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州增城发布】

7月8日,在朱村万亩丝苗米种植基地(以下简称种植基地)的稻田里,联合收割机正开足马力来回穿梭,饱满的稻穗被整齐地卷入机器,脱粒后的稻谷通过传送带直接装入等候在一旁的运粮车。这是一幅丰收画面。

收割机开足马力抢收水稻

科学种植保障早稻大丰收

据增城农投集团朱村农投公司

种植技术主管吴俊介绍

今年集团在种植基地的

早稻种植面积约360公顷

根据目前收割情况

预计平均亩产可达350至400公斤

主要种植品种为

高产优质的“南晶香占”和“十九香”

今年早稻种植期间,种植基地遇到了不小的挑战。“今年雨季来得较晚,3月13日开始播种后,茎叶除草期遭遇了雨水不足的情况。”吴俊说道。面对这一困难,种植基地及时优化了控草配方,并增加了抽水设施为农田供水,确保了田间管理的效果。在病虫害防控方面,种植基地采取“统防统治”的策略,例如南部片区的稻田一旦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治理措施,有效防止了病虫害的迁移扩散。

饱满的稻穗尽收入库

走进收割现场,机器的轰鸣声此起彼伏。种植基地每天出动6至8台收割机和4台运粮车,能够完成100多吨的收割任务收割后的稻谷当天就会运往集团自有的烘干中心进行处理,烘干中心每天的加工量在180吨左右。这种高效的收割和烘干流程,确保了稻谷的品质和储存安全。

晚稻准备工作已经展开

早稻收割工作尚未结束,晚稻的准备工作已经紧锣密鼓地展开。据吴俊介绍,晚稻将选用新优质品种“增科系列”,同时继续种植“南晶香占”和“十九香”。种植基地目前正在对收割完毕的田块进行翻地,育秧工作预计在7月中旬启动,由于晚稻育秧时间较短,大约13至15天后即可进行插秧

增城农投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早稻生产通过优化种植品种、完善田间管理、实施机械化收割和高效烘干等科学措施,不仅确保了丰产丰收,也为即将开展的晚稻种植奠定了良好基础。接下来,集团将继续发挥现代农业科技优势,在晚稻种植中进一步推广应用统防统治、机械化作业等先进技术,示范带动周边农户共同提升种植水平,为增城丝苗米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来 源:区融媒体中心记者汤芷欣 赖志彪 谢锡权 文/摄

编辑 :汪滢

责编:黄家荣 、 郑德宏

审核 : 朱卓东、 张慧芳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