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调查研究这座“桥”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5 14:14:00
邱维锦
调查研究就像一座桥,既连着问题与决策,也连着党心与民心,不仅是党员干部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也是锤炼党性、改进作风的实践熔炉。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党员干部更应搭好调查研究这座“桥”,多到基层一线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干出实效,以更加优良的作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调研如镜,作风显形。实践充分证明,党员干部作风越实,调研越透,决策越准,服务群众的成效越好。反之,若疏于调查研究,则难免导致政策与民意脱节、决策与实情背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实质上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忽视了“沉下去”,一线实践中的难点痛点堵点将难以精准掌握,基层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也无法及时触及,最终“闭门造车”的决策成了失策,“机械执行”的履责更显失责。对党员干部来说,改进调查研究不是作风建设的“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不是履职尽责的“备选方案”而是“必由之路”。
坐在办公室里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当然,到基层的心诚不诚、工作实不实,群众明若观火。唯有身入心入情入,才能真正发现“隐藏在水面下的冰山”。若带着“官架子”下乡,看到的只能是“滤镜”“美颜”“盆景”;放下身段坐上群众的炕头拉家常、问冷暖,才能听到“带着露珠”的民情民声。党员干部须把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作为改进作风的切入口,把基层一线作为主阵地,换下西装穿便装,脱下皮鞋换布鞋,摘下“官帽”戴“草帽”,深入田间地头、街头巷尾、工厂车间,察实情、谋实事、求实效,从而彻底远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滋生的温床。
调查研究是手段,解决问题才是目的。调查研究搞得行不行、好不好,关键在于调研成果是否充分运用、问题症结是否成功解决。党员干部当以脚下沾泥的笃实、“解剖麻雀”的细致、久久为功的坚韧,将一项项调研成果转化为一件件惠民成效,真正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当“打卡式”“表演式”调研失去生存土壤,当“出发一车子、开会一屋子、发言念稿子”的套路彻底退场,当“拜群众为师、向群众请教”“真找问题、找真问题、真解决问题”的调研蔚然成风,新时代的干群连心桥自然会在泥土芬芳中拔地而起。
相关文章
-
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下班后打牌、打麻将,违规违纪吗?明确规定来了!
纪法评述随着“网络赌博”的兴起,赌博隐蔽性更强、形式更多样,个别党员干部沉迷其中无法自拔,滋生一系列腐败问题,更有甚者由“赌徒”转向“庄家”,架设赌场抽成牟利,在违纪违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除了网络赌博,个别党员干部还参与境外赌博,有的干部未经批准私自出国(境)赌博,组织都不知道他去哪了。“赌”和“贪
-
民乐县东浦社区:“一窗通办”破壁垒“共享服务”惠民生
“以前办个城乡社保转移,城里乡下两头跑,光证明就开了四五份,现在社区设立城乡融合“共享服务”这个专窗,来这里找工作人员,就能把事情一次性办理,真是省时又省力!”前来东浦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办事的一位进城群众高兴地说道。从“跑断腿”到“一次成”,这一转变的背后,正是社区打破城乡服务壁垒、整合资源流程的扎实
-
庆城县:深耕基层治理 绽放民生新颜
近年来,庆城县聚焦基层治理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精准发力、靶向施策,在规范村级事务、深化民主管理、汇聚治理合力等方面打出系列“组合拳”,让基层阵地回归服务本质,让治理效能直达群众身边。清单化“减负”:让村级组织轻装上阵“以前墙上挂满牌子,桌上堆着报表,整天忙着应付各种检查,哪有时间帮群众办实事?
-
江汉区民族街道:群防群治筑牢平安墙 基层治理提升安全感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简丽丽 陈江茂)2024年以来,江汉区民族街道不断深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和“平安江汉”建设工作,落实领导责任制,加强体系机制建设,深化群防群治,突出重点整治,确保辖区社会治安秩序良好、生产经营安全、社会和谐稳定。发挥党建引领,构建多元共治格局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发挥党的政
-
客运站志愿者小分队:守护城市窗口 传递林都温度
在牙克石市客运站,四名党员组成的志愿者小分队成为了这里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他们身穿红色马甲,第一时间为有需要的旅客提供帮助,用热情与真诚温暖旅途。近日,一名旅客在牙克石市客运站候车大厅的座椅上拾到一个皮包,随即交给了客运站的志愿者小分队。小分队成员立即调取候车大厅监控录像,查找发车信息与购票信息,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