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县政企同心干实业 营商沃土孕育活力新篇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19 08:11:00
“有事不撒手、无事不插手、好事不伸手、难事不放手。”6月18日,在淅川县召开的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淅减、淅水、福森、胶联时代四位有突出贡献的本地企业家代表在主席台就坐,民营企业、行业商协会代表与县处级领导在会场前排并肩而坐,生动诠释了淅川尊商重企的坚定决心。
“要把各级政策措施落实摆在突出位置、精准滴灌,切实把政策红利转化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助力。”会议明确,全县各级各部门要持续创优环境,政企同心干实业,开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建设水清民富县强的美丽淅川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近年来,淅川县坚持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锚定实体经济主攻方向,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力招商引资,积极承接产业转移。通过持续培育壮大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健全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初步形成了“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生动局面。同时,精准帮扶困难企业,持续优化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配置,确保“好项目不缺要素、好产业不缺空间”。数据显示,淅川民营经济经营主体已超过5.6万户,贡献了全县55%以上的税收、65%以上的GDP、8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以及85%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
营商环境是发展的生命线,淅川深谙此道,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持续优化营商环境。44个部门2496项审批事项全部入驻政务大厅,2329项事项“全程网办”,642项高频事项“跨省通办”,办理环节、材料数量、办理时限压缩60%至80%。创新开展31期“政务服务+直播”,解答群众疑问3000余条。“企业码”改革实现市场主体全覆盖,创新远程异地“暗标+双盲+分散席位制”三位一体评标模式,确保交易公平公正。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累计授信6175户,授信金额22.39亿元。设立涉企绿色通道,涉企合同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5%,平均审理周期缩短15%。
在淅川,尊重市场主体的理念已融入城市血脉,优化营商环境的行动正化作发展动能。这片充满活力与希望的热土,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务实高效的举措,奏响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强音,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阔步前行。
全媒体记者 卢晋荥
编辑:辛灵飒 初审:陈丹丹 终审:王笑荷
相关文章
-
“十四五”期间经济增长带动税费征收累计将超155万亿元
在国新办7月28日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税务总局发布最新数据显示“十四五”时期,随着我国经济平稳增长税务部门累计征收税费收入预计超155万亿元占全口径财政收入的比重已达80%左右同期,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预计10.5万亿元办理出口退税预计超9万亿元这些都有力促进了
-
周乃翔在聊城调研督导经济运行
周乃翔在聊城调研督导经济运行时强调扎实抓好经济运行各项工作推动经济持续稳健向好进中提质7月24日,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在聊城调研督导经济运行,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做好经济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落实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部署,坚定信心、奋发有为、攻坚克难,扎实抓好经济运
-
家门口挂上惠农服务牌 地理标志点燃福山乡村振兴发展“金色引擎”
水母网7月19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邹春霞 通讯员 丛瑜)7月17日上午,烟台市地理标志惠农服务点挂牌仪式在福山区举行,旨在打通地理标志服务“最后一公里”,赋能“烟台苹果”“福山大樱桃”等福山区特色农产品高质量发展,助力全区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致富。地理标志是区域特色产品的“金字招牌”,更是推动经济
-
民乐县东浦社区:“一窗通办”破壁垒“共享服务”惠民生
“以前办个城乡社保转移,城里乡下两头跑,光证明就开了四五份,现在社区设立城乡融合“共享服务”这个专窗,来这里找工作人员,就能把事情一次性办理,真是省时又省力!”前来东浦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办事的一位进城群众高兴地说道。从“跑断腿”到“一次成”,这一转变的背后,正是社区打破城乡服务壁垒、整合资源流程的扎实
-
庆城县:深耕基层治理 绽放民生新颜
近年来,庆城县聚焦基层治理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精准发力、靶向施策,在规范村级事务、深化民主管理、汇聚治理合力等方面打出系列“组合拳”,让基层阵地回归服务本质,让治理效能直达群众身边。清单化“减负”:让村级组织轻装上阵“以前墙上挂满牌子,桌上堆着报表,整天忙着应付各种检查,哪有时间帮群众办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