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丨“超级老爸”柏剑:用奔跑改写300个孩子的命运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02 11:36:00
文/视频 全媒体记者 蔡银
2025葫芦岛马拉松终点线前,14岁的丫丫(化名)喘着气遗憾道,“中途上厕所耽误了。”这名扎着马尾的女孩以女子组第七名完赛,半马成绩已接近国家二级运动员水平。谁能想到,两年前她还跟着父亲在路边流浪乞讨、睡桥洞。
两年时间,丫丫是如何从桥洞“跑进”马拉松的?6月1日,记者对话她的“超级老爸”柏剑,这位来自辽宁鞍山的53岁汉子表示,在他的“梦想之家”马拉松俱乐部里,30年来,像丫丫这样的孩子他一共培养了300多名。

“梦想之家”马拉松俱乐部创始人柏剑。
用奔跑改写300个困境儿童的命运
凌晨4时30分,晨光未现,柏剑的吆喝声已划破寂静,“起床了,手套耳罩戴好,穿反光衣。”睡眼惺忪的孩子们迅速集合,开始了新一天的20公里越野跑。这是“梦想之家”马拉松俱乐部再普通不过的清晨,也是柏剑坚持了近30年雷打不动的日常。
这场关于奔跑与救赎的故事始于1995年,柏剑告诉记者,当时,23岁的他从锦州师专毕业,成为一名体育教师,收留了因家庭变故而自暴自弃的学生庞浩。“多个人多副碗筷的事。”抱着这样朴素的想法,他将庞浩带进自己仅8平方米的单身宿舍。在晨跑的汗水和《论语》的诵读声中,庞浩成功考入沈阳体育学院,毕业后成为一名公务员,这段经历让柏剑坚信:“有时候拉一把,就能改写人生。”
30年来,柏剑培养的困境儿童已经超过300人,其中最大的已经43岁,最小的年仅5岁,他也收获了“超级老爸”的称呼。多年来,“梦想之家”培养本科以上学历的孩子100多人,国家一级运动员80多人,还有许多国际健将。

“梦想之家”的孩子们参加2025葫芦岛马拉松比赛。
选择长跑作为改变孩子们命运的途径,柏剑有着务实的考量——无需器材、不限场地,全国90%的高校都有体育特招政策。他带着陷于困境的孩子们,在零下10℃的冰面上练折返跑,用牵引绳绑着面包车进行冲刺训练,日复一日,用坚实的脚步丈量着未来的希望。
“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高尚品格的人”
在推广“梦想之家”的过程中,短视频平台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柏剑坦言,账号运营初期,内容主要以记录日常训练为主,关注度有限。随着“李娃娃”“B太”等知名博主先后到访,不仅提升了“梦想之家”的曝光度,还从专业角度对视频创作、发布技巧进行了指导。

柏剑(后排中)和俱乐部的孩子们参加马拉松比赛。受访者供图
志愿者团队改进了拍摄和运营方法,使孩子们拼搏训练的场景以更生动、更具感染力地呈现在大众面前,收获了无数网友的喜爱与支持。各种公益项目的支持,叠加短视频广告植入带来的收益,改善了“梦想之家”的状况。来自社会各界的关怀与支持,也为孩子们的成长发展筑牢了坚实后盾。
“如今,文化课成绩在体育升学中的要求越来越高,这道门槛必须得过。”柏剑说,俱乐部里的这些孩子基础薄弱,学业之路上走得异常艰难,“这几年我们侧重文化学习,下大力气补齐文化课这块短板,孩子们才能在未来的升学和人生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聊到对孩子们的期待,柏剑说,“我一直跟孩子们讲,最高的学历不是你给老爸读个博士后,而是做个好人。我希望每一个从‘梦想之家’走出去的孩子,都能成为有高尚品格的人。”
相关文章
-
张子扬四冠王!11分21秒06!刷新渡江记录
7月16日,在渡江节个人抢渡赛中,张子扬获得男子组冠军,成绩为11分21秒06,打破记录!张子扬说“这是最快成绩了,以前男子没破过12分。”竞渡男子组第一名,张子扬(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任勇 摄)张子扬,男,2001年1月1日出生,湖北游泳队队员,中国国家游泳队队员。2012年时,母亲带着他从家乡连云
-
夏天怎么穿更凉快?可以多穿红色衣服
不少人有个共识:夏天越来越热了,连家里从前只开电扇的老人、长辈,现在也忙不迭开启了空调,家家都一样。不过,在“外出时如何防热”这个话题上,大家却很难达成一致。大多数人会自然而然地随季节和气温增减衣服:冬天多穿,夏天当然要少穿;有人则把自己牢牢地包裹在防晒衣中,全身上只露个眼睛。而疑问也就来了:穿这么
-
大同将对翻垃圾找手表的环卫工给予奖励,“劳有所得”不仅是常识,更应是常态
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近日,“山西大同市两名环卫工人4小时翻8吨垃圾帮游客找回儿童手表”一事引发网友热议,有人认为“这样的行为没有必要!”“环卫工人有没有额外奖励?”“游客是不是有特殊身份?”大同市城管局副局长肖志刚否认了涉事游客有特殊身份,并表示,坦诚接受老百姓的批评,下一步会对环卫工人有一定奖励。
-
固原巷社区:石榴花开 春风化雨
7月11日,在固原巷社区,老师在暑期足球课堂上给小朋友们指导足球技巧。(记者米热扎提·木塔力甫摄)新疆网讯(记者王丽娜)傍晚的乌鲁木齐,处处透着惬意。7月11日傍晚,走进天山区二道桥街道固原巷社区,大院南墙上悬挂的宣传大屏正循环播放着令人动容的画面——那是2022年7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社区,
-
德约,你舍不得离开,我们也舍不得说再见
凌晨,看着德约科维奇输掉赛点的瞬间,我心里咯噔一下,感觉属于他的时代真的快要过去了。过去,很多人盼着德约输球:他赢得太多了,强到让人审美疲劳;可是当他0比3干脆利落地败给辛纳,网上几乎都是赞美和祝福——也没有人再喊着让他早点退下来、把舞台留给年轻人。大家都知道他输给的是谁——不是辛纳,而是时间。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