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观察|当AI遇上医学,医疗行业迎来哪些创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14:03:00
新华社北京4月1日电 题:当AI遇上医学,医疗行业迎来哪些创新?
新华社记者顾天成、侠克、龚雯
近日,一场医学与AI相遇的头脑风暴在2025中关村论坛展开,相关领域专家在“医学AI创新与发展”平行论坛上畅议未来。不论是作为医生助手“上岗”,还是赋能医疗器械研发、智慧医院管理,AI在医学领域的诸多创新实践为患者带来福音。专家指出,需加快相关政策法规和行业标准的制定,进一步规范AI在医疗领域的使用,以技术标准化促进诊疗精准度。
医疗行业涌现AI前沿创新实践
中国工程院院士唐佩福在论坛上分享了他近期的研发突破:基于中医接骨理念研发的AI手术机器人能实现手术的微创化与精准化。
“这无疑为患者带来福祉。”唐佩福说,以往大切口手术创伤大、恢复慢,如今借助AI导航系统,手术切口从十几厘米缩短至1厘米,极大提升手术效果与患者恢复速度。比如在骨盆手术方面,仅需几个小切口就能实现精准复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田捷认为,AI作为沟通宏观与微观、基础与临床的有力工具,有望为医学发展带来新突破。他举例说,在内科领域,AI能从影像中挖掘大量信息,基于影像的28个特征就能重建近80%肝癌的全基因变化。
国家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教授张浩表示,大型医院的专科细分成百上千,AI导诊工具可以精准推荐诊疗科室,大大提升初次就诊效率。
打开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的预约界面,28岁的上海市民程女士对着“小红AI患者助理”输入自己的疑问:
“双胎早孕期应该注意些什么?”……
“小红”不仅就营养摄入、定期产检、风险评估进行详细解说,还为咨询者推荐了适合双胎妊娠建卡的专家。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院长姜桦介绍,“小红AI患者助理”目前平均每月服务患者3600余人次,完成导诊问答超6500次。
AI助力基层诊疗 提升诊疗效率
“借助AI技术,有望提升基层医疗体系质量,使筛查、诊断和医疗管理更加高效,甚至在某些方面将基层医疗水平提升至一线城市水准。”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黄天荫说。
“我院应用AI急诊卒中单元后,能将缺血性卒中急救时间从平均120分钟缩短到20分钟,AI用不到两分钟识别影像中出血、缺血情况,自动勾画病灶。”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影像研究中心副主任荆京说。
本月,由国家儿童医学中心推动研制的全国首个AI儿科医生基层版宣布将在北京市部分社区医院、河北省150余家县级医院部署。
项目技术合作单位百川智能CEO王小川表示,当前AI并不具备诊疗资格,主要做辅助诊断。“AI作为医生‘助手’,目前核心任务是提升基层诊疗效率,最后还是要医生说了算。”王小川说。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主任、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倪鑫看好AI医生在基层应用的潜力,“在儿科医生较为短缺的背景下,医疗资源薄弱地区的医生使用AI医生作为诊疗辅助和知识后盾,能够提升诊疗能力,减少漏诊、误诊。”
甲状腺全切/次全切患者术后需终身调药。应用AI算法,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根据国际指南计算复杂参数,实现了甲状腺术后远程精准调药。
“AI的精确计算一方面避免了医生因工作量大而感性地粗略调整,一方面减轻了外地患者频繁到院就诊的负担。”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副院长郑元义说。
2024年1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印发《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参考指引》,提出积极推进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发展。不少一线医护人员感到,AI有望提升基层诊疗效率与质量,缓解优质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和分布不均的问题。
用技术标准化促进诊疗精准度
论坛现场,由北京卫生法学会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医疗专委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等机构联合起草的《医疗机构部署DeepSeek专家共识》发布,旨在规范AI医疗场景部署流程,强调通过技术标准化与风险管控,提升诊疗精准度,保障患者隐私安全。
北京天坛医院科技处处长王昊指出,由于人体的复杂性和差异性,医疗领域AI应用的数据隐私、医学伦理与国家安全等风险需通过法律与制度设计提前防范。
清华大学教授沈阳建议,须确保医疗决策权始终在人类医生手中,通过多系统交叉验证、算法迭代和数据质量优化,进一步提升AI医生辅助诊疗工具的准确性、安全性、有效性。
“要积极拥抱新技术,但必须有科学的评价体系、规范的治理框架。”不少专家呼吁,当前亟需建立技术和行业标准。
中国医院协会信息专委会副主委于广军建议,加快相关政策法规制定,统筹算力、语料库等数字基建,通过导诊服务先行先试、核心诊疗严格测评等方式,推动“技术—场景—人才”协同发展。(完)
相关文章
-
Queen Wen加油!郑钦文确认出战WTA500东京站
2025赛季东丽泛太平洋公开赛近日宣布,去年赛会冠军郑钦文确认出战东京站,力争实现卫冕。这项WTA500级别赛事将在10月20日至26日进行,拉杜卡努、本西奇、施耐德、内岛萌夏都已确认参赛。此外,2025年武汉网球公开赛将于10月4日至12日举行。9月12日,武汉网球公开赛组委会发布首批入围单打正赛
-
崩溃!20多岁咋就这样了?
脱发曾以为是上了年纪才有的困扰没想到90后/00后已经焦虑上了国家卫健委此前发布数据显示受脱发困扰的人群中30岁及以下占比高达84%为此有记者实地探访了毛发专病门诊请专家来答疑解惑杭州市民章女士每次洗完头,看着地漏口堵着的一团团头发,焦虑不已。“秋天掉得特别明显,想干预又不知从哪儿下手。”她向记者发
-
咳血久治不愈根源竟在身外 医生从病史中揪出祸根
记者:严冰 、王冉 通讯员:王敏 、张全录62岁的孙婆婆(化姓)上周突然频频咳血。一次就咳小半杯(100-200毫升)。在武汉多家医院就诊仍无法明确原因后,她被转院到武汉市肺科医院。在这里,虽然表面上看,患者就是一例支气管扩张合并咯血,但呼吸科专家杨澄清却从患者的既往病史、用药史的细节中发现了端倪,
-
云南25岁小伙用造血干细胞捐献书写“生命诺言”
云南网讯(记者彭锡)9月3日,在这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日子里,来自云南弥勒的25岁小伙李华龙(化名),也完成了一件极具意义的事情——他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为一位远方的血液病患者送去了重生的希望,成了云南省第487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2022年,还在读大四的小李就主动留取血样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去年1
-
可乐配薯条“偏头痛套餐”走红,专家:对多数人无效,长期依赖风险高
近日,“可乐薯条套餐疗法”走红,不少网友称,喝完可乐配薯条后,偏头痛居然得到了缓解。有医生表示,可乐中的咖啡因成分能收缩扩张的血管,具有止痛功效,部分止疼药也含有此成分。而薯条中的盐分可缓解因电解质缺乏而诱发的头痛,再加上熟悉的快餐味道,能让紧绷的神经暂时“躺平”,从而让大家觉得“头立马不痛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