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仅剩一家店 大润发加速转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11 00:09:00
大润发在北京市场的份额在缩小。近日,大润发西红门店正式停止营业,原址更换为7FRESH七鲜超市。该店关闭后,大润发在北京仅剩最后一家门店。同时,大润发在不久前宣布裁撤华中区,五大营运区变更为四大营运区。根据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财报,2025财年高鑫零售同比上财年扭亏为盈。其中,中超业态大润发Super表现亮眼,将成为未来集团新开店的主力业态。这表明,大润发内部正在梳理营运与门店体系。分析指出,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变化,大润发急需重新调整业态构成并找到独家优势。
接连闭店
北京商报记者走访看到,位于西红门荟聚一层的大润发已经停止营业,原超市区域已被围挡起来。根据围挡信息,该位置将由京东自营超市7FRESH七鲜“接棒”,具体的开业时间尚未公布。西红门店是大润发在北京市场的两家门店之一,该门店关闭后,大润发在京仅剩位于丰台区的科兴店。
实际上,为了应对市场挑战,大润发早已开始主动关闭部分门店。近期,大润发武汉蔡甸店也发布了闭店公告,宣布将于6月30日停止营业,原因是租约到期及经营策略调整。在江苏镇江、四川德阳、湖南株洲等地市场,大润发也曾出现闭店现象。
根据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的财报,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高鑫零售共关闭8家大卖场和1家中型超市,其中1家位于华东的大卖场被改造成会员店重新开业。
创立于2000年的高鑫零售为中国大卖场业态的发展贡献了一定力量。然而,随着零售行业的市场环境不断发生变化,消费者的需求日益个性化,高鑫零售的账面开始出现亏损。据统计,2022至2024财年期间,高鑫零售持续亏损,三年累计扣非归母净亏损额达34.5亿元。在业绩压力之下,高鑫零售不得不“及时止损”,寻找降本增效的途径。
今年初,阿里巴巴发布公告,宣布子公司及NewRetail与德弘资本达成交易,以最高约131.38亿港元出售所持高鑫零售全部股权,合计占高鑫零售已发行股份的78.7%。德弘资本入主后,高鑫零售陆续开启调整,进行了管理架构、业态体系等方面的变化。其中,大润发创始人黄明端辞去董事会主席一职,来自德弘资本的华裕能获委任高鑫零售董事会主席、非执行董事及薪酬委员会成员。
不止于更换管理层、关闭门店,新的操盘手也对大润发整体的营运区进行调整。不久前,大润发宣布裁撤华中区,由原来的五大营运区变更为四大营运区,即华东区、华南区、华北区与东北区。其中,原华中区的湖北、江西16家门店被划入华东区,川渝25家门店被划入华南区,陕甘宁青6家门店被划入华北区运营管理。据高鑫零售方面透露,以上调整是为了组织整合提效。
在贝恩咨询公司商品战略顾问总监潘俊看来,通过重新梳理营运区及门店体系,有助于大润发提升运营效率,更高效地利用资源。
发力中型超市
根据高鑫零售最新财报,截至今年3月31日的2025财年,高鑫零售营收715.52亿元,净利润3.86亿元,同比上财年扭亏为盈。
值得关注的是,账面上的“扭亏为盈”似乎是依靠削减核心投入而达成:报告期内高鑫零售的销售及营销开支减少29.5亿元,相比上年同比下降16.2%。其中,有9.8亿元是因优化门店员工用人结构而减少的人事开支,有11.5亿元是由于负现金流量门店应计的减值损失减少。
凭借缩减成本实现“扭亏为盈”并非长久之计,对于大润发及母公司高鑫零售来说,想要长期盈利还需找到自身的核心优势。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表示,近年来,零售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线上电商平台持续抢占线下市场份额,且新兴的社区团购、生鲜电商等业态不断涌现,对大润发等传统线下商超造成冲击;同时,消费者购物习惯逐渐向线上转移,且对购物体验、商品品质、配送速度等有了更高要求,大润发需适应这些变化。
大润发也试图将重心转移到更为流行的业态。财报显示,中超业态大润发Super表现亮眼,报告期内新开4家门店,门店数量达到33家,商业模型基本跑通,同店销售实现5.9%的高增长,将成为未来集团新开店的主力业态。
据了解,高鑫零售的业态分为三种,即大卖场、中型超市大润发Super和M会员商店。其中,大润发Super门店面积为1500—3000平方米,依托大卖场的供应链资源,精选5000—8000款商品。
诚然,相比大卖场的体量,占地面积较小、商品覆盖范围缩减的中型超市有着更灵活的特点。“大润发发力中超业态,符合当前零售市场的发展趋势,该业态具有较小的门店面积、精选的商品种类和灵活的经营模式,能够更好地适应消费者需求和市场变化。”柏文喜还表示,想要从传统大卖场向中超业态转型,需要企业在供应链、运营模式、人员管理等方面进行调整,可能会面临一定的转型难度和风险,不同市场环境及消费者需求的差异等,也是要考虑的问题。
北京商报记者 胡静蓉
相关文章
-
湖北低碳农业和土壤健康提升项目落地 咸宁市获世界银行贷款项目资金5.7亿元
咸宁网讯 (记者陈婧 通讯员刘宇轩)近日,世界银行贷款湖北低碳农业和土壤健康提升项目资金申请已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项目总投资14.53亿元人民币,其中世界银行贷款约合10.68亿元人民币,其余配套资金由地方自筹解决。我市作为湖北省两个项目地点之一,获世界银行贷款约合5.7亿元人民币。项目具体实施地
-
申通快递详解收购丹鸟物流原因:切入高端市场丰富产品矩阵,加快推进品质快递收入规模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穆砚7月25日晚间,申通快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申通快递”或“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于当日晚间与多家机构投资者进行了电话会议。7月25日晚间,申通快递宣布拟以3.62亿元收购阿里系持有的丹鸟物流100%股权,正式切入高端快递市场。在与投资者的电话会议中,申通快递透露,
-
1—6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8%
7月2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4365.0亿元,同比下降1.8%。1—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1091.2亿元,同比下降7.6%;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5330.4亿元,下降3.1%;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
-
今年上半年我国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超1.6万亿元
数据来源:交通运输部,制图:张丹峰记者25日从交通运输部获悉:今年上半年,交通运输行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各项主要指标保持增长。货运量平稳增长。上半年,完成营业性货运量280.3亿吨,同比增长3.9%。分方式看,铁路、公路、水路、民航货运量同比分别增长1.8%、4.0%、4.3%和14.6%
-
财政部: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566亿元
今天下午,财政部举行新闻发布会,有关负责人介绍了今年上半年我国财政收支情况。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566亿元,支出141271亿元。(来源: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