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四省(区)文物保护工匠技能竞赛暨甘肃省第一届文物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开赛,百余能工巧匠同台比拼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2 09:40:00
5月21日,西北四省(区)文物保护工匠技能竞赛暨甘肃省第一届文物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开赛。来自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省(区)的百余名文物修复领域的能工巧匠齐聚黄河之滨,围绕古建修复、壁画复原等传统技艺展开为期三天的竞技交流。

参赛选手在现场报到,领取资料
当日上午,各省(区)参赛队员及专业裁判、专家完成报到注册,纷纷进入赛前“备战”状态。甘肃文衍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吴魁峻作为领队兼选手,向团队成员再三叮嘱:“不用紧张,平时怎么干,比赛时就怎么干。”吴魁峻告诉奔流新闻记者,他将与公司另一名员工蒋元召分别参加木作、泥瓦作文物修复比赛。吴魁峻表示,公司主业涉及文物古建筑的修复,他本人参与过很多古寺庙、名人故居等项目的修复工作,但参加比赛还是第一次。他坦言,“肯定还是有点紧张,但名次不重要,主要是来开阔眼界,学习专家和同行们的前沿技艺。”

本次竞赛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以“守护丝路遗产·锻造大国工匠”为主题,西北四省(区)文物保护工匠技能竞赛设木作文物修复、泥瓦作文物修复、陶瓷文物修复、金属文物修复、纸张书画文物修复和考古勘探等6个竞赛项目,甘肃省第一届文物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设木作文物修复、泥瓦作文物修复、陶瓷文物修复、金属文物修复、纸张书画文物修复、壁画文物修复和考古勘探等7个竞赛项目。本次大赛中,参赛选手需通过理论笔试与现场实操双重考核。除了考古勘探实操竞赛在东乡林家遗址考古工地进行外,其余项目实操竞赛均在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各赛场开展。

大赛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这种“以赛代训”的模式,培育文物领域的大国工匠,为文化遗产保护注入“活态基因”。赛事注重传统工艺与现代保护理念的结合。后续实操比拼中,专家评委将从技艺精度、文化传承、创新意识等维度对选手进行综合考评。

本次赛事由国家文物局为指导,其中,西北四省(区)文物保护工匠技能竞赛由甘肃省文物局、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主办,兰州职业技术学院、敦煌研究院、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简牍博物馆、甘肃省文物商店有限责任公司、甘肃古典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甘肃省第一届文物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由甘肃省文物局、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甘肃省总工会主办,兰州职业技术学院、敦煌研究院、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简牍博物馆、甘肃省文物商店有限责任公司、甘肃省文物局工会、甘肃古典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办。
来源丨奔流新闻(文/张秀芸 徐静雯 图/裴强)
来源:甘肃省博物馆

相关文章
-
云南李仙江上游川江等10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
受降雨影响,7月4日8时至5日8时,四川沱江中游、涪江上游及支流凯江、青衣江支流安溪河及陇西河,甘肃嘉陵江支流白水江及拱坝河,云南李仙江上游川江,吉林浑江支流红土崖河,辽宁鸭绿江支流爱河等10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最大超警幅度0.06—1.02米,其中白水江超保0.44米。水利部滚动会商研判雨水情
-
甘肃省公航旅陇南分公司44小时紧急抢险 武罐高速水毁路段全线抢通
经过44个小时的昼夜奋战,省公航旅集团高速公路运营管理陇南分公司管理运营的武罐高速两处水毁路基悬空应急险情于7月4日23时应急处置完毕,道路恢复双向通行,滞留省界车辆有序离境。 7月3日9 时55 分,盘羊隧道出口上行线 K482+800 处,22米长的道路在洪水的猛烈冲击下轰然损毁;当日17时29
-
甘肃省玉门市市场监管局持续推进市场监管领域集中整治行动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甘肃省玉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自5月中旬起,启动为期6个月的市场监管领域集中整治行动,立足职能职责,聚焦执法短板,创新监管方式,强化执法力度,全力守护市场经营秩序和群众切身利益。创新检查模式,靶向整治全覆盖。集中整治行动采用“不发通知、不打招呼、直奔现场”的突击检查形式,打破常规检查规
-
实现报道速度、文化深度、传播广度新突破
6月21日,甘肃省广播电视总台4K高清转播车内,3位现场导播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发出各种指令。夏至日的甘肃天水,碧空如洗。伏羲庙广场上苍松挺拔、旗幡列张、钟鼓和鸣、雅乐绕梁。6月21日,以“赓续文脉凝聚力量、传承智慧永励后人”为主题的2025(乙巳)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在这里举行。同一时刻,海峡
-
走进庆城非遗 感受千年文化——猪血烩豆腐制作技艺#厚道甘肃
|编 辑:刘亚妮|责 编:刘兴存|监 制:常毅博 姚宏伟|总监制:王来林点击下方,安装“新庆城”,关注我们哟!