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亏损2341万元VS季报净利增19%,实益达业绩“温差”明显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2 12:42:00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穆砚
4月21日晚间,深圳市实益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实益达”或“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5.95亿元,同比上升0.1%;归母净利润为-2341万元,上年同期为盈利1045.87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123万元,同比下降49.6%;基本每股收益为-0.0405元。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公司同步发布的2025年一季度报告显示,一季度实益达实现营业收入1.41亿元,同比下降10.5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26.66万元,同比增长19.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48.88万元,同比下降13.16%;基本每股收益为0.0230元。
综观实益达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呈现出一组耐人寻味的“温差”数据。
追溯至2024年全年,实益达已显露增长瓶颈。从季度数据延续性观察,其主营业务收入持续承压。实益达在2024年年报中表示,2024年亏损主要原因是公司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较2023年同期减少2283.59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营性损益的净利润较2023年同期减少49.56%,主要系公司2024年管理费用、所得税费用及归属于少数股东损益增加所致。
从2025年一季报来看,实益达净利润虽同比增长19.21%,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同比下降超过13%,两者走势明显分化。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滑10.51%,延续了上一年度增长乏力的趋势。核心产品市场需求收缩、行业竞争加剧或是主因,尤其智能硬件制造业务作为公司战略重心,面临半导体周期波动及新能源赛道价格战的双重挤压,导致毛利率同比收窄。
值得关注的是,实益达近年来逐步收缩智慧营销业务,集中资源聚焦智能硬件领域。但战略转型尚未显现成效,新业务培育期叠加旧业务收缩阵痛,形成青黄不接的真空地带。年报中提及“中美贸易摩擦升级”“汇率波动”等外部风险称,若中美贸易摩擦继续升级,公司相关税费增加,将对公司业务带来不利影响。针对前述风险,公司在马来西亚建设了子公司生产基地,该生产基地将逐步转变成公司国际业务生产制造中心,同时公司正在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和非美国国际市场。尽量降低美国市场变动的风险。因公司国际销售业务目前主要以美元结算,并且对国际客户通常提供一定的信用期限,由此形成了银行存款(美元)和以美元计价的应收账款等外币资产,若人民币汇率波动特别是人民币升值,将使得公司面临汇兑损失的风险。实益达提示的上述风险,在目前国际形势下,转化可能性极高,或许会放大其产业链脆弱性。
审读:汪蓓
相关文章
-
广农糖业再定增偿债:高负债压顶,二期仓储项目现产能消化疑云
(图片系AI生成)日前,广农糖业(000911.SZ)宣布2.6亿元A股定增项目获批注册,这一延期两年的融资计划即将落地实施。根据公告,公司此次定增拟募资不超过2.6 亿元,其中1.94亿元用于“云鸥物流食糖仓储智能配送中心二期扩容项目”,剩余66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偿还银行贷款。值得注意的是
-
德州供暖最新消息!
近日德州天衢新区一热力公司发布提前注水打压通知尊敬的热用户:您好!2025-2026供暖季即将来临,为保证本年度供热工作顺利进行,恒益热力公司计划于2025年9月15日开始陆续对所属供热片区的供热管网系统进行注水试压和冷态运行工作。为了避免给您和他人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害,请您在注水前检查室内供热设施
-
昔日浙江首富、60岁美特斯邦威创始人现身直播间跳团舞,在线观看人数超20万;美邦业绩仍在缩水
近日,美特斯邦威创始人周成建在直播间跳起了团舞,这场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超20万人。自2024年官宣品牌新零售5.0转型以来,60岁的周成建时常活跃于各大社交平台。2025年上半年,美邦服饰营收从去年同期的4.14亿元同比大跌45.23%至2.27亿元,归母净利润由7678.06万元减至993.03万元
-
奇瑞汽车通过聆讯20年上市梦将圆 年营收2699亿估值备受期待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沈右荣尹同跃关键“一跃”,即将迎来20年的梦圆时刻。9月7日,港交所官网发布消息称,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瑞汽车”)正式通过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聆讯。公开信息显示,奇瑞汽车将成为港交所2025年最大车企IPO。奇瑞汽车的上市计划,要追溯到2005年前。此后
-
新车冲刺“金九银十” 购车补贴再升级
随着“金九银十”传统销售旺季的到来,汽车市场迎来一波消费热潮。众多车企摩拳擦掌,推出新款车型,覆盖各细分市场和价格区间,试图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购车需求。同时,政策补贴与车企频推的优惠措施也为销售旺季添了一把火,部分车企给出“5年0息0首付0手续费”的金融政策。业内人士表示,各方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