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不出校即可实现简历“秒”投递,苏大未来校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米”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15:32:00
近期,苏州大学与吴江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建设并启用未来校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学生足不出校即可实现简历“秒”投递,就业服务“最后一米”被成功打通。

据悉,苏大未来校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立足产业导向引领、校企资源共享、就业供需对接,通过整合校政企三方资源,打造集岗位对接、职业指导、政策咨询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平台,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精准化、一站式的就业服务引导,实现就业服务端口前移。
记者注意到,位于苏大未来校区教学中心3楼的就业服务站集成“人才落户直通车”“档案转递托管”等多项业务办理指南,学生可以轻松获取职业技能培训、创业技能提升等实用资源,苏州吴江区产业集群、就业趋势一目了然,就业创业服务、政策一应俱全,实现了智能服务赋能就业全流程。

数智赋能,激活就业服务新场景,服务站上新的“就业一体机”整合了众多优质岗位信息,可以帮助同学们实现简历“秒”投递。通过智能身份识别技术,学生只需刷上身份证即可完成岗位筛选、简历投递、企业直通等“一条龙”操作,企业端也将第一时间收到信息联系求职学生,求职效率大大提升。
此外,同步上新的“吴江毕业申”校招系统及小程序,打破地域、时间、空间限制,校招信息从线下同步至“云上”,学生即使身在外地,也可以就近参与吴江区在各地举办的专场校园招聘会,还可以一键查询招聘信息并投递简历,通过数字化技术助力毕业生“掌上”就业。
据介绍,苏大未来校区将通过更多创新举措整合吴江区优质产业体系资源,充分发挥“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功能,搭建校地企人才供需对接平台,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推动毕业生留在苏州、“就”在吴江,为地方产业创新集群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新工科交叉融合拔尖创新人才。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甜子
校对 盛媛媛
相关文章
-
太原:感恩“引路人” 市民深情讲述“我的老师”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的一次耐心讲解、一个鼓励眼神、一个温暖动作,都可能带给学生很大的影响,或在学业上少走弯路,或懂得做人的道理。当时的情景,多年后仍记忆犹新。连日来,玉园南社区、和泽苑社区相继举办了教师节主题活动,多位居民讲述“我和我的老师”的故事,以此感谢人生路上遇到的良师益友。抚平心灵创伤
-
多元课堂启新程 扬帆奋进新学期—青海各地中小学校开学首日见闻
开学第一课。通讯员 程凯波 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长江路小学学生学习站军姿。本报记者 苏烽 摄老师也积极参与新学期第一课。本报记者 陆广涛 摄同仁市第三完全小学二年级二班学生收看央视《开学第一课》。本报记者 栾雨嘉 摄奔跑在熟悉的校园。本报记者 陆广涛 摄写下自己的新学期新期望。本报记者 陆
-
甘肃多部门协同打好助就业“组合拳”
本报讯(记者 尹晓军)举办省级招聘会41场、邀请企业9883家、提供岗位10万个,开展就业育人活动2000多场次、参加学生40万人次,共建4000多个就业实习基地,与12849家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打造师范类、理工类、医药卫生类等10个就业联盟,形成“分类精准推介人才、人岗匹配招聘人才”新模式。这
-
重庆市巴南区南泉街道举办2025年捐资助学活动
爱心善举,共筑未来。8月14日,重庆市巴南区南泉街道举行2025年捐资助学活动。活动中,爱心企业家重庆壹心壹学校董事长、党支部书记蒋治祥向南泉街道捐资20万元,用于资助该街道今年考取985、211大学的优秀学生,以及今年考取大学的家庭困难学生,受助学生共19名。“我将带上这份爱心和祝福,珍惜即将到来
-
越秀·天悦江湾丨从好房子到好生活,对金水改善的深层撬动
在中原楼市,金水芯越秀·天悦江湾,以其卓越的产品力和创新的生活理念,不仅成功吸引了超过10000名行业同行考察,赢得了圈内外精英人士的高度认可,更是颠覆了传统住宅会所进行了品质革新,以领先行业的革新者和开创者的姿态,引领着中原楼市的发展。越秀·天悦江湾,作为第一个将“好房子”概念植入中原的项目,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