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民文化节舞蹈大赛徐汇区展评展演昨天举行,绘就文商旅体展融合新图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7 08:36:00


昨天下午,当动感的旋律在星扬西岸中心响起,当优美的舞步与橱窗置景交相融合,一场别开生面的舞蹈表演让市民李阿姨一家停下了购物的脚步:“以前看演出要去剧场,现在逛着街就能看,还能跟着跳两步,这日子越过越有滋味!”这是“爱舞徐汇 寻梦芳华”2025年上海市民文化节舞蹈大赛徐汇区展评展演现场发生的一幕,也是徐汇区推动群众文化“走出剧场、融入商圈”的生动缩影,如今,广场舞、阿卡贝拉等多元文化形态正以更鲜活的姿态,串联起文化、商业、旅游、体育与展览的融合新篇。
“让市民文化从市民中来,到市民中去,更要让市民文化成为一种市民参与的生活方式。”昨天下午,在星扬西岸中心活动现场,徐汇区文化馆负责人表示,推动市民舞蹈大赛等活动走进商圈的初衷正是打破场地边界,让文化真正“接地气、聚人气”。
而对于商圈而言,这场“文化联姻”同样充满吸引力。赛场上,来自徐汇各街道镇和社会组织的14支舞蹈队和来自徐汇各企业、民间组织的三支舞蹈队分别参加了广场舞与流行舞及其他舞种的角逐。赛场外,他们为商场带来了明显增加的客流明显增加,增加了商场的烟火气。文化活动为商圈注入了独特的“情感价值”,让购物不再是单一目的,而是一场集消费、观赏、体验于一体的综合之旅,实现了“文化聚客、商业增收”的双赢。
近来,充满青春气息的阿卡贝拉无伴奏唱响滨江,为城市微度假带来耳目一新的听觉享受;公园深处,徐汇家公园星期音乐会与徐汇区各街镇周周演活动相映成趣;园区楼宇间,声乐导赏、书法体验、插花手作等活动让上班族在忙碌中感受文化滋养……从商圈到公园,从园区到楼宇,徐汇的市民文化正以“多点开花”的姿态,嵌入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比赛不是目的,而是让更多人看到群众文化的魅力。”大赛主办方表示,无论舞蹈大赛的热情、阿卡贝拉的灵动,还是遍布徐汇城市各处的文化活动,本质上都是在探索“文化惠民”的新路径——让市民既是文化的参与者,也是受益者;让商圈、公园、园区既是活动场所,也是文化传播的载体。
当文化走出剧场,与商、旅、体、展深度相拥,碰撞出的不仅是城市的烟火气,更是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未来,徐汇将继续推动群众文化场景创新,让文化融合的种子在更多角落生根发芽,让城市因文化而更精彩,让生活因艺术而更美好。
相关文章
-
“短三伏”对三伏灸疗效有无影响?专家解答来了
全媒体记者 侯娟娟 韩堃 实习 孔佳欣 刘益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旺、湿气最重的时节,也是调理体质的“黄金窗口”。不少人准备贴敷“三伏贴”,以求达到“冬病夏治”的目的。按照传统的干支纪日法推算,今年三伏天只有30天,比往年少了10天,成为近十年来最短的三伏天。这让不少市民心里犯起了嘀咕:伏期变短,原本
-
上海市民文化节舞蹈大赛徐汇区展评展演昨天举行,绘就文商旅体展融合新图景
昨天下午,当动感的旋律在星扬西岸中心响起,当优美的舞步与橱窗置景交相融合,一场别开生面的舞蹈表演让市民李阿姨一家停下了购物的脚步:“以前看演出要去剧场,现在逛着街就能看,还能跟着跳两步,这日子越过越有滋味!”这是“爱舞徐汇 寻梦芳华”2025年上海市民文化节舞蹈大赛徐汇区展评展演现场发生的一幕,也是
-
东湖评论:免票变门票,“强制消费”不可取
近日,景德镇陶阳里历史文化旅游区中山北路步行街实行收费政策,引发了游客和市民的不满。原本免费开放的步行街突然开始收取门票,游客们纷纷表示,这一做法不仅让人感到被“强制消费”,更让人质疑景区的收费政策是否真正考虑到了游客的体验和需求。特别是一些游客发现,自己提前预约了免费的博物馆参观,但一到现场却被告
-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守护与新生:牛角弓走出去,传统古村活起来
在青海尖扎县尖巴昂村,一棵300余年的老榆树身上挂满哈达。村民说,这不是祈求树灵庇佑,而是以圣洁的哈达寄托祝福,守护古树长青——如同他们默默守护这座国家级传统村落的信念。7月24日,“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走进了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昂拉乡尖巴昂村,午后阳光倾泻在夯土砌成的老墙上,斑驳的光影掠过300
-
2025上海国际吉他艺术节闭幕,精彩不止6天……
古典吉他清澈的音色穿越千年,与中东悠扬旋律、丝路驼铃回响、典雅的欧洲宫廷乐及弗拉门戈奔放节奏交织共鸣……7月25日晚,在大零号湾艺术中心的舞台上,上海国际吉他艺术节圆满落幕。本届闭幕盛典首次打破单一音乐会的形式,创新性升级为大型原创音乐舞台剧。通过“乐舞结合”的形式,以开场歌舞《弦梦之旅》的轻快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