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26日讯(记者彭溢)26日,作为2025年黑龙江省科技活动周暨科技成果转化月重点活动之一,以“从实验室到市场:破解成果产业化痛点”为主题的科技成果落地产业化沙龙活动在哈尔滨举办。

本次活动由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活动邀请科研人员、企业家、投融资专家、技术经理人和高新区代表,共同探讨科技成果转化的机遇、挑战和路径,促进政产学研金介深度融合,解锁科技成果转化密码,推动实验室的“关键变量”转化为产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东北石油大学科研处处长李玮介绍:“大庆市政府为我们提供7100平方米的智能钻采装备产业园场地,配套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在这里,我们不仅完成了压裂在线混配撬装装备的中试,还与渤海钻探工程公司等企业签订多项合作协议,实现‘实验室研发—中试验证—规模化生产’的无缝衔接。”李玮介绍了他推动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的突破性实践。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哈尔滨岛田大鹏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客户不仅包括上汽集团、广汽集团等行业领先企业,产品还出口到日本、韩国等国家。公司证券部部长韩庆玲分析企业推动成果走向市场的“秘籍”时说:“我们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聚焦技术突破;构建‘产学研用’生态,加速成果转化;动态调整市场策略,拓展增长空间;坚持战略投入与长期主义并行。”

资本是成果转化的助推器,具备哪些优势的科技项目才能获得资本买单?“从投资端来看,以价值投资思维赋能科学家创业,是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痛点的最佳方案。”曾主持投资了九洲电气、天有为电子等多个省内外优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黑龙江省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强介绍,“创投机构更倾向于投资技术领先、市场明确、团队优秀、政策支持的科技成果,同时注重商业化路径清晰和风险可控性。”

技术经理人是成果转化的“催化剂”。作为连接创新链与产业链的“科技红娘”,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执行副总经理张正建议打造“校友经济”闭环生态,设计三级助推体系为科技注入资本活水,使其在龙江大地上结出产业硕果。

国家级高新区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高地。哈尔滨新区招商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夏博介绍,“五区叠加”的哈尔滨新区,以科技创新为引擎,聚焦“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打造环大学大院大所创新创业生态圈项目承载区。2024年,转化科技成果477项。计划到2027年,形成商业航天、智能机器人、新材料等领域产业集群,为龙江高质量振兴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