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行人安全距离”?司法不能强人所难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0 00:44:00

日前,山东青岛李沧区法院两行人相撞的民事纠纷引发舆论热议。据当地某普法节目介绍,女子刘某和男子王某在人行道一前一后同向而行,刘某在前打电话行进期间突然转身,撞上后者倒地骨折,经李沧区法院调解,路人王某因“存在未保持安全距离的过错”而承担次要责任,赔偿对方7万元。
“行人安全距离”之说在社交平台炸了锅。普法节目相对简略的案情介绍,可能无法全面呈现案情的诸多细节,但并不妨碍外界对得到司法确认的调解结果进一步深入讨论:那个参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引申出的“行人安全距离”如果真的存在,那应该是多远?经过确认的司法调解,其结果同样对其他社会行为有指引作用,普通路人又该如何走路?
行人一前一后同向行进,前者“在前方无突发状况时突然转身往后走”所导致的自身损伤,按照民法典的过错责任原则,行为人主观过错是其承担民事责任的基本条件,这是法律范畴内最基本的归责路径。“无过错不担责”,而在这起调解结案的民事纠纷中,作为在后行进人不仅无法预料,也无法被苛求躲避。但在个案释法过程中,司法人员被认为疑似引申适用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车辆安全距离”的概念,认定后行进人“存在未与刘某保持安全距离的过错,是事故发生的次要原因”。
道路交通安全法里的“车辆安全距离”,很好理解,但在法无明文规定的情况下,行人也被要求适用该规则,可能就有些强人所难。况且如不少网友跟帖所言,如果真一以贯之地“照此办理”,要适用“车辆安全距离”是否也需要以禁止逆行、禁止原地掉头的标准来严格要求前面那个行人?法官依法行使职权,遵照法律规定办案,但法律并未赋予司法人员创设法律、延伸扩大解释法律的权限,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车辆安全距离”概念不该也无法直接“移植”到行人身上。而按照法律的确定性原则,“行人安全距离”概念如果真的要适用,也应当为社会成员划定明确的标准和界限:安全距离到底是多远?3米、5米,还是不得不提前预判风险、主动绕行?
行人相撞纠纷并不是没有司法先例,但类似和稀泥的调解方式却无疑是引发公众忧虑的主要原因。据媒体报道,在纠纷发生诉至法院后,司法人员对此“多次调解”直至双方协商一致。调解应当尊重和保障当事双方“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解决民间纠纷”的权利,多次调解过程中,司法人员不应夸大、扩大解读法律后果以促成和解。而哪怕是再协商一致的民事和解,也不能存在明显违反法律规定的内容,既然现行法律对“行人安全距离”并无明文规定,就无法凭空增加无过错方的法律责任。
司法正义不是“按闹分配”“谁受伤谁有理”,司法调解也不是为了调解而调解,法更不能强人所难。作为普法节目而呈现出来的典型案例,有了司法机关、司法人员的再次背书,其对普通社会公众的行为具有超出个案的指引作用,不能因为司法说理的不足而让公众的朴素正义观受损。作为热点个案,本着“谁执法谁普法”原则,当事法院需要对案情的具体情况、司法的相关考量做尽可能详尽的及时释法,让普法的社会效果最大化。
相关文章
-
什么叫“行人安全距离”?司法不能强人所难
日前,山东青岛李沧区法院两行人相撞的民事纠纷引发舆论热议。据当地某普法节目介绍,女子刘某和男子王某在人行道一前一后同向而行,刘某在前打电话行进期间突然转身,撞上后者倒地骨折,经李沧区法院调解,路人王某因“存在未保持安全距离的过错”而承担次要责任,赔偿对方7万元。“行人安全距离”之说在社交平台炸了锅。
-
莒南县第二幼儿园开展专题学习研讨活动
鲁网5月9日讯2025年5月6日下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即将于6月1日正式施行的重要节点,莒南县第二幼儿园组织全体教职工开展专题学习研讨活动,深入领会法律精神内涵,为推动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发展筑牢法治根基。《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作为我国首部专门针对学前教育领域的立法,
-
5次虚报谢霆锋演唱会有炸弹 28岁OL被捕
香港警方侦破启德体育园虚报炸弹案,拘捕一名女子。该女子涉嫌在上月底谢霆锋演唱会期间,在3小时内5次报案称主场馆有炸弹。警方启动应变方案在场内外彻底搜查,并未发现任何可疑物品。经连日追查锁定目标,相信疑犯与他人因门票问题纠纷犯案,现正被扣查,明日(10日)提堂。东九龙总区重案组总督察苏志兵今日(9日)
-
阳泉消防竭诚守护:不让“生命通道”变“夺命陷阱”
连日来,全市各地消防救援队伍积极行动,通过“隐患排查+消防宣传”的方式,全面深入开展畅通“生命通道”专项整治行动,坚决整治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以及消防车通道等安全隐患问题,以不断提升公共消防安全水平,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强化监督检查,用“硬核执法”打通生命通道。监督人员深入辖区
-
金羊网评:法治“定心丸”助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 李妹妍法者,治之端也。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来得正是时候。这部法律共9章78条,创下了多个“第一次”:第一次将“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