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收第一线丨聊城打造集中晾晒场地,让农民省心又省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05 09:11:00

“开镰啦”,风吹麦浪,遍地金黄,在阳谷县狮子楼街道刘灿明村,随着农机手邵贵帅的一声吆喝,收割机开足马力驰骋在麦田中,一排排小麦被整齐地切割、脱粒……广袤农田中,一片繁忙景象。
“以前,粮食霉变损失大,现在集中晾晒省心又省力!”阳谷县大布乡高庄村,村民王月英边整理小麦边笑着说。高庄村拥有占地7000平方米的现代化晾晒场,在夏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成为保障粮食归仓的坚实后盾。

聊城市麦收场景。
作为阳谷县全县首个“绿色晾晒示范工程”,该晾晒场集多种功能于一体,其配备的智能化烘干塔在今年麦收中表现出色。刚收割的小麦含水量偏高,得益于智能化烘干塔精准调控温湿度,小麦能够及时得到烘干处理,有效避免因水分过高导致的霉变风险,确保小麦的品质和储存安全。据了解,该烘干塔配备了智能化温控系统和光伏发电设备,年可处理5000吨粮食,效率提升40%,此次麦收期间,已累计烘干小麦近千吨。

聊城农民在整理丰收的麦子。
与此同时,临清市大辛庄街道高坊村的大片麦田里,几台大型联合收割机穿梭其中,收割、脱粒、筛选……麦粒如流水般倾泻入仓,秸秆则被粉碎还田。“这是我们村集中托管的500亩小麦,全部采用无人机‘一喷三防’和大型水肥一体喷灌施肥。每亩小麦产量1400斤左右,在去年丰收基础上又增产100多斤。”村党支部书记黄金明告诉记者,今年请来大型收割机助力,不仅效率翻倍、时间减半,也减少了收割环节浪费,为今年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聊城麦收场景。
麦收季节,抢抓时效,农机装备是丰收关键。今年麦收季,临清市预计调配小麦联合收获机2100余台,其中,本地1600余台,外地500余台。阳谷县开辟三夏跨区作业和农机加油绿色通道,组建以省、市级区域农机化社会服务中心为主的机收应急队伍18个,设立跨区作业服务站及送检下乡,深入到各镇街以及重点农机合作社开展农机送检上门服务活动。
(大众新闻记者 薛良诚 通讯员 商 贺 程源 倪群力)
相关文章
-
40层楼高海底吸挖泥沙,中国交建两艘亚洲最大舱容等级超大型耙吸挖泥船下水
8月26日,由我国自主设计研发建造的亚洲最大、世界领先“国之重器”——35000立方米舱容等级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轮和“浚广”轮在江苏启东成功下水。两艘挖泥船全部实现“国轮国造”,具体由中交疏浚统筹统建和概念设计,中交天航局、广航局投资并主导设计建造,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设计建造总承
-
【地方食闻】山西:政策技术人才协同发力 奏响智慧农机赋能乡村振兴新强音
田野间,无人植保机精准作业,智能拖拉机自动耕作,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墒情……如今的三晋乡村,智慧农机正重塑农业生产图景。近年来,山西以政策为引、技术为要、人才为本,通过补贴撬动装备升级、智能技术重塑生产模式、专业培育锻造人才队伍,推动农机化向高端化、智能化加速迈进,为农业现代化注入强劲动能,奏响乡村振
-
未央区枣园小学2025年小学美术暑假实践作业
阳光讯(记者 梁永飞)缤纷暑假,快乐启航!这个假期,西安市未央区枣园小学美术组精心策划了一份充满创意与意义的艺术实践作业,让孩子们在动手动脑中,感受红色精神,表达心中理想,共筑和平未来!这份作业按年级分层设计,各具特色,快来看看孩子们将开启怎样的艺术探索之旅吧!红星闪闪照我心一二年级的孩子们用红色卡
-
周乃翔在聊城调研督导经济运行
周乃翔在聊城调研督导经济运行时强调扎实抓好经济运行各项工作推动经济持续稳健向好进中提质7月24日,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在聊城调研督导经济运行,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做好经济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落实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部署,坚定信心、奋发有为、攻坚克难,扎实抓好经济运
-
百姓看联播 | 暴雨袭城,他们闻“汛”而动
长城新媒体记者张建勋: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西二环与和平路交叉口,由于今天早上突降暴雨,路面已经完全被水淹没。突如其来的强降雨,让石家庄的城市防汛保障队伍迎来一场“路考”。在与暴雨的较量中,相关部门闻“汛”而动,用行动守护着城市和市民的安全。“别怕,我们背你出去。”在槐安西路与西二环交口的公交站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