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50余位画家与陈逸飞“跨时空对话”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13:34:00

CHEN YIFEI
今年是陈逸飞去世20周年暨诞辰80周年,他以杰出的艺术才华成为中国当代油画界最重要的代表画家之一,并在世界上赢得了声誉。
他开拓性地倡导艺术跨界,身体力行地实践着“大美术”这一前瞻性艺术观念。
由油画家、陈逸飞胞弟陈逸鸣担任总策划的“致敬逸飞——纪念陈逸飞逝世20周年”展,将在上海金臣·亦飞鸣美术馆向公众开放。

除了展出陈逸飞的《清晨》《后花园》等名作外,此次联展还邀请了50多位艺术家参展,他们曾和陈逸飞的生命轨迹交织。
邀请展以艺术名义重聚
呈现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后花园》里的《清晨》
01
展厅外,一个清水红砖、铸铁栏杆的阳台映入眼帘,富有过去年代的美感。这门窗来自陈逸飞陈逸鸣兄弟俩的旧居。
他俩童年居住在四川北路,老宅拆迁后,陈逸鸣保留了旧居的阳台门窗,将这个建筑构件整体迁入了美术馆。

陈逸鸣将旧居的阳台门窗迁入了美术馆
这个阳台见证了兄弟俩的成长。
当年,陈逸飞常常在这个2平方米的阳台上写生,在江河交汇的外滩,畅想城市未来的面貌;今天,观众可以站在这个有纪念意义的建筑构件里打卡。


展厅入口呈现了4幅陈逸飞原作,分别创作于1983年和1984年,其中《后花园》《清晨》是他在纽约哈默画廊第一次个展的两幅珍品。《宁静的傍晚》《悠悠小船》同样描绘了他喜爱的周庄的水乡风光。




左:《宁静的傍晚》(上)、《后花园》(下)
右:《清晨》(上)、《悠悠小船》(下)
“阿哥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艺术观念,我常在他身边,他不厌其烦地讲解画的构思,那些用笔和创作意图。我初到纽约时,他先带我去博物馆看了包豪斯设计,跟我说要用艺术审美与工业设计结合起来,他要我留意时髦的时装设计和城市雕塑,他说,这些比起油画布,更能与城市经济共振。”站在陈逸飞名作《后花园》前,陈逸鸣深情回忆道。

陈逸鸣导览
《大路上》呼应《日晷》
02
参展的50多位艺术家中,也有陈逸飞的同学、同事,其中有一些与陈逸飞有着类似的成长经历,并在艺术上颇有成就和影响力的老艺术家,有上海美术界以及各艺术院校的领军人物,还有活跃在第一线的优秀中青年艺术家。

这114组作品,以各自的艺术风格、艺术观念和独特的题材所创作的作品,共同编织出一幅跨越时空的精神图谱。
参展年龄最大的艺术家是92岁的张自申,他的作品《大路上》从陈逸飞创作的城市地标《日晷》的视角,远眺陆家嘴金融区,与浦东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紧密相连。
在张自申看来,陈逸飞的《日晷》将中华文化与现代雕塑的手法完美融合。当年,陈逸飞亲自指挥工人在世纪大道吊装,把最美的雕塑和陆家嘴呼应。

张自申《大路上》
著名油画家邱瑞敏为此次展览贡献一幅素描作品。这幅《老人像》创作于1977年,因为陈逸飞在同一地点和他同时画了同一位模特。故人往事,历历在目。

邱瑞敏《老人像》
本次展览中,最年轻的参展者与陈逸飞相差近40岁,但他们的创作却展现出惊人的精神同构。在陈逸鸣看来,此次展览以“致敬逸飞”为名,既是对陈逸飞个人成就的致敬,亦是对20世纪海派艺术群体的集体观照。

展览现场
让城市的角落生发出美
03
陈逸飞多才多艺,涉猎极广,他做雕塑、设计服装、拍电影,甚至参与城市空间改造、设计。他的诸多作品中,位于世纪大道上的《日晷》、五角场上空的《动力彩蛋》,以及摆放在上海中心一层的《东方少女》,都已成为上海的艺术地标。
陈逸鸣说,有人看来这是分散精力,但哥哥乐此不彼,陶醉其中,其实这是他对美各种形态的实践。

陈逸鸣在《外滩风云》前回忆兄弟俩的童年
陈逸飞曾经在田子坊工作室接待过很多同行、媒体人。他逢人就说,艺术家的创作自由多元,要有与时俱进的创新,并一次次地解释他的大美术观。他提倡的大美术,不仅仅是创作一幅幅架上绘画,更是让城市的角角落落生发出美。”陈逸鸣说,“与视觉艺术进行跨界”这一观念,在20多年前还没有得到很多理解,但是今天回看,陈逸飞的创新和跨界之举,都在这片土地上播下了种子——无论他是否在场,他的艺术精神和身体力行的实践,都为这座城市留下了财富。
“致敬逸飞”
展览将持续到5月30日,免费向公众开放。
新演艺工作室
作者:乐梦融
图片:主办方提供,部分源自网络
编辑:小开
©新民晚报文化部
相关文章
-
2025上海旅游节花车大巡游今晚外滩首秀
2025上海旅游节大巡游活动今晚(9月13日)举行。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花车及表演团体昨晚齐聚外滩区域进行彩排,一遍遍打磨巡游活动的细节。尽管周围没有观演观众,演员们热情洋溢、精彩纷呈的表演依旧点燃了现场的气氛。晚上11点多,黄浦区中山东一路上,2025上海旅游节大巡游活动的彩排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
公园+N种可能:TOP中央公园交出多元发展答卷
本周末,TOP中央公园将迎来一场别开生面的城市派对——“TOP露营星光夜・电竞嘉年华”。王者荣耀全国大赛海选赛与选拔赛接连开打,露营、音乐、Cosplay、无人机表演、露天电影等多元活动也同步展开,吸引年轻群体走出家门、走进公园,体验“城市微度假”的轻松氛围。TOP中央公园作为上海市中心城区最大开放
-
众行致远|这一精神何以成为上合“发展密码”?
天天学习8月31日至9月1日,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将在天津举行。习近平主席将同20多位外国领导人和10位国际组织负责人聚首海河之滨,出席上合组织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峰会。自2013年以来,习近平主席每年都会出席上合组织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每次讲话都会谈到“上海精神”。什么是“上海精神”?这一
-
上海首轮“千园之城”目标提前完成!全市各类公园达1013座,858座实现24小时开放
东方网记者柏可林8月28日报道:十四五以来,上海按照“公园+、+公园、无界融合、全域公园”的总体思路,全力推动公园城市、千园之城建设。日前,上海首轮“千园之城”建设目标提前完成。记者从市绿化市容局获悉,上海各类公园已达1013座,其中城市公园522 座、口袋公园371座、休闲森林公园119座及主题公
-
湖北00后大学生用创新动画绘出乡愁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程墨 通讯员 王虹 康洪洲 杨艳容)暑假期间,湖北孝昌00后大学生叶苏婷以画笔为舟、AI为帆,将乡土记忆与家风传承融入动画创作,用数字技术复原沉寂的乡村岁月。走进叶苏婷的动画世界,浓郁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金黄稻浪随风起伏,斑驳老屋炊烟袅袅,父老乡亲挥汗如雨……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