河期货凭借其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丰富的风险管理经验,联合国贸期货、东吴期货、徽商期货、华融融达期货共同研究,为花生收入险量身定制符合地方农业特点的期权产品。他们还积极开展培训活动,帮助农户提升金融素养,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太保产险青岛则以其高效的理赔服务和优质的客户体验,让花生收入险真正成为农户的“定心丸”。在赔款支付环节,太保产险青岛利用AI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开展单证缮制,缩短赔付周期,真正将精准理赔的要求落到实处。2024年,花生收入险理赔案件的平均时效为15天,累计赔款金额达1009.25万元,惠及31198户农户。
两年磨砺,成效斐然:乡村振兴的希望之光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青岛花生收入险在短短两年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犹如一场“及时雨”,滋润着青岛花生产业的每一寸土地,为乡村振兴带来了勃勃生机。
在市场价格波动或遭遇自然灾害时,花生收入险及时发挥作用,为农户送去了实实在在的经济补偿。在2024,青岛部分地区遭遇了罕见的涝灾,花生受灾严重。然而,参保农户却没有陷入绝望。太保产险青岛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简化理赔流程,在最短时间内将理赔款送到了农户手中。这笔及时的资金,不仅帮助农户弥补了损失,更让他们感受到了金融创新带来的温暖与力量。平度市田庄镇的种植大户李洪元激动地说:“这两年保险公司给了14万元的赔款,多亏了花生收入险,不然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有了它,我们种地更有底气了!”
花生收入险的实施,不仅稳定了农户的收入,更激发了他们的种植热情。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加大对花生种植的投入,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提升花生的品质和产量。同时,金融的赋能也吸引了更多社会资本流入花生产业,推动了产业链的延伸与升级。花生深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开发出了一系列高附加值的产品,进一步提升了青岛花生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乡村因产业而兴,生活因产业而美。花生收入险的成功实施,有力地推动了青岛乡村振兴的步伐。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曾经冷清的村庄,如今充满了欢声笑语;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青岛的大地上徐徐展开。
展望未来,砥砺前行:续写辉煌的美好憧憬
青岛花生收入险的成功实践,只是金融创新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精彩开篇。站在新的起点上,青岛市人民政府、郑商所、银河期货和太保产险青岛将继续携手并肩,砥砺前行。
未来,他们将进一步优化花生收入险产品,根据市场变化和产业需求,不断完善保险条款,扩大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水平。同时,积极探索更多金融创新模式,进一步丰富“保险+期货+N”模式,构建更加完善的农业风险管理体系,为花生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支持。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把“挖掘花生扩种潜力”列入其中,充分彰显国家对油脂安全的关注。青岛农业发展的“36111”战略,也如同明亮的“灯塔”,也为花生产业的前行保驾护航。它聚焦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与经营体系的构建,大力推动花生产业朝着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和技术引导,鼓励花生产业加大创新力度,提升产业附加值。在这一战略引领下,花生产业必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乡村振兴的宏大叙事中,花生收入险是那动人的旋律。它稳定了农民的收入,让乡村的生活更加富足;它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让城乡差距逐渐缩小。它是青岛市乡村振兴和产业兴旺的见证者,更是农民生活迈向幸福的推动者。
在青岛市人民政府和郑商所的坚强支持下,在金融创新的强劲引擎驱动下,青岛花生产业必将如鲲鹏展翅,扶摇直上,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青岛的乡村也将在产业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实现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华丽转身。
作者:于千
相关文章
-
新华视点|“老树”生“新枝” 福安电机电器产业向新求变
耕耘于细分领域、开拓更广阔的国际市场、数智化转型……记者近期走访福建省福安市部分电机电器企业了解到,这个“老产业”呈现出诸多“新气象”。尽管国际贸易形势复杂多变,但在有“中国中小电机出口基地”之称的福安市,电机电器产业仍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单——今年一季度福安市电机电器产品测算出口值约18亿元人民币,
-
有一种日子叫“白天种地,晚上写诗”
“这是瓜吗?”在田地里,51岁的农民“沂蒙二姐”吕玉霞隔着屏幕说,“这不只是瓜,这是日月轮回的星辰,这是晨起暮落的成果,这是劳苦耕种的答谢,这是汗珠滴落的皎洁”。质朴又诗意的独白,让这位普通农民在社交平台一夜爆红。如今,她的账号已汇聚超200万粉丝。网友惊叹:“这是婶吗?这不是婶。这是田间地头的农民
-
深圳出台10条举措促进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
【深圳出台10条举措促进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财联社7月6日电,《深圳市关于促进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近日出台实施,并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赛米产业私募基金”,以“政策+资本”组合拳,支持产业全链条优化提质。据了解,《若干措施》围绕“强链、稳链、补链”核心目标,从高端芯
-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昊7月3日,走进西平县专探乡水泉汪村,一处崭新的建筑前,嗡嗡作响的传送带、密密麻麻的快递包裹引人注目。“这里是我们村的智能云仓,从鱼竿、渔网到鱼饵,各类渔具一应俱全。只要买家一下单,我们就能立刻联系物流发往全国。”村党支部书记李世忠高兴地说。三面环水的水泉汪村,因村中遍布上百个
-
府谷镇黑山村:林下“生态鸡” 啄开幸福门
青山环抱,碧水蜿蜒,府谷镇黑山村星河田语生态农场里蔬果飘香。黑山村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深度探索“林下经济+”模式,走出一条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之路。走进农场的葡萄采摘园,满眼青翠的葡萄树葳蕤茂盛,而在葡萄架下的荫凉处,绿油油的豌豆,毛豆蓬勃生长。目前,园内种植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