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一年缩水96%,“包租公”厦门农商行太难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14:56:00
作者 | 源媒汇 陈不白
2024年厦门农商行交出了一张难看的“成绩单”。
据厦门农商行发布的2025年度同业存单发行计划,2024年其利润总额为400万元,仅是2023年的3.81%,缩水了接近96%。
作为一家千亿农商行,厦门农商行取得如此成绩实属不该。由全国首家地市级统一法人联社改制而来的厦门农商行,2017年就提交了沪市主板IPO申请,但在排队4年后撤回申请,自此发展进入“水逆期”。
业绩大幅下滑背后,厦门农商行的股权结构松散、关联交易频繁、贷款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开始暴露出来。
利润总额一年下降近96%
据厦门农商行发布的2025年度同业存单发行计划,2024年该行的资产和负债都相对平稳,总资产、总负债分别维持在1300亿元、1200亿元水平,同比微降。2024年所有者权益(净资产)11.37亿元,同比微增。
2022年末至2024年末,厦门农商行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5.93亿元、21.95亿元、18.1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01亿元、1.21亿元、1.03亿元,其中2024年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17.27%、14.88%。
相较于上述核心业绩指标,厦门农商行的利润总额大幅缩水,2024年的利润总额400万元,仅为2023年的3.81%,缩水了将近96%。

截图来源于公司公告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业绩,还是厦门农商行在释放了巨额拨备的基础上,“美化”之后的最终成绩单。2024年末厦门农商行的拨备覆盖率仅为110.34%,同比上年末减少了44个百分点。
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副教授于上尧告诉源媒汇,净利润变化不大,但是利润总额却大幅下滑,银行财务报表出现这种情况,第一个可能是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问题,第二个可能是营业外支出(处罚支出、非常损失等)的问题。一般而言,前者金额不会这么大,和表中其他数据也不符,可以重点关注营业外收入和支出,包括税收优惠、政府补助等。
源媒汇了解到,最近两年,厦门农商行营业外支出中的处罚支出并不低,接连收到大额罚单。
2023年5月,厦门农商行合计被罚没接近795万元,涉及向关系人发放贷款、贷后管理不到位、信用卡营销环节外包、重大关联交易未经审查和审批、变相接受本行股权质押等问题。
2024年7月和9月,厦门农商银行分别因同业业务和账户管理等问题被罚款230万元、99.22万元,副行长徐小全、理财总经理刘强均被警告,时任风险管理部陈某锋也被罚款1.3万元。
2025年,厦门农商行子公司厦门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也因股东股权管理不到位、关联交易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厦门监管局罚款240万元。
对于为何利润总额出现如此大的降幅,以及利润总额与净利润差幅由来,源媒汇致函厦门农商行,截至发稿前并未获得回复。
2024年厦门农商行取得上述如此不堪的成绩,显然说不过去。要知道,厦门农商行并非无名之辈,甚至可谓“出身显赫”。
股权结构分散,关联交易频繁
厦门农商行的前身,是全国首家地市级统一法人联社——厦门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2012年5月末整体改制为厦门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7月16日正式挂牌。
股东方面,截至2024年末,厦门农商行的前三大股东分别为厦门象屿资产管理运营有限公司(下称“厦门象屿”)、厦门港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厦门建发会展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9.31%、6.96%、6.95%。
2017年厦门农商行提交沪市主板IPO申请,排队4年后,2022年2月18日,上交所主板披露首次公开发行企业情况表,其中厦门农商行撤回申请,正式宣告IPO折戟。
2018年证监会对厦门农商行IPO出具反馈意见时指出,该行股东和股权转让需补充披露信息、不存在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存在大量社会自然人股东等问题。
时至今日,股权结构混乱问题,仍是厦门农商行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据最新披露的2025年同业存单计划,截至2024年末,厦门农商行的前十大股东仍旧没有一位持股比例超过10%,股权结构相当分散。

截图来源于公司公告
围绕股东展开的还有一大问题,就是关联交易频繁。
据厦门农商行2023年年报,截至2023年末,该行与第一大股东厦门象屿、第四大股东厦门国贸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的授信敞口余额均超过11亿元,占授信额度的比重虽然未超过规定数值,但是已经逼近监管红线。

截图来源于公司公告
相关关联交易,给厦门农商行造成的负担并不轻。
截至2023年末,厦门农商行终止确认的关联方厦门创程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厦门金原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的贷款本金分别达到0.71亿元、0.56亿元,相关贷款已经计入不良并被转让,厦门农商行因此损失合计超过3800万元。

截图来源于公司公告
在贷款结构方面,厦门农商行的问题也不小。
据2023年年报,2022年末、2023年末,厦门农商行投向批发和零售业的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09.79亿元、122.60亿元,分别占企业贷款比重的36.51%、39.82%。接近40%的份额,这在所有城商行和农商行中都相当少见。此外,厦门农商行投向制造业的企业贷款占比也一直超过10%,两大行业就占据了该行企业贷款的“半壁江山”。

截图来源于公司公告
贷款行业集中,也给厦门农商行带来不少问题。
在制造业领域,此前,厦门农商行曾通过山东信托向华阳经贸集团旗下的中国华阳投资发放了一笔4亿元的贷款,并以恒立实业18%的股权作为抵押。2021年8月靠央企光环四处借债的中国华阳经贸集团暴雷,因不能清理到期债务被要求破产重整,厦门农商行和多家券商、银行一起踩雷,被迫成为恒立实业大股东。
此后,随着恒立实业被ST,厦门农商行拿到的上述股权大幅缩水,几经拍卖都没人要。一直到2024年8月,湘诚神州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只花了1亿元,就从厦门农商行手上买下了*ST恒立的7600万股股份,相当于打了二五折。历经“脚踝斩”,厦门农商行的这个大包袱才真正卸下来。
数据显示,2022年末至2024年末,厦门农商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99%、1.94%、1.92%。虽然有所下降,但是相比其他银行还是处于较高水平。2022年末、2023年末,同城的厦门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0.86%、0.76%,不到同期厦门农商行的一半。
被迫成为“包租公”
由于贷款质量不佳,厦门农商行拿到不少抵押的房产,成了“包租公”。

截图来源于公司公告
据厦门农商行官网招租招标公告,2025年以来,该行有多处房源待出租。其中,一处位于厦门市同安区城西二里134号102室的78平房源,出租期限3年,租金仅860元/月。源媒汇了解到,同等面积的户型,在安居客等网站上挂出的价格一般在1200元/月。
上述信息,是厦门农商行在2025年1月24日挂出来的。2个月之后,其又发出一则出租公告,该房源的租金进一步降至700元/月。此外,一起挂出的另一处商业用途房源,也是2个月租金大幅下滑接近3500元。
不得不说,为了变现这些抵押资产,厦门农商行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

截图来源于公司公告
在固定资产方面,据厦门农商行2023年报,2023年末该行固定资产中的房屋及建筑账面价值0.42亿元,较2022年末减少0.92亿元。在厦门农商行的在建重点工程中,有一项是其总部大厦,预算是8亿元,目前工程进度为3.07%,工程累计投入占预算比例的3.07%,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

截图来源于公司公告
“包租公”生意不好做,还要建总部大楼,并且酝酿上市,在当前的业绩下,要完成这些目标,厦门农商行挑战巨大。
相关文章
-
烽火英雄志·热血台胞丨八闽抗战中的台湾儿女:抗日救亡 为祖国“复疆”建功勋
来源:台海网◆知名抗日台胞陈金方。鼓浪屿鼓声路8号陈金方故居。台湾义勇队下设台湾少年团,从事抗日宣传工作。讲述人 厦大台研院历史所副所长 黄俊凌台海网9月3日讯(导报记者 刘韫佳 薛洋)80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经过14年的浴血奋战,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
-
襄阳农商行:智慧校园卡新体验 金融服务暖心行
在今年新学期伊始,市内各初中都迎来了新学期的热闹与希望。孩子们带着憧憬步入校园,而背后的一份贴心保障,襄阳农商行营业部于8月31日顺利完成智慧校园卡专项办理工作。然而,该项工作从统筹部署到现场服务,从功能整合到用户体验,这一次,金融与教育深度融合,服务与关怀并肩同行。一、周密部署,高效协同应对办理高
-
龙湖上半年净利32亿,年内无到期债券,管理层:经营性业务成压舱石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郭鹏面对本轮房地产市场的调整,龙湖集团(00960.HK,下称“龙湖”)选择及早“踩刹车”,主动压降负债规模。8月29日,龙湖发布2025年半年报,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7.5亿元,同比增长25.4%,其中,地产开发业务实现合约销售金额350.1亿元,一二线城市销售占比
-
科林电气上半年净利1.61亿元,同比增长13.29%
北京商报讯(记者 马换换 王蔓蕾)8月30日,科林电气(603050)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1.61亿元,同比增长13.29%。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科林电气实现营业收入约为21.44亿元,同比增长21.89%;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1.61亿元,同比增长1
-
康达环保(06136.HK)中期收益约11.67亿元 同比增加4.6%
格隆汇8月29日丨康达环保(06136.HK)公告,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中期业绩,收益约为人民币11.6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4.6%,主要由于建设服务收益增加所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人民币1.03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7%,主要由于就出售附属公司确认亏损及减值约人民币67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