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吉林出版集团译文事业部精心打造的《时空叠影美如画——百年新民大街》四季卷轴正式出版。这套以“光阴里的城市映像”为主题的特色出版物,用纸墨与科技交织的独特语言,将长春新民大街的百年沧桑与四季风华凝于纸上,不仅为公众打开了一扇回望城市历史的窗口,更以创新形式为吉林人文振兴与文旅发展注入了鲜活力量。

多维叙事,绘历史画卷

作为长春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街区,新民大街承载着这座城市从建城之初到今日的岁月印记——这条街的每一栋建筑、每一段街景,都镌刻着时光的痕迹,见证着长春的历史与变迁。“《时空叠影美如画——百年新民大街》卷轴的出版,初衷便在于将这份珍贵的‘城市记忆’以可感、可触、可藏的形式留存下来。”吉林出版集团译文事业部总编辑崔文辉说。

为让百年新民大街的表现形式更加鲜活,吉林出版集团译文事业部在立项之初便确立了“传统与现代共生、科学与艺术交融”的核心理念,从形式到内容进行了全方位创新。

不同于传统图书的单页形式,卷轴以“自北向南”的空中俯瞰视角,将新民大街街景及其南北景观完整串联。展开卷轴,北端以地质宫后花园为起点,南端以南湖为终点,新民大街和街道两侧的建筑、绿植次第铺展,给读者以“漫步街区”的沉浸式体验。

这套画卷以“光阴里的城市映像”为主题,按春、夏、秋、冬共分为四卷,将街景与季节特征深度融合。春日的新绿、夏日的浓荫、秋日的金黄、冬日的素白,不仅通过植被色彩、光影变化直观呈现,更通过街道氛围的细节刻画,让“时光流转”变得可感可知。从春卷到冬卷,既是季节的轮回,也是对新民大街“百年风华”的隐喻——一条街的四季,便是一座城的光阴岁月。

卷轴将传统绘画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融入VR技术,从新民大街建筑群中选取长春地质宫、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办公楼、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1号楼、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办公楼、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三医院新民院区主楼、吉林省图书馆旧址、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办公楼、解放军第九六四医院南湖院区主楼8栋特色建筑,扫描二维码识别画卷中的建筑后即可观看该建筑的3D立体模型,可360°旋转观察建筑细节;季节动态特效随模型同步切换,春日的花瓣飘落、冬日的雪花纷飞让静态建筑“动” 起来;中、英文双语解说则从历史背景、建筑风格等角度展开,让每一栋建筑都成为“会说话的历史书”。这种“传统画卷+VR特效”的叙述方式,打破了纸媒与数字出版物的界限,让阅读从“被动观看”变为“主动探索”。

在此基础上,卷轴采用“3D实景复原+手绘渲染”的技术组合,对长春地质宫等8栋重点建筑进行精准复刻,后期在技术人员对建筑模型进行电脑渲染后又请画家手绘添彩,使画面效果更加逼真;对街道整体布局、植被搭配等,则进行艺术化处理,让作品在保持历史准确性的同时,兼具画卷的灵动美感。这种独特的虚实结合的呈现方式,让读者既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又能获得视觉的愉悦。

以匠心守初心,于细节处求极致

一套画卷的诞生,背后是严谨的史料考证、融合技术的探索及对艺术的执着。为了让百年新民大街的风貌既真实又动人,制作团队历经数月,走过了一条“从史料到画卷”的匠心之路。

为确保内容的真实性,吉林出版集团成立专门项目组,项目组成员耗费数月时间,搜集了大量关于新民大街的历史影像、老照片、建筑图纸等资料,涵盖不同时期的街景风貌与建筑细节。

制作的第一步,是为街景复原找依据。吉林出版集团译文事业部联合长春市城乡规划展览馆、吉林省图书馆、吉林建筑大学等相关单位,系统梳理了新民大街自建成以来的历史文献、影像资料与学术研究成果,仅历史照片就搜集了近千张,涵盖不同年代、不同季节的街景细节。

“今年3月份接到任务后,馆里第一时间启动专项工作,迅速梳理馆藏资源,将所有与新民大街相关的珍贵史料进行系统整合。其中,20世纪40年代的建筑影像资料、精准复原的3D模型等核心素材被优先整理归档,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史料包’,力争为项目推进节省大量时间。项目启动后,我们多次为制作团队提供展厅参观讲解、影像拍摄、资料考证等支持,确保每一处建筑的还原都有扎实的史料依据。”长春市城乡规划展览馆馆长范晶说。

“为核实新民大街上建筑的外观细节,我们的团队多次到现场实地勘探。同时,为确认街道的行道树品种,专门请教专家,比对不同树种在四季的形态特征,精准地呈现新民大街四季更迭的美丽景色。只有在细节处下功夫,才能让卷轴真实、立体,富有生命力。新民大街的一砖一瓦都承载着城市记忆,我们的职责就是让这些记忆有证可考。”吉林出版集团译文事业部经理助理范迪说。

为避免主观创作偏离历史真实,制作团队组建了由吉林建筑大学、长春日报社、长春晚报社等相关单位的专家学者组成的顾问团队,全程参与内容编写及审核。从建筑比例的校准到街道布局的还原,每一个细节都经过多轮论证——比如每一栋建筑的具体数据,制作团队根据历史图纸与现存遗迹反复核实,最终得出精准数据;街道的宽度、两侧建筑的方位,也严格参照当时的城市规划档案,力求与历史原貌一致。

守护城市记忆,赋能文旅振兴

一条街道的变迁,折射一座城市的发展。

7月5日,长春新民大街焕新启幕。这条全长1445米的百年老街,终于以崭新姿态与市民重逢。漫步今日的新民大街,时光与烟火在此交织:“一馆三厅”如珍珠般串联起城市的记忆,13处口袋公园装点街旁,29家特色店铺错落有致,共同勾勒出多彩鲜活的生活图景……

作为“新民向新”的献礼之作,《时空叠影美如画——百年新民大街》卷轴一经出版,便在业界引发良好的反响。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套画卷即将在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展出,游客朋友们很快就能一睹其风采。

长春市伪满皇宫博物院研究部主任、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负责人王昊说:“新民大街是‘吉林省首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见证了长春的百年变迁。《时空叠影美如画——百年新民大街》卷轴以‘光阴里的城市映像’为主题,通过画卷形式,重现这条长街在不同季节的盛景,既追求历史的‘真’,也讲究艺术的‘美’,让长春这段独特历史文化以直观可视的方式得以传承。卷轴极大地丰富了读者的文化体验形式,让不同语言背景的读者都能深入了解建筑背后的故事以及新民大街的历史文化,从单纯的视觉欣赏升级为全方位的沉浸式体验。同时,卷轴展现出高超的艺术水准,宛如精美的艺术长卷,是具有较高鉴赏和收藏价值的艺术珍品,为城市艺术宝库增添了新的亮点。”

长春市朝阳区文物保护中心主任马莉表示:“当前吉林正大力推动人文振兴、文旅勃兴,在此背景下,《时空叠影美如画——百年新民大街》卷轴的出版恰逢其时。它作为一张精美的城市文化名片,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向外界展示了长春新民大街的独特风貌。游客通过卷轴能提前领略新民大街的四季美景和历史韵味,从而吸引更多人前来实地参观游览,为长春文旅产业吸引了潜在客源。同时,其作为特色出版物,也能与我们的其他文旅产品形成联动,如图书《北有长白》《一江松水》《吉线秘境G331》等出版物,以及“长春礼物”文创产品等,丰富长春的文旅产品体系,从而提升长春文旅产业的整体吸引力和竞争力。”

从史料堆中的抽丝剥茧,到笔墨间的精雕细琢,再到科学技术的创新赋能,《时空叠影美如画——百年新民大街》卷轴以独特的方式,让一条街道的百年历史变得可感、可触、可藏。它不仅是一套画卷,更像一台“时光机”,既守护着长春的历史记忆,也为这座城市的文旅发展与人文传承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正如吉林出版集团译文事业部的全体创作人员所言:“我们希望当读者展开画卷时,能在笔墨光影中了解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更能透过时光叠影,读懂这座城市向新而行的力量。”


作者:纪洋

责编:秦楚越

编审:裴晶莹

监审:董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