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始县花坪镇黄鹤村:千亩玫瑰绽放 “美丽经济”香飘山乡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0 12:01:00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姜娟、侯康、张赣)5月16日清晨5点,在建始县花坪镇黄鹤村的大马士革玫瑰花田里,已有不少忙碌的身影。

在二组村民徐兴蜜的两亩花田里,她手指翻飞,熟练地采摘玫瑰。“采的时候,花朵和花蕾要分开,因为花蕾的精油含量高一些,价值就会更高。”她笑着说道。盛花期里,她家每天能采摘上百斤鲜花,按当前收购价计算,仅这两亩花田就能带来近万元的收入。像她这样的种植户在黄鹤村及周边还有200余户,依托恩施农禅谷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玫瑰产业,家家户户实现了从传统农耕向现代化花农的转型。

作为武陵山区最大的大马士革玫瑰种植基地之一,黄鹤村与邻近几个村共同构成农禅谷公司的3000亩核心种植区。2017年,公司负责人隋美芝从山东跨越千里来到花坪,被这里海拔1200米—1400米、年日照超1400小时的独特气候吸引,带着140万株大马士革玫瑰落户深山。她坚持的“自然农法”不施农药化肥,依托清江滋养与86%森林覆盖率的生态基底,培育出的玫瑰鲜花经检测,精油品质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好产品是种出来的,不是加工出来的。”在花田边搭建的直播间里,隋美芝正向广大网友传达着自己的生产经营理念,向百万粉丝讲述“自然农法”的种植理念。在刚刚过去的“三八”妇女节专场直播中,隋美芝在小红书经营的账号销售达到了主理人榜的第一名,5月11日的直播单场销售额突破了一百万。如今,她们已在小红书的芳疗企业中位列前三,去年隋美芝还受邀参加了小红书一年一度的WILL商业大会,成为山东、湖北两省唯一一个上台领奖的企业。对于农禅谷公司来说,销售早已不成问题,目前,她们正在东湖、后塘等村扩种大马士革玫瑰,以保证原材料供给。

在另一边的农禅谷公司加工厂里,运送鲜花的村民络绎不绝。称重台前,花农们排队记录着当日收成。车间内,新鲜花朵经低温蒸馏、自然发酵等工艺,转化为素有“液体黄金”之称的玫瑰精油与纯露。车间负责人介绍,每年5月至6月的玫瑰盛花期,两个基地千余亩花田同步采收,日均收花量达数千斤,高峰期单日可突破近万斤。为保证原料品质,企业坚持“阴天全采、晴天晨采”的严苛标准,最大限度保留玫瑰的天然香气与营养成分。

产业兴则乡村旺。如今的黄鹤村,200余户村民从传统粮农转型为“田间摘花、工厂做工”的复合型职业花农。随着基地配套的水电、公路等基础设施完善,曾经的偏远山村正蜕变为“玫瑰之乡”,千亩花田不仅铺就了村民的增收路,更以“花旅融合”为方向,孕育着乡村振兴的新图景。

从晨光熹微的采摘到直播间里的“云吆喝”,黄鹤村的玫瑰花正以芬芳为笔,在乡村振兴的答卷上书写着“美丽经济”的生动篇章。这片浸润着自然农法智慧的土地,正让一朵朵来自保加利亚的“洋玫瑰”,在鄂西深山中绽放出属于中国乡村的振兴光彩。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相关文章
-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守护与新生:牛角弓走出去,传统古村活起来
在青海尖扎县尖巴昂村,一棵300余年的老榆树身上挂满哈达。村民说,这不是祈求树灵庇佑,而是以圣洁的哈达寄托祝福,守护古树长青——如同他们默默守护这座国家级传统村落的信念。7月24日,“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走进了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昂拉乡尖巴昂村,午后阳光倾泻在夯土砌成的老墙上,斑驳的光影掠过300
-
新蔡县宋岗乡:桃熟满枝头 果农采摘忙
全媒体记者 魏敏 修东莉 通讯员 冯留洋 王晶 杜俊豪7月22日,在新蔡县宋岗乡沈寨村的蟠桃园里,近30亩桃树郁郁葱葱,果香四溢,一颗颗硕大的蟠桃缀满枝头,农户们正热火朝天地采摘,呈现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绝佳的口感源于绿色生态的种植方式。李守金种植桃子已有6年,他告诉记者,采用套袋技术种植能有效减少
-
榕图乡遇名师宣讲:兰花绽放乡村振兴新图景
7月20日下午,2025年 “乡村振兴名师宣讲”(榕图乡遇)系列活动第三讲在福州市图书馆(德旺图书馆)一楼多功能厅精彩开讲。本次活动由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福州市图书馆(福州德旺图书馆)承办,特邀福建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翟俊文,以 “兰风过阡陌,吹绿新乡野” 为主题,为现场
-
家门口挂上惠农服务牌 地理标志点燃福山乡村振兴发展“金色引擎”
水母网7月19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邹春霞 通讯员 丛瑜)7月17日上午,烟台市地理标志惠农服务点挂牌仪式在福山区举行,旨在打通地理标志服务“最后一公里”,赋能“烟台苹果”“福山大樱桃”等福山区特色农产品高质量发展,助力全区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致富。地理标志是区域特色产品的“金字招牌”,更是推动经济
-
庆城县:深耕基层治理 绽放民生新颜
近年来,庆城县聚焦基层治理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精准发力、靶向施策,在规范村级事务、深化民主管理、汇聚治理合力等方面打出系列“组合拳”,让基层阵地回归服务本质,让治理效能直达群众身边。清单化“减负”:让村级组织轻装上阵“以前墙上挂满牌子,桌上堆着报表,整天忙着应付各种检查,哪有时间帮群众办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