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改善基本面 多家公司有望“摘星脱帽”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7 06:12:00
证券时报记者 程丹
年报季落幕,一些风险警示公司通过聚焦主业、内控整改、破产重整、融资重组等方式改善基本面,多元路径化解退市或其他风险。记者了解到,预计32家上市公司将在5月底前撤销风险警示,实现风险化解与质量提升。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上市公司撤销风险警示是新征程的起点,后续更需将发展重心聚焦于夯实主业,通过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持续经营能力与投资者回报水平,从而实现企业的稳健长远发展。
“摘星脱帽”进行时
5月6日,河南新宁现代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ST新宁”变更为“新宁物流”,股票代码和股票交易日涨跌幅限制不变。
这是近期以来,上市公司撤销退市风险警示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沪深两市已经有天创时尚、文投控股、理工导航等20余家上市公司“摘星脱帽”,另有*ST科新、ST九芝、*ST东园等14家公司在披露2024年年报的同时提交了撤销风险警示的申请,后续将依规推进“摘星脱帽”流程。
从风险化解策略来看,这些公司通过聚焦主业、内控整改、破产重整、融资重组等方式改善基本面,通过出清与救助并举,实现风险化解与质量提升。
聚焦主业练好内功,提升内控质量是上市公司“摘星脱帽”的关键。北京理工导航控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因2023年度扣非前后净利润均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公司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为化解潜在的退市危机,公司通过“技术攻坚+市场突破”发力,2024年度实现营收1.71亿元,同比增长685.63%,净利润同比减亏79.90%,已不再触及退市风险警示情形,5月6日股票简称已经由“*ST导航”变更为“理工导航”。
又如河南新宁现代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净资产达标、审计意见合规是该公司成功“摘帽”的关键。根据公告,上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新宁物流2024年度财务报告进行了审计并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同时,对公司2024年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根据审计结果,尽管新宁物流2024年度净利润仍为负值,但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已经转正为2.01亿元,已摆脱净资产为负值的困境。新宁物流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81亿元,公司物流主业具备持续经营基础,该公司“摘帽”成功。
多举措化解风险
从资不抵债到“摘星脱帽”,不少上市公司扭转乾坤的关键在于重整事项的顺利推进。
以汉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例,数据显示,2023年末,该公司归属于母公司的净资产为-8.15亿元,年度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9.63亿元,流动负债高于流动资产28.74亿元。因偿债能力弱且部分银行账户被冻结,存在较大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该公司在2023年年报披露后,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风险警示。
2024年,*ST汉马积极自救,推进司法重整程序,通过引入重整投资人,取得17.65亿元重整投资款,并通过债转股及留债等方式有效化解债务危机,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该公司期末净资产由2023年的-8.15亿元转正至32.98亿元,资产负债率下降至55.86%,归母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持续经营能力得到一定改善。根据公司公告,*ST汉马股票自4月18日起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风险警示,公司简称变更为“汉马科技”。
另一家正在申请“摘星脱帽”的企业——*ST合泰,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2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19亿元。净利润由亏转盈的主要原因为公司通过重整程序进行了债务重组及资产剥离,实现重整收益。报告期内公司净资产达18.56亿元,随着净资产的转正和生产经营步入正轨,公司已提出“摘星脱帽”申请。
田利辉表示,“摘星脱帽”公司不断增加,意味着更多上市公司正从被动清理风险向主动强化治理、提升经营绩效转变,预计将有更多企业结合实际情况,夯实主业、改善经营业绩实现风险化解,促进上市公司质量整体向好。
合理看待“摘星脱帽”
“摘星脱帽”案例的不断落地,是上市公司从被动出清转向主动提质增效的重要体现。在《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即新“国九条”)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背景下,上市公司抓住政策机遇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通过多重手段,实现公司质量整体向好。
但“摘星脱帽”并不意味着风险完全出清,撤销风险警示主要表明企业面临的特定风险情形得到阶段性化解,并非“一劳永逸”解决公司的全部问题。田利辉建议,相关企业需要积极主动采取符合市场趋势和企业实际的应对措施,一方面要持续提升经营能力,通过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和新服务,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强化财务管理,合理规划资金使用,优化债务结构,控制负债水平,进一步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公司治理的透明度和规范性,确保公司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根据规则,*ST和ST制度的目的是向投资者充分提示上市公司相关风险,满足一定条件后可以申请撤销。其中,ST为“其他风险警示”,不会直接退市。对于存在严重问题和风险的公司,前期大多已通过立案公告、责令改正措施、财务信息披露等方式多次反复提示。业内人士指出,投资者需综合判断公司基本面和风险化解进展等情况,不宜盲目追逐“摘星脱帽”概念。
相关文章
-
胖东来拟留20个岗位给有犯罪前科人员,当地人社部门回应
8月8日,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在社交平台发布消息称,新乡胖东来三胖开始进入招工阶段,预计招工名额在1000人左右。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招工规划中,20%的名额划给了在新疆、西藏地区的退伍边防军人,还有2%(约20人)的名额面向有犯罪史的服刑人员。于东来特别解释称,希望“让曾经走过弯路的群体得到尊重和关爱
-
全链条打击串通招投标领域犯罪!
浙江杭州:全链条打击串通招投标领域犯罪已对22人立案涉案项目标的额近4亿元发现线索近700条,推动对22人立案,涉案项目标的额近4亿元……近日,浙江省杭州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叶伟忠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了该市检察院自今年5月起开展的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整治专项行动。“招投标领域投资密集、资源集中,招
-
紫金矿业:副总裁沈绍阳拟减持不超25.03万股
7月28日,紫金矿业(601899)公告称,因筹集公司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认购资金需求原因,副总裁沈绍阳拟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窗口期不减持),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250,250股,即减持比例不超过其本人持有公司股份的25%。减持价格按照减持实
-
湖北低碳农业和土壤健康提升项目落地 咸宁市获世界银行贷款项目资金5.7亿元
咸宁网讯 (记者陈婧 通讯员刘宇轩)近日,世界银行贷款湖北低碳农业和土壤健康提升项目资金申请已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项目总投资14.53亿元人民币,其中世界银行贷款约合10.68亿元人民币,其余配套资金由地方自筹解决。我市作为湖北省两个项目地点之一,获世界银行贷款约合5.7亿元人民币。项目具体实施地
-
申通快递详解收购丹鸟物流原因:切入高端市场丰富产品矩阵,加快推进品质快递收入规模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穆砚7月25日晚间,申通快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申通快递”或“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于当日晚间与多家机构投资者进行了电话会议。7月25日晚间,申通快递宣布拟以3.62亿元收购阿里系持有的丹鸟物流100%股权,正式切入高端快递市场。在与投资者的电话会议中,申通快递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