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香玉:他乡逐梦 情定苗寨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6 23:45:00
春日的化屋,山间绿意盎然,乌江碧波荡漾,仿佛一幅灵动的山水画卷。在这如诗美景里,杨香玉身着五彩斑斓的苗族服饰,忙得不亦乐乎。她穿梭于村寨间,用镜头捕捉每一处美好,只为把化屋村的秀丽风光,通过短视频传递给更多人。
杨香玉本就是土生土长的苗家姑娘,老家位于黔西观音洞镇。2021年之前,她与化屋村的交集,仅是在节庆之时前来探亲访友。彼时,这个在她记忆中名为 “化屋基”的苗寨,被陡峭山峦环绕,乌江上游支流蜿蜒而过,险峻的地势阻断了与外界的联系,村民们世代以传统农耕为生,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在杨香玉的印象里,前往化屋村的路途艰难无比,进出山需要攀爬岩石,每一步都伴随着危险。尽管当时的化屋村发展滞后,但其旖旎的自然风光与浓郁的苗族文化底蕴,仍深深烙印在杨香玉心间。

航拍化屋村。
2021年,化屋村大力发展旅游业,带来了无限的发展机遇。在外闯荡的杨香玉毅然回到农村,来到了化屋,寻求新的发展。初到化屋村,凭借着对苗族文化的热爱与熟悉,以及从亲戚那里了解到的村子过往,她很快融入其中,开始在这片土地上寻找属于自己的事业方向。
这一年,化屋村的旅游正逐渐火热起来,游客越来越多。杨香玉凭借自身出色的口才,以及对化屋村逐渐深入的了解,摇身一变成了一名化屋村旅游讲解员。面对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她就像一本化屋村的“活字典”,从村子古老的历史,到独特的苗族文化,再到如今的崭新面貌,每一个故事、每一处细节,她都能绘声绘色地讲述。

杨香玉在给游客介绍化屋景区美景。(受访者供图)
“这个服装漂亮,是怎么做出来的呀?”化屋村苗绣车间里,一个声音从旅游团队伍里传出。
“这件衣服上的刺绣,是我们的绣娘一针一线精心绣制,得花上好几个月,甚至半年时间呢。”杨香玉拿起苗族服饰,向游客展示着精美的刺绣图案,从选料、刺绣到成品,详细介绍起服饰的制作工艺,游客们纷纷发出惊叹。
为了让化屋村被更多人知晓,杨香玉紧跟时代步伐,开始尝试拍摄短视频、直播带货。视频里,她带着网友领略化屋村的绝美风光,展示特色农产品、精美的苗绣,还有璀璨的苗家文化。她的努力,为村里的小黄粑、小黄姜等农产品打开了销路。
“通过直播带货,我和乡亲们一起卖出去3万多斤小黄粑、1万多斤小黄姜,带动300多名村民增收呢!”杨香玉满脸自豪。拍摄短视频并不容易,为了展现化屋村最美的一面,杨香玉常常绞尽脑汁,起早贪黑拍摄视频。她的短视频发布后,收获了大量点赞和转发,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
在同样是苗寨的化屋村找到了自己的事业,杨香玉说,化屋村就是自己的“第二故乡”。

杨香玉在给游客介绍化屋景区美景。(受访者供图)
随着化屋村旅游愈发火爆,杨香玉的收入也水涨船高。“2024年,我接待的旅游团源源不断,个人的旅游收入就有七八万元。”杨香玉开心地说,“这些收入不仅改善了我的生活,更让我看到化屋村发展的活力。”
如今的化屋村,早已今非昔比。曾经贫困落后的小村庄,成了拥有60余家农家乐和特色民宿的旅游胜地。2024年,全村接待游客70万余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6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飙升至3.08万元。村里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旅游发展势头正猛,村民们日子越过越红火。
“刚到化屋村的时候,就觉得这里潜力无限,没想到变化如此之快。”杨香玉感慨万千,“在这里,我的生活和工作都有了目标,有了稳定收入。这一切,都离不开国家的好政策,离不开时代的发展。”在杨香玉心里,自己的成长与化屋村的蜕变紧紧相连,她盼着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化屋村,看到这个小山村在新时代焕发出的蓬勃生机。

游船航行在化屋村六冲河上。
“我得继续提升自己,给游客带来更精彩的讲解,把化屋村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让大家都能感受到这里的魅力。”旅游旺季即将来临,杨香玉早已做好准备,她努力学习新知识,深层次了解化屋村,就等着用满腔热情和专业知识,迎接八方来客,带领游客领略化屋村的独特风情,见证这个小山村在时代浪潮中的华丽转身。
记者手记:
春日化屋,青山绿水间勃发着生机,这个曾经落后的苗寨,如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杨香玉的故事,是这场华丽蜕变的生动注脚。
杨香玉的故事,让我深切感受到她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她忆起往昔化屋村的艰难,眼中虽有唏嘘,但更多的是对当下改变的惊叹与感恩。她从最初节庆来访的过客,到成为宣传化屋村的主力军,转变背后,是她敏锐捕捉到发展机遇的果敢,更是对苗家文化传承的担当。
拍摄短视频、直播带货,每一次为化屋村吆喝,她都全力以赴。她的坚持不仅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增收,更让化屋村的名声远扬。在化屋村的发展浪潮中,杨香玉找到了事业与爱情,她与化屋村一同成长。她的故事,是无数乡村奋斗者的缩影,也是时代发展赋予乡村机遇的有力见证。作为记者,我希望通过笔下文字,让更多人看到化屋村的巨变,看到像杨香玉这样的追梦者如何用行动诠释乡村振兴的无限可能。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翟培声
编辑 汪瑞梁
二审 谢朝政
三审 李凯
相关文章
-
昨日今晨重庆万州等4个区县暴雨 最大日降雨量在梁平长岭村
第1眼TV-华龙网讯(陈雨)据市水文监测总站监测,7月27日8时至28日8时,重庆万州、梁平、开州、忠县4个区县出现暴雨,其余部分地区小到中雨、局地大雨,最大日降雨量出现在梁平区聚奎镇长岭村,为76.0毫米。中小河流水势基本平稳,无明显涨水过程。四川境内渠江流域部分地区中到大雨、局地暴雨,嘉陵江、涪
-
东湖评论:免票变门票,“强制消费”不可取
近日,景德镇陶阳里历史文化旅游区中山北路步行街实行收费政策,引发了游客和市民的不满。原本免费开放的步行街突然开始收取门票,游客们纷纷表示,这一做法不仅让人感到被“强制消费”,更让人质疑景区的收费政策是否真正考虑到了游客的体验和需求。特别是一些游客发现,自己提前预约了免费的博物馆参观,但一到现场却被告
-
财政部: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566亿元
今天下午,财政部举行新闻发布会,有关负责人介绍了今年上半年我国财政收支情况。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566亿元,支出141271亿元。(来源:央视新闻)
-
遇见养马岛的夏天 暑期交通优化启动打造通畅慢旅行体验
海风轻拂,云雾缭绕,养马岛如一颗遗落在黄海的明珠,在盛夏的晨光中静静苏醒。7月23日,小岛迎来了一场“蜕变”——暑期交通优化提升行动正式启动。自7月23日至8月31日、10月1日至10月8日,养马岛景区按照“大桥南端分时管控、后海景区24小时交通管制、集约规范有序接驳”的原则,实施分时交通管控;自7
-
在公益助学大行动中受到资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传递温暖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21日讯(全媒体记者 李广军 周小华 实习生 向思强)去年夏天,长沙晚报社发起“晚报帮帮团·公益助学大行动”,成功助力一批励志学子圆梦大学。这些学子的大学如今生活怎么样?感受了社会的爱心,他们又是如何让爱心接力的?在新学子即将走进校园之际,晚报帮帮团记者回访了几位“晚报帮帮团·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