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严冰 、王冉

通讯员:王敏 、张全录

62岁的孙婆婆(化姓)上周突然频频咳血。一次就咳小半杯(100-200毫升)。在武汉多家医院就诊仍无法明确原因后,她被转院到武汉市肺科医院。在这里,虽然表面上看,患者就是一例支气管扩张合并咯血,但呼吸科专家杨澄清却从患者的既往病史、用药史的细节中发现了端倪,否定了支气管扩张合并咯血的表象,最终揪出了祸根。根据新诊断进行治疗,患者迅速好转。

接诊孙婆婆时,呼吸二病区负责人杨澄清得知,她已咳血5天,多家医院检查仅发现支气管扩张合并咯血,但针对性抗感染及止血治疗效果并不好。孙婆婆带着信任来到省内唯一的三级甲等呼吸类专科医院——武汉市肺科医院,期待在这里获得治疗奇迹。杨澄清对婆婆做了相关检查后,根据影像学支气管扩张的相关理论以及孙婆婆的临床症状,逐步收缩“围剿”病魔的范围,患者以右中叶及左舌叶为主的支气管扩张似乎需要锁定最大“嫌疑人”——非结核分支杆菌感染。然而现实是,患者曾多次进行过“靶向高通量测序”,这一高科技手段,却始终没有发现非结核分支杆菌的身影。

影像学理论实践与现实检验结果的矛盾让诊断陷入僵局。这时,杨澄清再去翻阅患者既往病史和用药史,试图寻找病魔新的“马脚”。很快杨澄清就发现,患者曾因治疗甲亢而服用丙硫氧嘧啶。而把这个药和患者的症状“咯血、双肺弥漫性支扩,并伴有磨玻璃影和斑片影”联系起来分析,杨澄清脑海闪过一个名字“血管炎”。因为丙硫氧嘧啶的副作用之一就是诱发ANCA相关性血管炎。

立即通知患者停用丙硫氧嘧啶后,再次对患者进行相关检测,果然患者P-ANCA及抗MPO阳性。再结合患者用药史、影像学表现、临床症状,最终孙婆婆被确诊为丙硫氧嘧啶相关性ANCA血管炎。

根据这一诊断进行规范治疗后,患者病情迅速缓解,咯血症状消失,肺部影像学表现也明显改善。不日即可出院。

杨澄清指出,世上并没有那么多疑难杂症,只是我们了解的不够多而已。该病例提示临床医生,在面对疑难肺部病变时,需要注意病史的询问,比如合并甲亢使用丙硫氧嘧啶时,如合并咯血、肺部病变、肾脏损害等,应警惕药物诱发的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可能性。详细询问用药史,及时调整检查方向,才能避免误诊误治,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