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以来,济南市南部山区通过“科普体验+志愿督导+积分激励+校园启蒙+集市宣传”多维模式,掀起垃圾分类全民参与热潮。从废旧轮胎改造的艺术座椅到中学生志愿者的“桶边督导”,从幼儿园童趣涂色到集市有害垃圾回收,一场覆盖全年龄段的绿色实践正在南山落地生根,助力垃圾分类落实落细。

仲宫街道:垃圾分类主题公园正式开放

2025年8月,仲宫街道精心打造的垃圾分类主题公园在终军广场正式建成开放。该公园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以“宣传+体验”为核心,通过趣味互动与艺术展示,推动垃圾分类知识普及。

公园划分五大功能区域,能够满足不同群体的参与需求。在“垃圾分类展板区”,系统化的图文详解了分类标准、政策及环保意义,帮助居民快速掌握知识要点;“垃圾分类猜猜看区”则通过趣味竞猜游戏吸引亲子家庭参与,让分类知识在互动中深入人心。最引人注目的是“可回收物创意区”,废旧轮胎、铁桶等“变废为宝”,被改造成艺术座椅和装饰品,生动诠释了资源循环利用的价值。

公园注重体验感与传播性。“各类垃圾展示区”通过实物与模型对比,直观区分四类垃圾,减少居民日常分类的混淆;而“垃圾分类摄影区”则设置主题打卡点,吸引居民群众拍照分享,借助社交平台扩大环保宣传影响力。

该主题公园是仲宫街道城乡环卫一体化的创新实践,也是南部山区首个垃圾分类主题公园,旨在打通“知识普及”与“行动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接下来,仲宫街道将结合社区活动开展常态化宣传,进一步培养居民分类习惯。

柳埠街道组织中学生志愿者开展“桶边督导”

今年以来,柳埠街道积极调动“泉”心全力生活垃圾分类志愿者力量,带领中学生暑假志愿服务岗开展“桶边督导”活动。

柳埠街道对参与活动志愿者进行培训,集中学习《济南市生活垃圾减量与分类管理条例》知识,确保提供高质量精准化“桶边督导”。

志愿者们来到垃圾分类投放点,采用面对面的形式,对前来投放生活垃圾的居民进行“桶边督导”,劝导不分类行为,纠正错误分类情况,引导居民主动投放,精准分类。同时,积极为村民普及《济南市生活垃圾减量与分类管理条例》知识。

西营街道:“小积分”激活文明创建“新活力”

西营街道持续推进垃圾分类积分兑换活动,通过“积分制”引导群众发挥“主人翁”意识,将“要我干”变为“我要干”,有效激活了文明创建新活力。

在居民参与活动的同时,工作人员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宣传,科普垃圾分类知识,通过互动问答的形式,加深居民对生活垃圾分类的认知。

下一步,西营街道将继续优化积分超市的运行机制,丰富兑换物品种类,扩大活动宣传力度,吸引更多居民参与,让积分超市成为传递文明、凝聚民心的“幸福小站”。

高而党委:垃圾分类进校园 绿色环保入童心

近日,仲宫街道党工委高而党委组织“泉”心全力志愿者服务团队走进朝阳宝贝幼儿园,开展了一场生动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活动中,志愿者们通过简单易懂的讲解,向孩子们介绍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他们还精心准备了图片和小故事,帮助孩子们区分不同种类的垃圾,课堂氛围轻松活跃。

在互动环节,孩子们积极提问,志愿者们耐心解答。随后,孩子们参与了垃圾分类主题涂色活动,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垃圾分类的理解。

锦绣川党委进集市开展有害垃圾宣传收集

近日,仲宫街道党工委锦绣川党委组织垃圾分类宣传员走进集市开展有害垃圾宣传收集活动。

在集市上,垃圾分类宣传员向居民发放宣传资料,耐心讲解“四分类”知识,尤其对有害垃圾的危害、种类、投放要求、如何正确投放等基础知识进行重点讲解宣传。并鼓励居民将家里的过期药品、废灯管、废电池、杀虫剂瓶等要单独存放,集中投放进红色垃圾桶中。

记者:牛伟密 编辑:韩璐莹 校对:杨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