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四普”阶段性成果最新公布,深圳新发现文物300多处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14 19:54:00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姚嘉莉 通讯员 粤文旅宣
6月14日,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以“岭南千年文脉・非遗焕新焕彩”为主题的广东主会场活动在潮州盛大启幕。活动现场举办广东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阶段性成果展,最新呈现广东21个地市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阶段性成果。
据统计,截至2025年5月31日,广东省实现“三普”文物复查率、普查数据上传率100%,全省累计复查“三普”不可移动文物37156处,调查新发现文物3000余处。
深圳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成果丰硕,高质量完成第二阶段实地普查,“三普”复查总数为1968处,新发现文物300多处。
在“四普”工作中,深圳充分发挥现代科技赋能作用,运用RTK定位、无人机航拍、激光测距仪等科技手段,精准高效完成“三普”登记文物复查。如宝安区利用全景运动相机解决普查中的难题,为每处文物点建立全景视觉档案,有效提升“四普”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值得关注的是,深圳新发现改革开放文物30多处,选取注重“全国第一”价值的体现,注重历史进程的完整性,注重关键历史事件的见证场所,如荣根学校大门、万丰股份合作公司、《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三十周年纪念》浮雕、《深圳人的一天》雕塑群、金啤坊等。
相关文章
-
青海黄河源区确认发现秦代刻石
记者9月15日从国家文物局获悉,针对此前引发广泛关注与讨论的位于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卓让村扎陵湖北岸的石刻,国家文物局安排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组建工作专班,调集石质文物保护、秦汉考古、古文字学和书法篆刻等领域专业人员集中科研攻关。经审慎研究,认定为秦代石刻,定名为“尕日塘秦刻石”。“
-
向“新”提“质” 提升发展动能
安徽合肥,中电信量子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体验馆的“墨子号”量子卫星模型。新华社发记者在北京石景山区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体验科幻探索主题场景产品。新华社发广东深圳,众擎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的人形机器人在进行舞蹈表演。新华社发工作人员在理想汽车北京智能制造基地总装车间内工作。新华社发【活力中国调研行
-
未来三天广东大部将有高温天气,午后阵雨难解广州闷热
【来源:大洋网】7月和8月是广州最热的两个月份,很快要到9月,广州仍可能有35℃高温。未来一周广州的午后阵雨,对降温帮助不大。今天白天,广东南部市县出现了分散(雷)阵雨,局部大雨,广东其余大部分市县晴到多云,局部有(雷)阵雨。韶关南雄录得全省最高气温36.4℃。河源紫金县录得全省最低气温22.2℃。
-
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宝龙街道开展全要素应急演练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刘宇峰 通讯员 梁艺 陈文艳为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协同作战和应急处置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近日,深圳市龙岗区宝龙街道组织开展了一场全要素、全链条的综合应急救援演练。当天,宝龙街道三防办联合街道应急分队、宝龙社区、深圳市龙岗排水有限公司宝龙分公司及深业城市运
-
7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5420起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28日公布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情况月报数据。通报显示,今年7月,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5420起,批评教育和处理32905人(包括3名省部级干部、104名地厅级干部),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2621人。根据通报,今年7月全国共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