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每年约3万聋儿出生,基因编辑恢复耳聋模型听力,带来“听见”新希望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舒易来教授团队与韩国首尔大学医院教授团队展开国际合作,在国际期刊《自然-通讯》上发表研究论文,揭示PAM灵活的腺嘌呤碱基编辑器(ABE)可挽救携带东亚始祖突变的人源化MPZL2小鼠模型中的听力损失,为遗传性听力损失提供潜在精准治疗策略。耳聋是最常见的感官障碍疾病之一。
-
5种习惯可扭转认知“衰老轨迹”丨每日话题
来源:【大河健康报】日前,由北京大学中国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姚尧、博士后任龙兵,解放军总医院副主任医师胡帆以及英国剑桥大学赛巴斯蒂安等专家共同完成的一项课题研究显示,对于自身携带阿尔茨海默病高风险基因者,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可将认知健康延长4~5年。该研究日前在国际期刊《阿尔茨海默病与痴呆症》上发表,
-
世界首例!中国团队将基因编辑猪肺成功移植人体
新华社广州/伦敦8月25日电(记者徐弘毅 郭爽)中国研究团队25日在英国学术期刊《自然-医学》在线发表论文,报告世界首个将基因编辑猪肺成功移植到脑死亡人体内的案例。该成果有望帮助缓解肺移植供体短缺的难题,被国际专家誉为相关领域的“一个里程碑”。
-
今日辟谣(2025年4月28日)
2025年4月28日辟 谣 国家档案局郑重声明:从未组织过地方档案部门征订书籍的活动详情:近日,有不法分子盗用国家档案局名义要求地方档案部门征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条例释义》《档案开放审核标准化体系建设》《保密和档案安全法律法规汇编》等书籍。对此,国家档案局郑重声明:该局从未组织类似活动,与此
-
解锁副中心“冷知识”|一场场农业“科技风暴”在这里上演
千年之城北京城市副中心拔地而起,在城市发展飞速变化的同时,您可能不知道,这里还藏着一片种业科技大舞台。在通州区于家务国际种业科技园区,一场场颠覆传统农耕的“科技风暴”每天都在上演。高通量分子育种平台像一台“基因CT扫描仪”,每天可完成24万个基因检测,速度是传统方法的千百倍。科研人员形容,“以前育种
-
太空会让航天员基因突变?太空生活传言大揭秘
新华社记者 连振 李鑫 摄2025年4月24日,中国航天日当天,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在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的托举下顺利升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在距地面400km 高度的中国空间站上,航天员们的日常生活跟地球上相比,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大众对他们在太空中的生活总是充满好奇,比如,太空会让航天员基因突变
-
合肥市六安路小学荣城花园分校开展清明祭英烈主题教育活动
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让红色基因在青少年心中深深扎根,3月31日上午,合肥市六安路小学荣城花园分校联合庐阳区林店街道武装部开展“清明祭英烈”主题教育活动。活动不仅让师生们深刻缅怀了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更激发了他们传承红色基因的决心与信念。(图文/赵明 陶然)
-
为什么有人每天睡得少却很精神?科学家发现“短睡基因”
大多数人都清楚充足睡眠是至关重要的,经典观点认为:每晚睡足8小时,第二天才能精力充沛地学习、工作,否则就会昏昏沉沉,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也容易烦躁。然而我们有时候却会遇到一些例外,有些人每天仅需睡眠3~6小时,却依然活力满满,学习工作两不误。他们仿佛能多出好几个小时的时间去学习、娱乐或工作。这群人被称
-
临沂汪沟小学开展清明节主题活动
鲁网4月7日讯为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4月3日,临沂汪沟小学开展清明节主题活动。汪沟镇中心小学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通过观看红色影片,孩子们深刻认识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孩子们纷纷表示要努力学习,担当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汪沟镇辖区小学开展“清明寄哀思,
-
牛羊布鲁氏菌病防控技术
【来源:武威市人民政府_武威要闻】布鲁氏菌病防控技术通过免疫接种,提高牛羊对布鲁氏菌的抵抗力,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它不仅能够保护动物健康,还能有效防止人类通过接触受感染的动物或其产品而感染布鲁氏菌病。在具体操作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了解免疫禁忌。免疫动物免疫接种前、后3天内禁止使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