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每天睡得少却很精神?科学家发现“短睡基因”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4 20:25:00
大多数人都清楚充足睡眠是至关重要的,经典观点认为:每晚睡足8小时,第二天才能精力充沛地学习、工作,否则就会昏昏沉沉,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也容易烦躁。
然而我们有时候却会遇到一些例外,有些人每天仅需睡眠3~6小时,却依然活力满满,学习工作两不误。他们仿佛能多出好几个小时的时间去学习、娱乐或工作。
这群人被称为“自然短睡者”,科学家发现,他们的秘密就藏在基因里。
揭开“短睡者”的神秘面纱
其实,不同生物的睡眠模式本来就不太一样。这种差异背后,反映了物种在长期进化中对生存环境和能量消耗的不同适应策略。人类的睡眠同样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而“自然短睡者”的出现,帮助科学家从遗传和进化的角度,重新审视:人真的一定要睡八小时吗?“短睡者”的大脑和身体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
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科研团队,在21世纪初接触到一批每晚睡眠6小时或更少的研究对象,其中一对母女引起了特别关注。研究人员对母女俩的基因组进行深入分析后,有了重大发现:在调节人体昼夜节律的基因中,存在一个罕见突变。
这一发现吸引了其他有类似睡眠习惯的人主动联系实验室进行DNA检测。随着研究对象增多,该团队的数据越来越丰富。到目前为止,他们已鉴定出与自然短睡眠特征相关的4个基因中的5种突变,而且不同家族的突变存在差异,呈现出家族特异性。这表明,睡眠与基因的关系十分复杂,可能涉及多个基因的协同作用,不同家族的基因突变可能通过不同的途径影响睡眠。
新发现:SIK3基因突变
在探索的道路上,研究团队又有了新突破。他们在自然短睡眠者的DNA中发现了新的SIK3基因突变。它能影响大脑中一种酶的活性,而这种酶正是决定我们需要睡多久的关键之一。
巧合的是,此前日本研究人员在SIK3基因中还发现过另一种突变,这种突变会导致小鼠异常嗜睡。同一种基因,不同突变却产生相反效果。
为深入了解新发现的SIK3基因突变,研究团队对小鼠进行基因改造,使其携带该突变。研究发现,这个突变影响的酶在大脑突触中活性最强,为“睡眠有助于大脑重置”的理论提供了支持。
大脑突触是负责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关键部位,其功能对于学习、记忆和认知等功能至关重要。“睡眠有助于大脑重置”这一理论认为,睡眠时,大脑会清理代谢废物和修复受损神经元。
携带SIK3基因突变的个体,其生产的酶可能让突触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因而让大脑具备了更高效的“清理修复系统”,使得在较短的睡眠时间内,就能完成这些重要的生理过程,从而满足大脑正常功能的需求。
科学界的不同声音
虽然SIK3基因的发现令人兴奋,但科学家们对它的作用仍有不同看法。美国哈佛医学院的神经学家认为,虽然突变小鼠睡眠时间减少,但幅度有限,说明SIK3突变可能并非降低睡眠需求的主因。
另外,从进化的角度来看,睡眠是一种高度保守的生理行为,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睡眠模式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包括环境压力、能量平衡和生存需求等。单一基因突变不太可能完全决定睡眠需求的变化。
但他也肯定了该研究的意义,此次基因突变导致小鼠异常睡眠模式的发现,与之前对SIK3的认知相符,有助于理解嗜睡的生物学基础。
嗜睡症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患者会出现白天过度嗜睡、难以控制的困倦发作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工作安全。通过研究SIK3基因突变与小鼠嗜睡之间的关系,科学家可以深入了解嗜睡症的发病机制,为开发新的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睡眠调节机制仍在探索
尽管已经发现多个与自然短睡眠相关的基因突变,但关于这些基因及其变异如何普遍影响睡眠的机制,目前还没有明确答案。
研究发现,“有没有这个基因”虽然很重要,但是“基因有没有被启动”也同样关键。而这些“开关”不仅受遗传影响,还会受到环境因素的调控。
比如长期处于高压力工作环境的人群,即使本身没有睡眠相关基因突变,也更容易出现睡眠问题,这可能是环境因素“开启”或“关闭”了某些与睡眠相关的基因。此外,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因素也可能通过影响基因表达,间接影响睡眠质量。
对症解决睡眠难题
如果我们能真正读懂这些睡眠基因的运作方式,未来也许能实现“个性睡眠”——
对于失眠的人,或许可以开发出调节特定基因表达的药物,不再只是靠存在副作用的传统治疗药物;
对于嗜睡症患者,可以通过修复相关基因,让他们摆脱白天困倦、注意力不集中的痛苦;
对于普通人来说,甚至有可能通过基因检测,最大限度提升休息效率。
也许有一天,我们真能像科幻电影中那样,通过合理调整基因,拥有更科学的睡眠模式,在保证充足休息的同时,有更多时间去追求有意义的生活。但是在那之前,我们仍要依据现有的睡眠科学知识,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呵护自己的身体和大脑。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避免睡前使用电子设备等,这些简单的生活方式调整都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充足的能量。
相关文章
-
甘肃省玉门市市场监管局持续推进市场监管领域集中整治行动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甘肃省玉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自5月中旬起,启动为期6个月的市场监管领域集中整治行动,立足职能职责,聚焦执法短板,创新监管方式,强化执法力度,全力守护市场经营秩序和群众切身利益。创新检查模式,靶向整治全覆盖。集中整治行动采用“不发通知、不打招呼、直奔现场”的突击检查形式,打破常规检查规
-
午睡20分钟效果最佳!这4个习惯反而伤身
午睡推荐时长是20分钟左右不宜超过30分钟夏季午睡睡对了不仅可以补充身体能量养心事半功倍还能帮你保护大脑延缓大脑衰老但睡错了可能越睡越累还会伤害身体01午睡的5个好处养心事半功倍:中医认为,夏季对应心脏,此时心阳旺盛、代谢加快,加上出汗多、耗气伤阴,心脏负担重。所以,夏季养心很重要。睡好“子午觉”,
-
牛羊布鲁氏菌病防控技术
【来源:武威市人民政府_武威要闻】布鲁氏菌病防控技术通过免疫接种,提高牛羊对布鲁氏菌的抵抗力,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它不仅能够保护动物健康,还能有效防止人类通过接触受感染的动物或其产品而感染布鲁氏菌病。在具体操作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了解免疫禁忌。免疫动物免疫接种前、后3天内禁止使用抗生素。
-
举报有奖!宁夏公布10起典型案例→
自治区安委会办公室公布10起生产经营单位内部隐患举报典型案例↓案例一中国石化长城能源化工(宁夏)有限公司某员工发现,醋酸乙烯火车槽罐车焊缝泄漏醋酸乙烯,立即上报并及时处置,公司奖励该员工10000元。案例二宁夏王洼煤业有限公司王洼二矿某员工发现,锚杆钻机气腿易滑动存在安全隐患,及时上报,同时自制加工
-
为什么有人每天睡得少却很精神?科学家发现“短睡基因”
大多数人都清楚充足睡眠是至关重要的,经典观点认为:每晚睡足8小时,第二天才能精力充沛地学习、工作,否则就会昏昏沉沉,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也容易烦躁。然而我们有时候却会遇到一些例外,有些人每天仅需睡眠3~6小时,却依然活力满满,学习工作两不误。他们仿佛能多出好几个小时的时间去学习、娱乐或工作。这群人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