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院和角落”见真章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4 09:40:00
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把“改进调查研究”摆在第一位。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重在求“深”,不能只看“花瓶和盆景”,更要看“后院和角落”。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展调查研究就是走群众路线”。对于党员干部而言,人民群众的每一件小事都是关系民生的大事。“后院和角落”中的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可能存在着基础设施老化、环境卫生差等问题,直接关系群众生产生活,是在调查研究中必须直面和解决的。
“我如果光是看好地方,就难免乐观,感觉指日可待,就会作出错误决策。不要文过饰非,不要因为我们看了心情沉重就遮遮掩掩。”党的十八大后,在一次全国两会“下团组”时,习近平总书记语气坚定地说。2000年7月2日,烈日当空,正值一天中最热的时候,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走进福州市棚户区连片的苍霞社区一幢二层木屋。在蒸笼一样的木板房中,他详细询问群众生活情况。“大家知道为什么要选在这个时候来棚户区调研吗?就是想让大家亲身体验百姓疾苦,加快棚改步伐。”从木板房里出来,习近平同志这样讲。此次调研后不久,苍霞棚屋区改造工程就拉开了帷幕。
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重在真发现问题、真面对问题、真解决问题,只有把更多目光投向看似不那么光鲜亮丽的“后院和角落”,多从细节细微处用功用力用情,多朝着基层走、奔着问题去、向着难处攻,始终秉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才能让调查研究真正成为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提高履职本领、强化责任担当的有效途径。有的领导干部到基层调研时搞得大张旗鼓、热热闹闹,到头来却什么实际问题都没有发现,什么问题都没有解决。这背后,或许有工作方法不得当的原因,但也不排除是因为调研的形式主义色彩太浓、官僚主义味道过重。还有个别领导干部在调研时习惯于坐在车上沿着设计路线隔着车窗看亮点、看表面,只看到了面子上的光鲜亮丽,却忽视了“后院和角落”的急难愁盼。这种“观光式”调研,不仅失去了调查研究应有的价值和意义,而且疏远了党群干群关系,对党和国家事业有百害而无一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防止为调研而调研,防止搞‘出发一车子、开会一屋子、发言念稿子’式的调研,防止扎堆调研、‘作秀式’调研。”搞调查研究,说到底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前提在于发现问题、直面问题。只有鞋尖常挂露珠、多沾泥土,多到街头巷尾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谈心交心,敢于钻矛盾窝子、接烫手山芋,才能真正发现问题,真心实意、尽心尽力帮群众解决难题。
在调查研究中能不能走进“后院和角落”发现问题、直面问题、解决问题,既是检验调研质量的“硬指标”,更是检验领导干部担当作为的“试金石”。只有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切实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一项任务一项任务推进,才能让“后院和角落”洒满阳光,把工作真正做到群众心坎上。
《 人民日报 》( 2025年04月24日 09 版)
编辑:聂粤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相关文章
-
张宝亮到临沂市信访局接待来访群众
8月28日上午,临沂市委书记张宝亮到市信访局接待来访群众,现场回应群众诉求,协调解决困难问题。接访中,张宝亮与群众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诉求事项来龙去脉,与有关负责同志现场会商,研究提出解决办法,并明确诉求办理时限。他说,信访工作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要站稳群众立场,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扎实做好信
-
伊朗最高领袖:伊朗将坚决抵制美国提出的“服从要求”
新华社德黑兰8月24日电(记者陈霄 沙达提)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24日表示,美国企图通过对抗迫使伊朗服从,那些主张与美直接谈判解决问题的人是“浅薄”的,伊朗将坚决抵制美国提出的“服从要求”。据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24日报道,哈梅内伊当天在首都德黑兰发表公开讲话说,“美国希望伊朗对其服从。伊朗民族对
-
习言道|祝愿各族群众生活好上加好 芝麻开花节节高
“祝愿各族群众生活好上加好,芝麻开花节节高。”在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时,给当地群众和游客送上的祝福。
-
夜游乌鲁木齐 | 葡萄园城市露营地举行中华民族一家亲群众融情活动 灯火织画卷 非遗缀夜空
8月15日,在葡萄园城市露营地,台下观众欣赏精彩表演。(记者迪丽娜尔·加力肯摄)新疆网讯(记者牟敏)灯火摇曳,人语氤氲。8月15日晚,高新区(新市区)在葡萄园城市露营地举办“一起唱来一起舞”中华民族一家亲群众融情活动,在灯火与人气的交织里,传递着邻里相亲、民族相融的浓浓暖意。夜色初笼,葡萄藤蔓织就天
-
锡林浩特市:“四个转变”淬炼党员干部实干作风
锡林浩特市坚持将开门教育作为转作风、优服务、树新风的重要抓手,持续畅通群众参与渠道,以实际行动听民声、察民情、应民需、解民忧,在点滴中提升群众获得感,在实干中赢得群众满意度,真正让“民声”引领方向,让“民需”落地见效,用民生“热度”淬炼作风“硬度”。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推动“坐堂办公”向“上门服务”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