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三条链”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04:09:00
【来源:安康市农业农村局_要闻动态】
石泉县坚持运用标准筑基、数智赋能、机制创新的工作思路,重点打造以点串线、连线成片、全域协同的和美乡村示范带,推动形成现代农旅融合新业态。
政农相依共建“产业链”。立足“政府定底线-部门建规划-乡镇抓落实-村民广发展”的产业体系,构建“一盘棋”全面统筹、“一条线”高效联动的工作格局,依托乡村各自地区资源禀赋、产业基础、自然风貌及各村特色,实现主导产业亮点鲜明,特色产业百花齐放的和美乡村新风貌。一季度完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2万亩,种植蔬菜1.31万亩,新增设施蔬菜面积0.1万亩,生猪出栏4.75万头、同比增长14.02%;新增万只以上蛋鸡养殖场2个,新建陆基高位池养殖1500立方米,新发展冷水鱼养殖7000平方米,围绕建设全国优质蚕茧生产和6A级生丝加工基地,巩固管护桑园7万亩,整体提升智慧养蚕“六化”生产体系建设,实现蚕茧质量数量“双提升”,打造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石泉模式”。
立足需求优化“供应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构建“政府+企业+集体+农户”的生产组织体系,充分对接企业发展需求及农民增收意愿,不断优化政策扶持和服务保障,构建产销对接的利益共同体。鼓励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与龙头企业签订“合同保护价+市场浮动价”收购订单,按照规划、品种、物资、技术、服务、销售“六统一”方式组织生产,龙头企业依托订单体系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冷链物流和品牌营销,带动区域性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保障了农户的稳定收益的同时,又为企业锁定优质原料来源。2024年石泉县依托富硒预制菜加工企业发展订单种植3万余亩,带动1.2万户农户发展订单生产实现增收。
农技下沉构建“服务链”。按照“农民点单-部门派单-农技人员报到”服务模式,聘请技术人员54名,产业发展指导员147名,与县本级技术单位中级职称以上技术干部组建粮油、蚕桑、畜禽等7个农业科技大培训技术服务团队,到镇进村开展产业技术服务工作。同时依托“院地合作、高校教授、省市专家”,围绕农业生产关键技术环节,组织科技特派员开展技术指导服务,深入田间地头组织开展茶叶、蚕桑魔芋、畜禽养殖、林果等产业现场会、院坝会100余场,40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5300余份,着力破解生产技术瓶颈,抢抓春耕备耕关键节点,切实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
-
“云启空界 智绘乳山”低空经济产业论坛会顺利召开
7月22日,“云启空界 智绘乳山”2025山东外事职业大学低空经济产业论坛会在学校图书馆顺利召开。学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恒强主持论坛会。乳山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滨海新区(银滩旅游度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赵磊,中科院空天院低空实验室特聘研究员、前空军大校、航空管理领域专家梅水发,中科院
-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守护与新生:牛角弓走出去,传统古村活起来
在青海尖扎县尖巴昂村,一棵300余年的老榆树身上挂满哈达。村民说,这不是祈求树灵庇佑,而是以圣洁的哈达寄托祝福,守护古树长青——如同他们默默守护这座国家级传统村落的信念。7月24日,“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走进了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昂拉乡尖巴昂村,午后阳光倾泻在夯土砌成的老墙上,斑驳的光影掠过300
-
新蔡县宋岗乡:桃熟满枝头 果农采摘忙
全媒体记者 魏敏 修东莉 通讯员 冯留洋 王晶 杜俊豪7月22日,在新蔡县宋岗乡沈寨村的蟠桃园里,近30亩桃树郁郁葱葱,果香四溢,一颗颗硕大的蟠桃缀满枝头,农户们正热火朝天地采摘,呈现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绝佳的口感源于绿色生态的种植方式。李守金种植桃子已有6年,他告诉记者,采用套袋技术种植能有效减少
-
榕图乡遇名师宣讲:兰花绽放乡村振兴新图景
7月20日下午,2025年 “乡村振兴名师宣讲”(榕图乡遇)系列活动第三讲在福州市图书馆(德旺图书馆)一楼多功能厅精彩开讲。本次活动由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福州市图书馆(福州德旺图书馆)承办,特邀福建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翟俊文,以 “兰风过阡陌,吹绿新乡野” 为主题,为现场
-
家门口挂上惠农服务牌 地理标志点燃福山乡村振兴发展“金色引擎”
水母网7月19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邹春霞 通讯员 丛瑜)7月17日上午,烟台市地理标志惠农服务点挂牌仪式在福山区举行,旨在打通地理标志服务“最后一公里”,赋能“烟台苹果”“福山大樱桃”等福山区特色农产品高质量发展,助力全区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致富。地理标志是区域特色产品的“金字招牌”,更是推动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