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连续结算试运行启动会在广州召开。经过长达35个月的前期准备和12轮的短期试运行测试,南方区域电力市场正式转入连续结算试运行阶段,从之前只是按周、按月等短期开展交易变成可以每天不间断交易,双方根据需求随时跨省区买卖电力。转为连续结算后,预计日均交易规模将达到38亿千瓦时,进一步发挥市场在电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为能源保供和能源优化配置建立新机制。

作为一种特殊商品,电力难以大量储存,需要供需实时平衡。在传统计划方式下,电价相对固定,难以反映出电力在特定时空中的真正价值,而现货市场是电力市场的“最后一块拼图”,是发现电力真实时空价值、优化资源配置效率的核心引擎。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建成了国内首个多省份、全主体参与、统一出清的现货市场,进入连续结算试运行,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初步建成的重要标志性成果,是突破省级行政区划,优化电力资源配置的重大制度创新和平台创新,是电力市场化改革的系统性创新和集成性突破。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区域为主体,交易范围覆盖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地,市场注册主体数量已超过22万个,涵盖煤电、核电、新能源、水电、气电等全部类型发电电源和电力用户、售电公司等用户主体,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超过70%,实现了电力资源在全国更大范围内自由流动。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连续结算试运行启动会当天,超过831家电厂和700多家用户参与南方区域电力市场,申报电量达22亿千瓦时,其中,501家新能源场站参与报量报价。目前,南方区域集中式新能源场站基本都加入了电力现货交易。

“跨省区、多类型能源品种同台竞价,经营主体参与活跃,这意味着南方区域电力市场真正跑起来了。”南方电网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总经理黄河表示,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自2022年启动试运行以来,先后开展了多轮结算试运行,全周期、全场景、全流程验证了市场设计的科学性和市场功能的有效性。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建立了区域内不同省份、不同类型发电机组同台竞价的市场机制,促进了市场公平。通过我国自主研发的全国产化“天权”求解器,该市场支撑了超6000个模型节点、超120万项出清变量的高效计算。黄河介绍:“这相当于一个大超市要在一个瞬间同时精确计算6000个不同地点、120万种商品的价格、库存和配送路线组合,以实现效益最优。”

此次启动连续结算试运行后,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同步实现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区电力现货市场全覆盖,市场将释放更真实、更稳定的价格信号。“以前,什么时候发电都是一个价。现在,同样1千瓦时电,不同时间的发电价格能差好几倍。”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副总经理陈玮表示,建市场的目的,是为了保安全、保稳定,更关键还要让资源要素在更大范围内流动,实现全社会效益最优。激发各方主体参与市场的积极性,必然通过价格信号让参与方能够从中得到实惠,市场转入连续结算后,价格信号将更加连续,对市场参与者的经营决策更具有稳健的预期和更大的参考价值。(经济日报记者 杨阳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