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海县泼水舞曲《开泼喽》正式上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6 14:53:00

云南网讯(记者黄立康)随着2025年泼水节的临近,4月4日,勐海县泼水舞曲《开泼喽》正式上线。
舞曲《开泼喽》围绕傣族泼水节传统文化,以“去‘有水的村寨’泼洒欢笑祝福”为主线,突出“村寨”里传统的节日习俗和乡村生态淳朴的特色,把村寨最美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展示出来(包括鸟叫声、流水声、稻田、竹楼、瀑布等)。这些来自大自然的馈赠和代代传承的文化,都是最珍贵的“造景”,展示了勐海村寨里泼水节的一天,从而引导和欢迎广大游客走进乡村,享受田园风光和惬意时光。


《开泼喽》这首舞曲,寓意着泼水节吉祥之水的欢快泼洒,象征着傣族人民热情好客、以水传情的文化传统。歌曲以泼水节为核心意象,巧妙融合了具有现代活力与未来感的电子音乐,创作出一种既传统又新颖的音乐风格。旋律中,电子音乐的节奏与傣族传统音乐“章哈”“高升调”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听觉体验,既展现了传统节日的欢愉氛围,又符合现代青年的审美需求。歌词方面,《开泼喽》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泼水节的欢乐场景。“泼洒爱”“笑出大金牙”等词句,不仅富有画面感,更传递出傣族人民在泼水节中传递祝福、共享欢乐的真挚情感。同时,泼水声效、自然采样等声音设计的巧妙运用,使得整首歌曲更加生动有趣,仿佛将听众带入了那个充满欢声笑语、水花四溅的傣族村寨。


在拍摄制作方面,《开泼喽》选择了勐海县内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村寨作为拍摄地点,如打洛镇打洛村景莱小组、西定乡章朗村“虎跳峡”、曼佤村曼佤老寨“独树成林”、勐巴拉旅游度假区以及勐海湿地公园等。这些地点不仅自然风光优美,更蕴含着勐海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底蕴,为舞曲的拍摄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背景。

在舞曲视频中,有许多传统文化的呈现。象脚鼓、傣拳、马鹿舞、孔明灯等元素的加入,与泼水节的欢乐氛围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文化画卷。值得一提的是,泼水节的传说故事中的“魔王”形象,通过AI的塑造和呈现,立体生动地向观众讲述泼水节的由来和文化价值。

《开泼喽》舞曲的拍摄和制作过程中,得到了基层文艺骨干和当地群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舞曲中,很多演员,特别是灵溪舞蹈团队成员利用业余时间自发参加表演。在景莱村小组拍摄现场,传承人岩三公和当地群众积极参与到舞曲的拍摄和泼水环节中,他们的笑容和欢呼声成为了这首舞曲中最动人的旋律。在西定乡章朗村和曼佤老寨,当地文艺骨干康朗罗等主动参与演出,群众则自发帮助摄制组搬运机器设备。

《开泼喽》舞曲的发布,是勐海县舞曲的第一次尝试。未来,勐海县将继续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精髓,创作出更契合传统文化的舞曲,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相关文章
-
上海市民文化节舞蹈大赛徐汇区展评展演昨天举行,绘就文商旅体展融合新图景
昨天下午,当动感的旋律在星扬西岸中心响起,当优美的舞步与橱窗置景交相融合,一场别开生面的舞蹈表演让市民李阿姨一家停下了购物的脚步:“以前看演出要去剧场,现在逛着街就能看,还能跟着跳两步,这日子越过越有滋味!”这是“爱舞徐汇 寻梦芳华”2025年上海市民文化节舞蹈大赛徐汇区展评展演现场发生的一幕,也是
-
东湖评论:免票变门票,“强制消费”不可取
近日,景德镇陶阳里历史文化旅游区中山北路步行街实行收费政策,引发了游客和市民的不满。原本免费开放的步行街突然开始收取门票,游客们纷纷表示,这一做法不仅让人感到被“强制消费”,更让人质疑景区的收费政策是否真正考虑到了游客的体验和需求。特别是一些游客发现,自己提前预约了免费的博物馆参观,但一到现场却被告
-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守护与新生:牛角弓走出去,传统古村活起来
在青海尖扎县尖巴昂村,一棵300余年的老榆树身上挂满哈达。村民说,这不是祈求树灵庇佑,而是以圣洁的哈达寄托祝福,守护古树长青——如同他们默默守护这座国家级传统村落的信念。7月24日,“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走进了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昂拉乡尖巴昂村,午后阳光倾泻在夯土砌成的老墙上,斑驳的光影掠过300
-
2025上海国际吉他艺术节闭幕,精彩不止6天……
古典吉他清澈的音色穿越千年,与中东悠扬旋律、丝路驼铃回响、典雅的欧洲宫廷乐及弗拉门戈奔放节奏交织共鸣……7月25日晚,在大零号湾艺术中心的舞台上,上海国际吉他艺术节圆满落幕。本届闭幕盛典首次打破单一音乐会的形式,创新性升级为大型原创音乐舞台剧。通过“乐舞结合”的形式,以开场歌舞《弦梦之旅》的轻快旋律
-
洋河梦之蓝携手央视,亮相 “何以文明” 巴塞罗那站
当地时间7月24日,“梦想连接世界”洋河梦之蓝&何以文明全球媒体活动巴塞罗那站专场在西班牙文化名城巴塞罗那著名的佩德拉尔贝斯宫成功举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欧洲总站副召集人金京,中国驻巴塞罗那总领事孟宇宏,西班牙外交部欧盟事务国务秘书处前执行顾问、前欧洲议会顾问保乌·索拉尼亚,巴塞罗那市政府青少年及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