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匠心技艺的烟火画卷
刀刻时光 笔绘风华指尖流转千年匠心杨柳青非遗技艺在岁月长河中熠熠生辉每一幅作品都是文化基因的传承是匠人初心的坚守一起探寻杨柳青“遗”脉相承的传奇故事感受非遗之美 守护文化根脉
-
商都漫步 潮有“艺”思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祁道鹏参与考古发掘、感受文博露营、体验文物“乘风计划”、聆听古乐器音乐会……5月1日至4日,由郑州市文物局、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发起的“考古工地公众开放日”活动在郑州商都书院街墓地、巩义双槐树遗址和荥阳青台遗址同步举办,来此体验的游客络绎不绝,考古遗址现场上演“探方上的艺术节”。
-
文化中国行·国宝画重点|原来5000年前“流行”对称美
来源:新华社我国史前彩陶之美美在马家窑文化细细观望每一道线条都像是精心排布的设计稿每一个图案都对称得恰到好处5000年前的“对称美”被马家窑人“拿捏”住了黑彩、红彩、白彩蛙纹、鱼纹、人面纹……艺术来源于生活远古先民们在陶土上作出的“画”凝缩着古人对生活万物的观察与思考以及对美的追求旋涡纹是马家窑文化
-
罗大佑要来内蒙古啦!
他的歌像一坛老酒越陈越香不同的年纪总能品出不同的滋味那些关于成长、关于爱情的思考穿透时光,依然振聋发聩“殿堂级音乐人”罗大佑8月22日-23日将携春龙交响乐团来到包头大剧院与观众开启一场关于“诞生”的灵魂对话↓↓↓2025罗大佑春龙交响夜音乐会包头站【 主办单位 】包头文化旅游发展集团【 承办单位
-
四川多元文旅消费激活经济动能
经济日报成都6月14日讯(记者刘畅)巴蜀大地,文旅市场的消费热度正持续攀升。“五一”假期,四川实现旅游消费235.01亿元,同比增长11.13%。数据增长的背后,是四川以文旅产业为抓手撬动消费升级、赋能经济增长的生动实践。政策发力、场景创新、产业融合正共同构建起四川“文旅促进消费、消费带动经济”的良
-
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
本书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从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两个文明”都要搞好、“两个结合”是最大法宝、担负新时代的文化使命等12个方面,以严谨的思想脉络、开阔的史论视阈、丰富的实践案例、鲜活的话语表达,深入浅出、旁征博引研究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
技艺变创意 鼓楼显匠心|《人民日报》关注贵州黎平
4月2日,《人民日报》刊发文章《贵州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人陆根卫——技艺变创意 鼓楼显匠心(工匠绝活)》,关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肇兴村的肇兴侗寨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讲述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人陆根卫积极传承弘扬侗族特色文化,将大型鼓楼转化为文创产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到更多人
-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守护与新生:牛角弓走出去,传统古村活起来
在青海尖扎县尖巴昂村,一棵300余年的老榆树身上挂满哈达。村民说,这不是祈求树灵庇佑,而是以圣洁的哈达寄托祝福,守护古树长青——如同他们默默守护这座国家级传统村落的信念。7月24日,“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走进了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昂拉乡尖巴昂村,午后阳光倾泻在夯土砌成的老墙上,斑驳的光影掠过300
-
滕州市推出“十个一工程”,迎接五一旅游黄金周
大众网记者 武甜莹 枣庄报道4月27日,滕州市举行“五一”旅游宣传营销工作新闻发布会,介绍滕州市“五一”旅游宣传营销工作有关情况。会上,发布了《2025年“墨子故里·善城滕州”文旅营销“十个一工程”实施方案》,旨在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将滕州打造成全国县域旅游目的地及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据了解
-
拥抱AI浪潮,南通板鹞风筝“飞”起来
扬子晚报网讯(记者 朱亚运)近日,国家级非遗项目——南通板鹞风筝虚拟代言人“非非”,首次以灵动活泼的AI形象亮相,向年轻人讲述这项千年技艺的“科技焕新”。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标志着南通非遗传承实践开始尝试接轨“元宇宙+”,更展现了优秀地方文化如何借助AI技术打破代际壁垒,实现活态传承的新路径。据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