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云花团扇到泰式奶茶 “国际中文日”架起文化桥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8 08:36:00

中外学生品尝美食。

大家一起体验藤球运动。记者杨羽航摄
昆明信息港讯(昆明日报 首席记者李思凡)4月17日,云南师范大学举办“国际中文日”庆祝活动,中外师生与来自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昆明医科大学的国际学生共同体验中文和中国文化的魅力。
活动中,5所高校的国际学生带来古筝演奏、中文诗歌朗诵、印度传统舞蹈、中文歌曲独唱等节目,云南师范大学“和声国际”合唱团的学生用多种语言合唱歌曲《茉莉花》。云南师范大学2023级国际中文教育专业泰国留学生王玉菲说:“我很喜欢中文,尤其是神奇的汉字。书写时,每一笔一画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云南大学2023级国际中文教育专业越南留学生何氏兰芳身穿越南传统服饰奥黛,演唱了一首中文歌曲。她说:“能身着我们国家的服装登台演出,我感到很自豪。更可贵的是,这个平台让各国学生有机会交流美食、分享文化。”
活动现场设置“来自世界的礼物”“来自云南的礼物”“来自味蕾的礼物”“来自自然的礼物”四大主题展区。用漂亮的云花制作团扇、花环头饰,大家饱了眼福,品尝豆花米线、烤鸭、养生姜茶等中国美食,大家饱了口福。云南师范大学的泰国留学生也带来亲手制作的泰式奶茶、泰式木瓜沙拉等美食。昆明医科大学2021级临床医学专业印度留学生安晓卉说:“这次活动太棒了,歌舞表演非常好看,我很喜欢各种美食。”
藤球场边,云南师范大学缅甸语外教赵紫荆邀请大家一起体验藤球的魅力。她说:“大家一起踢藤球,了解彼此的文化,心也越来越近。”
云南民族大学2023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几内亚留学生李诺说:“很开心参加这次活动,中文让大家相聚于此。”昆明理工大学2024级材料工程专业巴基斯坦留学生王旭升觉得收获很多,不仅体验了中国校园的多元文化,也认识了很多新朋友。云南师范大学2023级生物科学专业的陶思琴表示:“这次活动让我有机会结识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在这样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拓宽国际视野、建立新的友谊,实在难忘。”
据了解,作为全国首批获得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的10所高校之一,云南师范大学已建成“本硕博”贯通、中外学生一体两翼的国际中文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累计招收汉语国际教育及相关专业本硕博学生4000余人,培养了大批专业精通、语言畅通、行业联通、文化互通、民心相通的国际中文教育“五通”人才。
相关文章
-
“文脉烽火映山河——抗战时期内迁云南教育文化机构档案图片展”在云南民族大学开展
【来源:昆明信息港_云南】近日,由云南省档案馆主办,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西南林业大学、昆明学院、云南工商学院协办的“文脉烽火映山河——抗战时期内迁云南教育文化机构档案图片展”在云南民族大学雨花校区开展。本次展览,云南省档案馆从馆藏内迁教育文化机构档案中精心遴选出100余件珍贵档案,
-
云南25岁小伙用造血干细胞捐献书写“生命诺言”
云南网讯(记者彭锡)9月3日,在这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日子里,来自云南弥勒的25岁小伙李华龙(化名),也完成了一件极具意义的事情——他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为一位远方的血液病患者送去了重生的希望,成了云南省第487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2022年,还在读大四的小李就主动留取血样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去年1
-
《瞭望》刊文:旅居云南正勃兴
今年1月至7月,云南旅居人数已达330.74万人,同比增长46.3%。这些旅居者不再是匆匆过客,而把云南当成日常栖居的第二故乡,为云南旅居经济蓬勃发展注入强劲活力旅居以更长的停留时间为纽带,将吃、住、玩、游、购、娱等体验深度融合,诠释了从短暂游览到深度沉浸的业态转变,也昭示出文旅产业从单一观光向多元
-
遏制“打野”乱象 筑牢生态防线
云南野生松茸。新华社发清晨,云南香格里拉市吉迪村村民在采松茸。新华社发游人在天津滨海新区东疆亲海公园赶海。新华社发人们在江西鄱阳湖畔鲤鱼洲观察拍摄白鹤。新华社发近年来,人们对野生菌及野外探索的喜爱,也催生出一种新兴的生态旅游方式——在旅游向导的带领下,游客进入山林,体验寻觅野生菌的神奇之旅。然而,近
-
金价,大涨!原因找到了
来源:央视财经当地时间29日,国际金价显著上涨,纽约商品交易所12月黄金期价收于每盎司3516.10美元,涨幅达1.20%。回顾整个8月,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主力合约价格累计涨幅超5%。这背后有哪些因素?当地时间29日,美国公布的最新通胀数据显示,美国7月核心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