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做作业直接复制AI生成内容?教育部:明确禁止!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5 11:28:00
近日,教育部发布《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2025年版)》和《中小学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2025年版)》(以下简称《使用指南》),以科学规范推进人工智能全学段教育。其中《使用指南》提出,禁止学生直接复制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作为作业或考试答案,限制在创造性任务中滥用人工智能。
《使用指南》紧密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场景,明确各学段使用规范,确保技术安全、合理、有效地辅助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推动教育管理智能化,同时严守数据安全、伦理道德底线。
《使用指南》提出“分学段差异化应用”,强调避免学生的过度技术依赖。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人对此表示,小学阶段学生在教师、家长帮助下适切使用开放式内容生成功能,防止不合理使用影响学生知识建构与思维发展,教师在课内有效开展人机协同教学;初中阶段可适度探索生成内容的逻辑性分析,指导学生交叉验证生成内容的合理性;高中阶段可结合技术原理开展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自主评估生成内容的社会影响。这一设计旨在平衡技术应用潜力与学生年龄适配性,避免低龄学生因认知不足导致技术滥用或过度依赖。
据介绍,为防范学生因过度依赖生成式人工智能而弱化独立思考能力,《使用指南》从制度规范、教学引导与角色定位等维度建立系统性防范机制。一方面,明确禁止学生直接复制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作为作业或考试答案,并限制在创造性任务中滥用人工智能,从源头上杜绝“代劳式”使用行为。另一方面,强化教师的引导职责,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开展批判性思维训练,通过组织学生分析人工智能生成文本的逻辑缺陷、价值倾向及文化偏差,培养学生对技术输出内容的质疑精神与甄别能力,切实提升信息处理的自主性。同时进一步明确人工智能工具在教育场景中的辅助定位,强调其应用边界,始终坚守师生互动在知识传授、思维培养中的核心地位,确保技术赋能与教育本质有机统一。
此外,为切实保障学生隐私与数据安全,《使用指南》还要求构建覆盖数据安全、伦理审查、内容监管的全链条保障机制。具体包括严禁师生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时输入考试试题、个人身份信息等敏感数据,从源头上杜绝隐私泄露风险;各中小学校需建立健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白名单”制度,经严格审核评估,仅允许符合教育场景需求且数据安全合规的工具进入校园使用;教育行政部门将持续强化监管职责,对技术供应商的数据收集、存储、使用及传输等处理流程实施动态审查,确保其合法合规。
来源丨北京青年报/闪电新闻
相关文章
-
甘肃多部门协同打好助就业“组合拳”
本报讯(记者 尹晓军)举办省级招聘会41场、邀请企业9883家、提供岗位10万个,开展就业育人活动2000多场次、参加学生40万人次,共建4000多个就业实习基地,与12849家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打造师范类、理工类、医药卫生类等10个就业联盟,形成“分类精准推介人才、人岗匹配招聘人才”新模式。这
-
遴选农村初中教师,拟录取多名10分以下考生?永新发布情况说明
8月15日凌晨,江西省永新县联合调查组发布关于永新县遴选农村初中教师的情况说明:近日,我县遴选农村初中教师一事引发网友关注。对此,我县高度重视,立即成立调查组,进行调查核实,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今年暑期,我县组织农村小学教师进城遴选考试,到县城区小学任教。同时为解决全县农村小学教师富余、农村初中教
-
重庆市巴南区南泉街道举办2025年捐资助学活动
爱心善举,共筑未来。8月14日,重庆市巴南区南泉街道举行2025年捐资助学活动。活动中,爱心企业家重庆壹心壹学校董事长、党支部书记蒋治祥向南泉街道捐资20万元,用于资助该街道今年考取985、211大学的优秀学生,以及今年考取大学的家庭困难学生,受助学生共19名。“我将带上这份爱心和祝福,珍惜即将到来
-
国家数据局:预计今年底数据流通节点城市扩至50个左右
中新经纬8月14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4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成就。国家数据局副局长夏冰在会上表示,到目前为止已建成包含北上广深杭等25个城市在内的城市节点,预计到今年底,节点城市规模将扩大到50个左右,覆盖80%的省(区、市),为
-
暴力反击学生,湖北一女教师被行拘
8月6日,湖北恩施的尹女士向记者反映,她17岁的儿子小星(化名)患有自闭症,两个月多前孩子在恩施来凤县特殊教育学校遭女老师殴打,身上出现多处伤痕。事后,涉事教师行拘10日。尹女士称,5月16日上午10时许,小星在上课过程中与老师张某发生争执,可能因为老师批评他,他生气抓住张某头发。张某暴力反击,殴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