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济南人才发展密码:成长与“城”长同频共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11 11:58:00
“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杜甫千年前的吟咏,如今化作济南人才工作的生动实践。当287.5万人才资源成为这座城市最珍贵的财富,当三度获评“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人才,已经成为流淌在城市肌理中的无形血脉。济南也在印证着:人才工作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定义了城市发展的格局与高度。

城才相契,人与城同频共振
城市与人才,正如泉水与大地,唯有相互滋养,方能奔涌不息。而济南与人才,正是缘于一份“刚刚好”的默契。
国家级非遗济南皮影戏第五代传承人李娟从小跟着爷爷学皮影戏,在她的眼中,济南有着浓厚的老城底蕴和历史文化积淀,“这里的氛围刚刚好,非常适合非遗的发展,我要让济南皮影在我的手上焕发新生。”
网络作家尚启元也因为这份“刚刚好”爱上济南。“济南是创作者的宝库,有山有水,有情怀,刚刚好符合我的创作理念和创作方向,这让我决定定居济南。”他用文字书写济南,温暖济南,让更多的人了解济南,选择济南,爱上济南。
珠联璧合是城市与人才共同发展的前提。济南也选择了一种更加舒适和符合自身的城市引才定位。济南文化底蕴深厚、人文气息浓厚、工作节奏适中,提供了极高的舒适感。基于此,济南提出了带有泉城特色的城市引才宣言:“我在济南刚刚好”。当“我在济南刚刚好”的城市宣言引发广泛共鸣,它所传递的不仅是生活与事业的平衡,更是这座城市对人才情感需求的深切回应——一种不疾不徐、恰到好处的归属感与幸福感。
这种归属感,在于城市对人才的温情和实实在在的陪伴。每到毕业季,济南与人才便会共赴一场约定。济南连续五年以一座城的诚意,为驻济高校毕业生举办盛大的毕业典礼,这也早已成为城市人才战略的标志性符号。济南市委书记刘强向广大人才深情喊话,“大家无论是留在济南、还是去外地发展,我们都一如既往地支持大家、鼓励大家、期待大家”。这是一座城市对人才的最高礼仪,更是对人才的珍视和惦念,让城与人有了同频共振的温暖维系。

细针密缕,城对人精准服务
城市治理的 “绣花精神”,绣出的是城市的品质与温度;当这门“绣花功夫”聚焦于人才服务,济南则绣出了“天下泉城聚天下英才”的生动图景,织就了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的温暖画卷。
济南人才政策的精准细致,首先在于分层分类的“量体裁衣”。前段时间,济南制定出台了四个细分领域人才队伍建设的专项政策措施,以更细“颗粒度”提升政策精度、支持力度、服务温度。比如,数字经济人才队伍建设,提出围绕大模型、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数字经济领域新职业新需求,支持建设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基地;比如,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出探索设立“长周期稳定支持计划”,对服务济南重大战略需求的优秀青年科研人员给予持续资助。这种“按需下针”的政策设计,让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严丝合缝”。
政策“针脚”精细勾勒出的是人才发展全链条,而服务“纹路”聚焦的则是人才生活的全场景。济南为人才构建起了一套全周期服务体系,比如,来到济南,本科毕业生能申请每月700元的租房补贴,硕士、博士分别能拿到1000元、1500元;面向高层次人才提供医疗保健、交通出行等20项绿色通道服务,让人才在济南安心工作、舒心生活。
济南还推出免费公交地铁出行、免费畅游景点、青年驿站住宿等青年人才系列优惠政策,覆盖了吃、住、行、医、游、娱、购、婚、育——这些看似琐碎的“关键小事”和关乎未来的“人生大事”,在济南的人才生态中都被郑重以待,转化为一项项可感知、可触摸的贴心保障。
当“人才服务”被细化为每一项政策背后的温度,当“城市温暖”具象成衣食住行的周全,济南正用精准与细腻,书写着“天下英才聚泉城”的新篇章,“此心安处是吾乡”成为越来越多人才的共鸣。正如获评济南市“E类高层次人才”的顺丰快递员宋龙杰所言,“我也没有想到,但济南真的给了我这份荣誉和认可。我相信,只要努力付出一定会有回报,济南会为每一个人提供成长出彩的机会。”

以城护才,人与城反哺共生
城市品质与人才工作,是一个双向奔赴的过程。济南以城之名,不仅为人才提供栖身之所,更致力于构建一个精神有寄托、价值可升华、未来能共筑的活力生态圈。
对人才来说,城市筑巢引凤,诚意满满。济南的人才政策覆盖人才从“萌芽”到“成林”的全周期,在这个成长过程中,精准滴灌的政策,让人才在关键阶段获得“雪中送炭”的支持;“润物无声”的服务,让人才从“适应城市”变为“享受城市”;产业与人才的双向奔赴,则让产业成为人才成长的“孵化器”。
对城市来说,对人才不是简单的吸纳,而是双向的奔赴与深度的共鸣,更是城市与人才的彼此成就。连续3年获评“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入选2024年“全国人才友好型城市”“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最佳人才发展生态城市”,2024年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强榜单位列全国第11位,北方第2。当287.5万人才选择济南,城市也以“加速度”回馈期待。
“济南承载着我多年来的深厚感情,我在这里读书成长,度过了青春岁月,至今仍带领团队在这里创新,用科技成果赋能产业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小云深情地说,济南是尊贤重士、实干笃行的热土。
天下泉城,人来无忧,期待每一位人才选择济南,共谋发展。当众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选择济南创业,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当大批高校毕业生留在济南、回济发展,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人才已然成为了城市最好的代言人,济南也在与人才的反哺共生中展现出了“以才引才”的强劲势头。
“十多年来,我们专注于核电设备的国产化研发,谁掌握自主科技,谁就掌握未来。”正如美核电气董事长兼首席技术官李苏所言,“我从济南对科研研发的支持力度中,看到了这座城市的未来高度。”

相关文章
-
中央送行组及中央单位第六批援青干部抵达青海
7月27日,中央送行组及中央单位第六批援青干部抵达青海。中央送行组组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吴秀章等同机抵达。省委常委、副省长张锦刚,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赵月霞在机场迎接。 据悉,第六批援青干部人才共480人。其中,从中央单位选派101人,从6个支援省市选派379人;选派到省直单位61人,8个
-
陆家嘴灯光秀下 她们守卫城市平安
7月26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浦东开幕,当夜幕降临,璀璨的陆家嘴灯光秀点亮夜空,“三件套” 周边迎来人流车流高峰。客流激增之际,来自浦东交管支队东方明珠女警中队的警花们在明珠塔下忙碌坚守。从晨光熹微到夜色阑珊,从无人机巡航到摩托巡逻,从疏导交通到排查设施,女警们值守路口、指路寻物,她们用专业
-
东湖评论:免票变门票,“强制消费”不可取
近日,景德镇陶阳里历史文化旅游区中山北路步行街实行收费政策,引发了游客和市民的不满。原本免费开放的步行街突然开始收取门票,游客们纷纷表示,这一做法不仅让人感到被“强制消费”,更让人质疑景区的收费政策是否真正考虑到了游客的体验和需求。特别是一些游客发现,自己提前预约了免费的博物馆参观,但一到现场却被告
-
未来3年将培养10万鸿蒙人才,2025年“浙里源生态”系列活动之鸿蒙生态建设专场活动在杭州举办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张云山7月25日,2025年“浙里源生态”系列活动之浙江鸿蒙生态伙伴活动在杭举行。活动正式启动“浙江鸿蒙人才联合培养行动”——目标在未来3年通过产教融合模式培养10万鸿蒙产业及技术人才。同时,以“浙里办”App为代表,浙江政企正深度适配鸿蒙系统并接入其创新特性,在核心政务和民生领
-
越秀·天悦江湾丨从好房子到好生活,对金水改善的深层撬动
在中原楼市,金水芯越秀·天悦江湾,以其卓越的产品力和创新的生活理念,不仅成功吸引了超过10000名行业同行考察,赢得了圈内外精英人士的高度认可,更是颠覆了传统住宅会所进行了品质革新,以领先行业的革新者和开创者的姿态,引领着中原楼市的发展。越秀·天悦江湾,作为第一个将“好房子”概念植入中原的项目,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