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疾控发布5月防病重点清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8 11:32:00
五月携着蓬勃生机与春日余韵翩然而至,万物生长的同时,各类健康风险也悄然“升温”。5月7日,乌鲁木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乌鲁木齐市卫生监督所)发布防病健康提示:市民仍需重点防范流感、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发生,近期外出就餐和挖野菜的人员较多,还应关注食物中毒等疾病。
一、重点防范呼吸道传染病
5月正值春夏交替,昼夜温差大,需防范流感、新冠等呼吸道传染病。
健康提示:
1、日常防护细节:科学佩戴口罩,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保持手部清洁,常通风让室内空气清新;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肘部遮掩口鼻,防止飞沫扩散。
2、提升免疫基石:均衡饮食,摄入丰富营养;保证充足睡眠,让身体充分修复;适量运动,增强体质;早晚添衣保暖,避免着凉。
3、社交场景防护:减少聚餐、聚会频次,体弱人群、儿童及老年人尽量避开人员密集场所,若必须前往,务必佩戴口罩。
4、疫苗防护屏障:符合条件者及时接种流感疫苗,提前为身体穿上 “防护甲”,降低感染风险。
5、做好健康监测:五一假期旅行归来,密切关注自身健康,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减少与他人接触;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及时就医,就医途中佩戴口罩,防止传染他人。
二、警惕肠道传染病来袭
五月气温多变,降雨频繁,正是肠道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活跃的时期。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等肠道传染病进入高发阶段,尤其威胁儿童健康,托幼机构和家长需重点防范,做好防护,守护孩子健康。
健康提示:
1、托幼机构防控:严格落实晨午检制度、因病缺课登记制度、疫情报告、通风消毒等措施。一旦发现病儿,立即隔离并上报,做好聚集性和暴发疫情的应对处置,从源头阻断传播。
2、家长细心防护:尽量避免带孩子前往人员密集场所,注重家庭环境卫生,培养孩子养成正确的洗手习惯,关注孩子身体状况,一旦出现发热、皮疹(特别是肛周皮疹)、口腔溃疡,或胃肠道不适如腹泻、腹痛 等症状,立即带孩子就医。
3、饮食安全把控:食物务必烧熟煮透,瓜果蔬菜洗净去皮,不喝生水,不吃变质食品。冰箱里的剩饭剩菜充分加热后再食用,生熟食物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缩短食物储存时间。
4、健康习惯养成:坚持使用公勺公筷、实行分餐制,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保持规律作息,合理安排孩子的睡眠、饮食和运动,保证充足睡眠,规律一日三餐,适度运动,增强孩子身体抵抗力。
三、预防食源性中毒
随着气温升高,食物更易受到细菌、毒素污染,聚餐和外出就餐增多也增加了食源性疾病风险。
健康提示:
1、厨具使用规范:生熟食物分开处理,避免交叉污染,刀具、砧板等厨具定期消毒。
2、食物储存与食用:加工后的食物尽快食用,剩余食物及时冷藏,再次食用前彻底加热;
3、食材选择谨慎:谨慎食用野生蘑菇、野菜等高风险食材,避免食用发芽土豆、未煮熟的四季豆等易中毒食物;
4、外出就餐指南:选择正规商家就餐,注意查看食品保质期和储存条件,确保饮食安全。
文 / 乌鲁木齐晚报新媒体 通讯员 宋宁 张凯伦
相关文章
-
十年罕见!三伏天“缩水”10天,专家提醒:热力不减反而更猛,“……
今年三伏天时长发生罕见变化,7月20日入伏,8月18日出伏,从往年的40天缩短为30天。三伏天变短,对我们生活和健康有何影响?三伏灸的疗效会因此受限吗?记者采访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医科主任赵晓山,对此作出解读。赵晓山表示,三伏天虽短,热力不减反增。今年高温天气或将更为集中、持续更久,公众在防暑、
-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启动暑期健康护航计划
暑期健康护航计划启动现场。义诊现场。红网时刻新闻7月7日讯(通讯员 余杨 王丽娟)7月6日上午,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部启动“暑期健康护航计划”,集结该院儿保科、儿科、耳鼻喉科、眼科、口腔科、儿童康复科、中医儿科、小儿泌尿外科等多个科室的专家,为孩子们提供免费多学科健康筛查与咨询,一站式解决成长过
-
“岐黄润才”在行动:陕中二附院名中医为高校精英送上健康良方
为有效推动交大前沿科研与咸阳中医药临床经验相结合,吸引高端人才参与咸阳中医药产业发展,让更多年轻人了解热爱并传承中医药文化,7月3日下午,由西安交通大学、咸阳市委组织部、科技局及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联合举办的“岐黄润才咸阳名中医大型义诊”活动在西安交通大学创新港校区正式启幕。咸阳市科技局副局长
-
有人如厕要一小时,有人泻药要加量,马桶上的“临门一脚”,为何总是踢不出去?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吴朝香 通讯员 李文芳 张冰清坐到马桶上的时候,秦菲菲(化名)就会紧张:能不能拉出来?是多还是少?性状如何?这些问题都涌上来拷问她。30岁的秦菲菲6年前开始便秘,此前她从没想过,这个本来正常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生理行为,竟然会成为困扰。被大便困住的不是秦菲菲一个人。我国成人慢性便秘的
-
刘畊宏发起医护减重挑战赛,以科学行动升维健康IP社会责任
在公众的普遍认知中,医护人员作为健康的守护者,其自身理应是健康生活的典范,但现实却是,他们也面临着肥胖问题的困扰。国家卫健委发布的《2023年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医护人员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比普通人群高15-20%,而肥胖是其中的重要诱因。长期的工作压力、不规律的作息以及不健康的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