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营野餐别踩雷,这份指南让你吃得安全又开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14:32:00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4月14日讯(全媒体记者 傅容容 通讯员 李纯)春光明媚的假期,三五好友相约来到公园里、河堤旁,搭起天幕或帐篷,架起露营桌椅,摆上自制三明治、沙拉、卤味和蛋糕,一边欣赏自然风景,一边品尝美味佳肴,别提多惬意了。长沙市第三医院(湖南大学附属长沙医院)全科医学科副主任(主持工作)梁珍玲提示,春季露营野餐看似惬意,背后却隐藏着“病从口入”的风险。
“进入春季,气温回升,中午的温度甚至可升至近30℃,正是细菌(如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繁殖的温床。”梁珍玲介绍,食物在户外2小时以上就可能变质,奶制品(蛋糕、酸奶)、肉类(卤味、三明治夹心)、切块水果等易腐食物变质的风险最高;另外,野餐时生熟食物混放、未洗净的餐具或野餐布都可能沾染致病菌,稍有不慎可引起呕吐、腹泻、发热等急性胃肠炎症状。
野餐时如何安全饮食,下面这份“避坑”指南请查收:
1.低温保存:
用保温袋+冰袋(至少2个)冷藏易腐食物,温度保持在4℃以下。
饮料和食物分开放置,避免反复开合保温袋导致升温。
2.现做现吃:
三明治、饭团等即食食物出发前2小时内制作,避免夹生菜、蛋黄酱等易变质配料。
水果建议清洗后,现场切块。
3.彻底加热:
肉类、海鲜等必须彻底加热(中心温度≥70℃),烤串类需避免“外焦里生”。
剩余熟食若未及时冷藏,超过1小时就应丢弃。
4.清洁防护:
携带消毒湿巾或免洗洗手液,进食前清洁双手。使用密封容器分装食物,避免苍蝇、蚂蚁污染。
梁珍玲特别提醒:这些食物野餐慎带。
1.半熟溏心蛋、生鱼片等生食。
2.含奶油/乳酪的甜品(除非全程冷藏)。
3.已切开未密封的西瓜、哈密瓜。
“除此之外,下面这些也是外出野餐常见的误区。”梁珍玲介绍,很多人认为“水果切开放保鲜盒就安全”,其实不然,切开的果蔬更易滋生细菌,建议带完整水果现场剥皮;老年人常常认为“食物闻着没怪味就能吃”,殊不知,某些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不会明显改变食物气味;“野餐吃不完的食物带回家放冰箱也不会坏”也并非如此,因为已暴露在外的食物即使冷藏也可能残留毒素,建议直接舍弃。
梁珍玲提醒,市民如果在野餐后出现呕吐、腹泻、发热等急性胃肠炎症状,应立即停止进食,少量多次补充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避免脱水;呕吐严重时应禁食;若症状持续超过24小时或出现便血、高烧,需及时就医。
野餐的快乐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上,提前规划菜单、合理保存食物,才能让春日聚会不留遗憾。
相关文章
-
“100%果汁”“NFC”“无添加”……炎炎夏日,健康果汁该怎么选?
央广网北京7月15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韩雪莹)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报道,炎炎夏日,走进超市,一排排货架上的“果汁”饮品总能吸引消费者为寻几分清凉而驻足。从“果汁饮料”“果肉饮料”“水果饮料”,到“100%果汁”“浓缩果汁”“NFC”“无添加”……包装上五花八门的介绍让消费者挑花了眼。这些概
-
天气热更要防 “热” 病,出血热夏季悄然 “冒头”,防鼠灭鼠是关键
半岛网7月8日讯 (记者 纪豪杰)近期闷热的天气令人烦躁,而随着夏季农忙落幕,一种名为“出血热”的疾病却悄然在农村地区“冒头”。许多患者起初并未在意,等到病情加重才惊觉,这种“热”远比天气的燥热更危险。青岛市疾控中心专家陆润泽介绍,出血热,全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或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
-
夏日水果“有火”,怎么吃才健康?
广西的夏天,“果盘子”满满当当。走进各大农贸市场,榴莲软糯香甜、荔枝清甜爽口,果香阵阵扑鼻而来,让人忍不住驻足挑选。然而,在享受“水果自由”的同时,不少市民却因贪吃而遭遇“甜蜜的烦恼”——喉咙肿痛、口腔溃疡、口干便秘等。为此,记者专访南宁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中医主治医师盛昌敏,为大家揭开热带水果的养生
-
发芽的姜到底能不能吃?这份夏天吃姜小贴士请查收
来源:CCTV生活圈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夏天吃好姜帮你补充阳气,少生病生姜还有哪些功效?哪种生姜千万不能吃?一起来看看吧~01夏天推荐你吃生姜有助于补充人体阳气俗话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天的气候呈现出高温、高湿、高热的特点,如果此时人体阳气不足,可能就会出现畏寒怕冷、疲劳嗜睡、免疫力下降等
-
中高考倒计时 这份健康锦囊请查收
随着中高考进入倒计时,不少考生可能会出现焦虑、食欲下降等情况,那么如何缓解、做好身心调适?饮食方面又该注意哪些事项?南昌市疾控中心(市卫健执法局)发布健康锦囊,为考生保驾护航。 在心理调适方面,考生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合理设定符合自身实际的目标,避免因过高期望徒增压力。同时,主动与家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