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第一部国家工业遗产保护地方性法规将于5月1日起施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3 16:42:00
云南省第一部国家工业遗产保护地方性法规——《玉溪市易门铜矿国家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条例》将于2025年5月1日起施行。

易门绿汁国家工业遗产小镇。记者 王剑钊 摄
《条例》于2024年10月28日由玉溪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并经云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批准,是玉溪市在“小切口”“小快灵”立法方面的积极探索,标志着易门铜矿国家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工作正式迈入法治化轨道。
《条例》共有14条,在保护方面,明确了政府及其部门、工业遗产所有权人的保护责任,确保核心物项不受损害;在利用层面,鼓励多元活化利用模式,支持开展科普和爱国主义教育、开发工业旅游、建设工业博物馆、工业文化产业园区、培育研学实践基地等,统筹协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让易门铜矿国家工业遗产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易门铜矿位于玉溪市易门县绿汁镇,是中国八大铜矿之一,也是中国铜矿史的重要缩影和铜业发展的一面旗帜,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随着铜矿资源逐年枯竭,20世纪末,矿山相继关闭停产,留下了一批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历史文化价值的工业遗产。2020年,易门铜矿被工信部认定为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是玉溪市目前成功申报的第一个国家工业遗产。
“《条例》的颁布施行对推进易门铜矿国家工业遗产保护和活化利用、为易门打造最美国家工业遗产小镇提供了坚强法治保障。”易门县人民政府县长何眉表示,易门县将坚持不懈抓好学习培训、做好宣传教育、完善配套设施、强化保护利用,全力以赴为《条例》施行保驾护航。
云南网记者 王剑钊
相关文章
-
记者手记|“是破译者、是桥梁、是砖瓦”——感受上合组织国家媒体智库的合作力量
新华社郑州7月26日电“‘上海精神’如同上合组织的‘基因密码’,我们需要将其破译并传达给大众”“我们要成为桥梁,不止传播信息,更要传递‘上海精神’的内核”“每一篇报道、每一个故事,每一份出版物都可以成为建设上合共同家园的一块砖、一片瓦”……在河南郑州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上,与会者对媒体智库
-
昭通市1名干部接受审查调查
据昭通市纪委监委消息:昭通市公安局环境资源和食品药品犯罪侦查支队支队长陆丹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昭通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来源:云南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昭通市纪委监委编辑:姜蕾审核:钟玲终审:许建龙
-
国家医保局:55种药品拟纳入第十一批集采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健康要闻上半年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41.1亿元7月15日,应急管理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应急管理部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申展利介绍,上半年,我国自然灾害以地震、洪涝和地质灾害为主,风雹、干旱、台风、低温冷冻和雪灾、森林火灾等也有不同程度发生。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2
-
特朗普发出30%关税威胁!消息称欧盟计划与其他受美国关税打击的国家加强接触,可能包括协调合作
格隆汇7月14日|在特朗普发出30%关税威胁后,欧股期货下跌, Stoxx 50指数期货跌0.6%,德国Dax指数期货跌0.7%。有媒体称,在特朗普对欧盟和美国其他贸易伙伴发出一系列新的威胁之后,欧盟准备与其他受关税打击的国家加强接触。欧盟将与包括加拿大和日本在内的国家接触,或包括潜在协调合作。
-
观察者网携手巴西247成功举办金砖国家可持续峰会,中国方案破解气候治理困局
【文/观察者网 徐喆 发自里约热内卢】 在全球能源格局深刻变革与气候治理挑战加剧的背景下,金砖国家正凝聚南方力量,推动能源治理体系变革。金砖国家17次领导人的里约峰会突出成果之一,就是围绕气候金融 ( Climate finance)这个重大全球治理议题形成了框架性共识。 当地时间7月9日,“金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