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谷镇黑山村:林下“生态鸡” 啄开幸福门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2 10:06:00

青山环抱,碧水蜿蜒,府谷镇黑山村星河田语生态农场里蔬果飘香。黑山村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深度探索“林下经济+”模式,走出一条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之路。

走进农场的葡萄采摘园,满眼青翠的葡萄树葳蕤茂盛,而在葡萄架下的荫凉处,绿油油的豌豆,毛豆蓬勃生长。目前,园内种植葡萄50亩,豌豆、毛豆40亩,预计总产量6万斤、收入6万多元。

葡萄生长周期长,植株间距较大,与豌豆套种,每亩地多“挤”出一份收入,实现了“一地生多金,一园创双收”的集约化发展。套种模式不仅有经济效益,还有生态效益,采收后的豌豆直接翻埋还田,既能转化为葡萄生长的天然有机肥,又优化土壤养分结构,提升土壤肥力。“我们种植的葡萄采用了四位一体生态有机技术,用羊粪、农作物有机废料等作肥料,产出的农产品是绿色食物,很健康。葡萄下面套种豌豆、黄豆、黑豆,采用绿肥压青技术,作物在光照、水肥等方面形成互补,有效提高农产品品质与效益。”农场技术员边高林说。

在林下鸡养殖基地,郁郁葱葱的海红果树、杏树整齐排列,600来只土鸡在林地自由活动,啄食昆虫、杂草,减少病虫害的同时,粪便又能为林木提供天然肥料,形成良性循环。散养的鸡不但肉质细腻,产的鸡蛋品质高、口感好,深受市场欢迎。发展林下养鸡产业,不仅减少了养殖成本,提高鸡蛋品质,还为村民提供家门口的就业机会,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渠道。“以前在外打工,现在在村集体的生态农场干活,月月有6000多元的工资,心里踏实,生活舒心多了。”村民杨买兔说。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黑山村坚持“种养循环、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通过“致富带头人+农场+农户”的模式,着力打造“一村多品、果蔬特色、生态农场”的产业基地。目前,农场还种植西红柿、黄瓜、香瓜、西瓜、乳瓜、樱桃、西梅、油桃等多种蔬菜水果陆续上市,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下一步,我们计划在17座温棚里种植草莓、番茄等作物,搭建农田动植物小展馆,开展自然科普研学,实现生态种植、休闲采摘、研学教育、乡村旅游等融合发展,更好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星河田语农场负责人胡帅表示。
(韩娜 马宇强)
责任编辑:安心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
相关文章
-
府谷镇黑山村:林下“生态鸡” 啄开幸福门
青山环抱,碧水蜿蜒,府谷镇黑山村星河田语生态农场里蔬果飘香。黑山村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深度探索“林下经济+”模式,走出一条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之路。走进农场的葡萄采摘园,满眼青翠的葡萄树葳蕤茂盛,而在葡萄架下的荫凉处,绿油油的豌豆,毛豆蓬勃生长。目前,园内种植葡萄
-
临沭县店头镇开展“传承柳琴戏韵,唱响时代新风”——前细柳村史文化宣讲活动
鲁网6月30日讯为挖掘地方戏曲特色,以文化传承赋能乡村精神文明建设,6月30日,临沭县店头镇开展“传承柳琴戏韵,唱响时代新风”——前细柳村史文化宣讲活动,全体脱产干部、各村负责人参加。柳琴戏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临沭县店头镇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其独特的唱腔和表演形式承载着当地百姓的集体记忆。此
-
第26届青洽会会展搭建工作全面启动
6月14日,记者从青海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获悉,第26届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将于6月25日至29日在青海国际会展中心新馆举办。会展搭建工作已于6月13日全面启动,各展位参展主体陆续入场施工,预计6月22日前各展位搭建布展将全面完成,确保青洽会展会安全顺利圆满举办。本届青洽会展馆由东、中、西
-
既“抓牛鼻子” 又“啃硬骨头”
高明以“1+N”政策组合拳力促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图为高明万亩稻田。高明区农业农村局供图6月11日,高明召开区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推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1+N”政策组合拳,构建起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农村“三资”管理等全领域的“
-
文学新征程丨周书华:源于乡土,归于热爱
周书华,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延河》《阳光》《绿叶》《中国铁路文艺》《火花》《躬耕》《大理文化》《散文诗世界》《参花》《小品文选刊》等。有作品入选多种选本,中学试卷阅读题。周书华:源于乡土,归于热爱(本期访谈主持人:陈泰湧)上游文化:我们还是从你的创作经历分享开始吧。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