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特派员日记:不做过客,做一颗文化的火种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07:32:00
潮新闻客户端

余姚梁弄镇横坎头村。图源:视觉中国
文化特派员: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传播学专业教师邵慧
重点结对村:余姚市梁弄镇横坎头村
作为在农村长大的孩子,我对乡村的眷恋是刻在骨子里的。去年5月,我接到文化特派员的聘书时,心里一半是忐忑,一半是跃跃欲试。驻村前,我就带着学生跑过不少村子,但这次不一样——我要真正扎进余姚横坎头村的泥土里。
有了文化特派员这一新身份,我能为乡村做什么?在接到这项光荣的使命后,这个问题一直在脑海里盘旋。于是,我带着初步设想,在村里住下了。
去年6月,横坎头村特色水果杨梅迎来丰收,可村里人说起它,总是又爱又恨。果子熟得快,烂得更快。有没有办法让杨梅的销售周期延长,还能提高溢价?看到村里的杨梅烧酒,我突然有了想法。
当天晚上,我就找到一个精酿啤酒商。听说我想改良杨梅酒,让年轻人也爱上这种味道,他眼睛一亮:“试试杨梅古斯、杨梅西打?”
我们捣鼓出一批样品,立刻带着样品和镇村干部碰头。恰好,在四明湖畔,有一群年轻艺术家,他们也是精酿酒的“高级玩家”,一听说我们的改良杨梅酒,立刻有人为瓶身包装出谋划策;还有人是电商运营高手,开始讨论如何进行线上销售推广。来自宁波市农业农村局的农村指导员也参与进来,策划“农指优选”品牌赋能、共富工坊助农……看着不同领域的人因一瓶杨梅酒聚在一起,我突然意识到这就是乡村振兴最动人的力量。
最近,我们又忙着把横坎头村老村委会一楼改造成亲子阅读室,原先的老式沙发要换成色彩柔和的S型伴读沙发,木桌的尖角要换成圆润的弧形设计……围绕“儿童友好乡村”打造了“一米高度看乡村”文化品牌,策划设计了主打情绪价值、进行过家家式售卖的“梁弄@街里”系列文创产品,还落地了“初心传承,友好童行”“传声筑梦,绿意拓印”系列活动。有位奶奶跟着孙女学拓印时对我说:“你们一来,村里连空气都变热闹了。”
去年夏天,我把在宁波大学进行访学交流的意大利维罗纳大学师生带去梁弄研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他们跟着师傅学做梁弄大糕。汉学专家芭芭拉·比塞托在体验后说:“中国文化的魅力,在梁弄的山水与美食中具象化了。”这次交流让我意识到,文化传播需要“可感可知”的载体,而横坎头村的悠久历史与生态景观,正是最好的名片。
尽管驻村不到一年,但我愈发懂得了“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真意,也愈发理解了我省创新实施文化特派员制度的重要意义。带着这份信念,我实现了从“一个人”带动“一群人”牢牢地扎根在横坎头村:联动自己所在的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在横坎头村挂起了“教学实践基地”的牌子,组织学生为村里拍宣传片、纪录片和短视频,将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创意表达……
今年3月,宁波大学党委与梁弄镇党委以党建为纽带深度融合,共同打造创新驱动的“大学小镇”2.0版。宁波大学相关联建学院与梁弄镇各村党组织“一村一学院”结对签约,我们学院结对的正是横坎头村。在签约仪式上,望着鲜红的绸带被徐徐揭开,“校地党建联建单位”的铜牌在春光里泛着温润的光泽——那光泽让我想起四明湖畔的晨雾,看似轻盈,却能浸润整片森林。这不正是文化特派员应有的姿态吗?不做过客,而做一颗文化的火种,去点燃乡土自有的生命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相约世运会!8月成都见!
4月29日是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开幕倒计时100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中国体育代表团预计将有330名左右的运动员参加成都世运会,这将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世运会以来,参赛项目最广、参赛人数最多的一届。成都世运会火炬传递活动将于今年7月26日举行,这将是世界运动
-
玉树州以高质量党建促乡村振兴
近年来,玉树藏族自治州坚持以“六化”党支部创建为统领,以党建融合赋能、大学生到村任职为两翼,以全域协同为支撑,一体化推进高质量党建,全面夯实基层基础,不断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坚持“一核统领”,打造乡村振兴“主引擎”。大力实施村党支部“六化”建设工程,扎实开展农牧民党员档案问题排查整治“回头看”工作
-
滕州市推出“十个一工程”,迎接五一旅游黄金周
大众网记者 武甜莹 枣庄报道4月27日,滕州市举行“五一”旅游宣传营销工作新闻发布会,介绍滕州市“五一”旅游宣传营销工作有关情况。会上,发布了《2025年“墨子故里·善城滕州”文旅营销“十个一工程”实施方案》,旨在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将滕州打造成全国县域旅游目的地及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据了解
-
张家口市供销社携特色农产品亮相北京 助力地方好物进京
4月26日 ,“中国商报社产业服务活动启动暨地方美食好物进京推介会”在京举行。张家口市供销社作为重点推介单位,携六大特色农产品亮相,展现“冬奥之城”的生态优势与农业成果,推动地方好物与首都市场精准对接。聚焦乡村振兴 共谋产业发展活动以“商报四秩·国脉同行”为主题,邀请权威专家及地方政府、企业代表,围
-
“玉见”西城!北京古玉文化馆免费开放传递文化情怀
踏入西城区大栅栏街道西河沿街186号,一座青砖灰瓦的历史建筑静静伫立——这里曾是钱业同业公会所在地,如今经文物活化利用成为北京古玉文化馆,勾勒出北京中轴线旁的公益性文化空间新风景。✦ ++历史建筑的活化新生BEIJINGXICHENG1928年创立的钱业同业公会原名银钱号公会,历经更名、合并,同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