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成功开展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临床试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14 09:07:00
近日,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联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与相关企业合作,成功开展了我国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的前瞻性临床试验。该成果标志着我国在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上成为全球第二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国家。

受试者是一位因高压电事故导致四肢截肢的男性。自2025年3月植入该脑机接口设备以来,系统运行稳定,仅用2—3周的训练,他便实现了下象棋、玩赛车游戏等功能,达到了跟普通人控制电脑触摸板相近的水平。未来,这一系统将有望为脊髓损伤、截肢等患者群体,通过运动功能替代技术实现生存质量改善。
全球最小尺寸、柔性最强的神经电极

△超柔性电极尺寸极小,仅约头发丝的1/100
中国科学院脑智卓越中心研制及生产的神经电极是目前全球最小尺寸、柔性最强的神经电极,让脑细胞几乎“意识”不到旁边有异物,最大程度上降低了对脑组织的损伤。该超柔性神经电极具备高密度、大范围、高通量、长时间的稳定在体神经信号采集能力,已相继完成在啮齿类、非人灵长类和人脑中长期植入和稳定记录验证,为植入式脑机接口前端电极组织相容性差和信道带宽窄的关键瓶颈提供了开拓性的解决方案。
全球最小尺寸的脑控植入体

△植入体直径26mm、厚度不到6mm,是全球最小尺寸的脑控植入体,仅硬币大小
在手术友好程度方面,脑智卓越中心研制的植入体直径26mm、厚度不到6mm,是全球最小尺寸的脑控植入体,仅硬币大小。因此不需要整体贯穿颅骨,只需要在大脑运动皮层上方的颅骨上“打薄”出一块硬币大小的凹槽用以镶嵌设备,再在凹槽中打一个在颅骨上开5毫米的穿刺孔。采用神经外科微创术式,在有效降低手术期风险的同时,显著缩短术后康复周期。
精准定位与植入
靶向大脑运动控制中心

△中国首例无线侵入式脑机接口系统前瞻性临床试验手术现场
精准定位和植入是整个手术成功的关键。高精度的电极植入可以为后续的信号采集和解码奠定重要基础。在为受试者进行手术前,华山医院采用了功能性核磁成像定位、人脑图谱绘制定位、受试者专属三维模型构建等多种脑功能定位方案绘制了患者大脑运动皮层的详细功能地图以确保植入位置的精确性。整个手术过程精确到毫米级别,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安全性和有效性。
使用机械臂
拓展生活边界
下一步项目团队会尝试让受试者使用机械臂,使得他可以在物理生活中完成抓握、拿杯子等操作。后续还将涉及对复杂物理外设进行控制,例如对机器狗、具身智能机器人等智能代理设备的控制,拓展生活边界。
来源:央视新闻
相关文章
-
人民币中间价收复7.15关口 外资增配中国资产仍有空间
近期人民币汇率持续反弹,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均已收复7.2关口,年初至今已录得升值。7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兑人民币7.1414元,相较前一交易日中间价7.1460元,调升46基点,创2024年11月5日以来最
-
“粤链粤强,链领全球”广东省国际供应链合作大会
【直播预告】“粤链粤强,链领全球”广东省国际供应链合作...7月16日,广东省国际供应链合作大会于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期间在北京举办。作为链博会主宾省,广东以“粤链粤强,链领全球”为主题,旨在搭建国际供应链高水平合作平台。
-
国际纵横谈|搭建文明互鉴之桥 凝聚发展进步合力
盛夏北京,群贤毕至。为期两天的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11日落下帷幕。来自约140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位嘉宾相聚在这里,共商文明互鉴之道,共话和平发展未来。“中国愿同各国一道,秉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为人类文明进步、世界和平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
最小的9岁!2024年每天有66万人收到诈骗信息,全民反诈,一个都不能少!
近日,佛山市反诈中心民警黄绍斐在做客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早晨从946出发》栏目时介绍,2024年,国家反诈中心每天给各地推送至少66万条诈骗预警指令,被骗群体中,年龄最大的是93岁,最小的是9岁。黄绍斐提醒广大市民,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提高警惕性,切勿随意转账,避免财产损失。文、图、视频/佛山市新闻
-
观察者网携手巴西247成功举办金砖国家可持续峰会,中国方案破解气候治理困局
【文/观察者网 徐喆 发自里约热内卢】 在全球能源格局深刻变革与气候治理挑战加剧的背景下,金砖国家正凝聚南方力量,推动能源治理体系变革。金砖国家17次领导人的里约峰会突出成果之一,就是围绕气候金融 ( Climate finance)这个重大全球治理议题形成了框架性共识。 当地时间7月9日,“金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